臺灣農業失落的環節?放眼社會需求,強化冷鏈為遲早一步

紀錄、整理/林書帆 攝影/謝佩穎

當臺灣農產品販售通路逐漸從農產品批發市場、販運商等傳統通路,而轉移至量販店、超市等大型實體通路及電子商務通路,產地到餐桌間的分工日趨精細,為了確保各端點作業流程維持產品品質,每個環節都有保鮮需求,尤其外銷更需要冷鏈以對應長途運輸。本期《豐年》雜誌邀請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郁然、全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旭初,對談冷鏈重要性、如何建置完善冷鏈,以及冷鏈發展將為臺灣農業帶來的嶄新產業樣貌。

於2018年舉行的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有一項針對冷鏈的重要決議:「建構全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設置智慧型冷鏈物流中心,優化採前及採後處理、分級包裝、貯運系統。整合業者建立跨國冷鏈物流體系。」由這項決議可以看出,冷鏈不只是一個冷藏庫,而是一項系統工程,若臺灣農業想要升級,發展冷鏈刻不容緩。

冷鏈不只是冷藏冷凍櫃,適當溫度控制、不同作物生理各有講究

全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旭初(以下簡稱旭):早期大眾對冷鏈的認知僅限於冷凍,以畜產、水產、調理食品為主要品項,這幾年生鮮蔬果也逐漸轉為透過冷鏈配送。我小時候沒有所謂的冷鏈,水果就是「在欉黃」最好吃,但近年透過政府宣導、雜誌或專業書刊的說明,大家逐漸了解農產品必須經過採後處理、去除田間熱等程序,才能保持新鮮,儲架壽命才會久。現在從產地到餐桌,分工越來越細,農產品要在什麼時間點採收、催熟、抓對時間送到賣場,讓消費者取得狀態最好的農產品,需要一套科學管理方法。生鮮產業最大的成本就是產品損耗,包括不當運輸、不當儲存,或是對產品銷售估計錯誤造成的浪費。如果前端採後處理、後續冷鏈有做好,就能減少浪費。

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郁然(以下簡稱郁):過去有人認為臺灣不需要冷鏈,這是因為沒有考慮到外銷和內銷儲存問題。中美洲國家出口鳳梨到日本,從採收到實際上架銷售總共經過8~9週,但臺灣鳳梨若沒有經過適當預冷等採後處理,採後3天送到日本就會發霉。此外,日本從中國進口大蒜可以儲存1年,臺灣卻有產銷失衡問題,這就是冷鏈系統不完備所造成。

旭:方才您提到蒜頭,我記得1995年也曾發生生產過剩,當時都沒有做採後處理,就直接由產地送到冷藏庫。那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輔導業者正確儲存方法,我們也有接受輔導,蒜頭採收後,若倉庫溫度控制得不好,超過5℃蒜頭就會繼續生長,過程中會釋放熱量,使環境溫度上升,更適合蒜頭生長,導致惡性循環,1、2個月後打開倉庫,發現一片綠油油的發芽蒜苗,食用價值大為降低。因此談到有效的冷鏈,藉由採後處理降溫與溫度控制是最重要的。

生鮮完美送達消費者手中,從種植開始就是起跑線

郁:不只溫度控制,完善的冷鏈從生產到最後的環節都要做好。舉例來說,奇異果採收後要風乾8小時,讓蒂頭乾燥後再送到0℃環境中儲藏;黃金奇異果要在糖度6.2°Bx時才能採收,否則會啞果。而且紐西蘭奇異果的生產管理做得非常好,有95%是一級果,3.5%是二級果,剩下要丟掉的只有1.5%。

旭:我們到日本參訪時也看到一些高端農產品,例如哈密瓜在花期就疏花,可能5朵只留1朵,品質自然提高。在各種蔬果的採後處理、儲存方面,農業試驗所已經累積了很多資料、數據,像是香蕉最適儲存溫度是12~14℃、蘋果5℃等等,就看觀念與執行面是否能夠落實。我曾拜訪過農業試驗所所長陳駿季,他提到採收時環境溫度,早上、中午、傍晚各不相同,如果沒有依照這些變數調整預冷方式,得到的結果就不見得理想。採收後的蔬果仍是有生命的,銷售前的所有環節,須要更精細的處理。

郁:臺灣學者其實在採後處理的研究已有著墨,只差在如何與商業模式互相配合、驗證,這也反映農產品目前還未有相應的農企業來處理。以我們的主力品項鳳梨為例,在外銷冷鏈物流模式的建立上,目前已逐步引進大型水洗、上蠟設備,並規劃在產地設置預冷中心,確保鳳梨採後充分去除田間熱,將肉聲果篩選出來,接著水洗、上蠟延長儲運能力和儲架壽命,出庫前再次檢查果實中心溫度是否到位,最後送入冷藏櫃出貨到國外。

另一部分是導入日本截切蔬果的裁切技術和環境控制。截切鳳梨的控制生菌數技術,臺灣還在努力發展中,技術瓶頸也反映在通路陳列上,超商體系目前都不太想販售鳳梨,背後有技術原因,但截切鳳梨卻可以在日本各大超市看到,可見技術上是可行的。在臺灣的截切鳳梨市場,也開始尋求與日本技術合作,放眼未來20年的社會需求,先把未來生活圈裡需要的截切水果場域設置完成,接著引導通路一起邁向轉型。

全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堆高機、棧板取代傳統人力搬運的管理型低溫倉庫,提升裝卸速度,為產業界率先做此轉型改變。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