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全球主要生鮮農產品消費市場,多集中在人口稠密的北半球;若以東、西半球來看,則以東半球為主;而北、東半球主要消費市場,就位於亞洲。聚焦亞洲來看,就是東亞地區,包含中國、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成員國這些人口眾多國家,也是未來生鮮農產品消費力成長最快的地區,尤其是蔬果類,其消費力成長可以反映都市發展、人民健康飲食需求趨勢,例如中國最近非常熱門的「30分鐘生鮮食品冷鏈快遞」,或是每年跨海運輸至中國、日本的智利櫻桃、紐西蘭奇異果。
國際貿易愈趨頻繁,驗證要求應運而生
20世紀初農產品運輸,多侷限於產地附近或國內銷售,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明棧板運輸,大大增進跨國農產品運輸,例如菲律賓香蕉、鳳梨,便能夠跨海快速運輸到日本,並搭配日本國內冷鏈物流系統,全程溫度控制下抵達各超市、賣場等通路。
目前國際生鮮農產品貿易轉變趨勢,包含產銷層次簡化、物流控制革新、生產集團躍進、電子商務平臺整合、國際驗證要求。這些改變從每年國際展覽中不難看出,以東京國際食品展(FOODEX JAPAN)、「亞洲國際食品及飲料、酒店、餐廳及餐飲設備、供應及服務展覽會(HOFEX)」為例,參展廠商多是具備規模化、標準化生產能力的供應商,例如紐西蘭奇異果生產者,從2006年7,827家減少到2016年6,312家,產值反而由美金4.63億元成長至美金11.93億元;荷蘭設施蔬菜農戶近40年從8千戶減少至2017年1,260戶,產銷整合與集團化逐年進展;中國生鮮電子商務則可見京東商城、阿里巴巴集團進行上下游整合;最後就是國際驗證要求帶來的貿易壁壘。
驗證起源於交易證明,逐漸擴展為價值鏈管理
所謂驗證,意即出具證明文件的活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ISO/IEC指南2:1986》(ISO/IEC GUIDE 2:1986)指出驗證定義:「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鑑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規範性文件的活動。」而農產品驗證的起源,在20世紀初僅是交易證明,到了20世紀中期後,轉變為「產品品質」證明,近幾年則逐漸轉變為從農場到餐桌的價值鏈管理,不僅關注食品安全,更包含溯源、效率、減少損耗、員工福利、動物福利、環境保護、永續發展等概念。
這些目標涉及國際標準化組織、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CCP)、害物整合管理(IPM)。國際標準化組織成立重點是建立國際標準化共識,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則以科學為依據,旨在保證加工系統流程符合食品安全,害物整合管理利用防治技術控制有害生物族群,使其低於可被接受之經濟危害水準之下,同時維持生態平衡,進而減少作物損失。第三方國際驗證如全球良好農業規範(GLOBALG.A.P.)則匯集以上各項精神,希望能管控農業生產過程,針對生產、包裝及運銷等步驟進行國際標準化作業,透過預先模擬可能發生的危害、擬定解決方案,以預防、去除或降低食品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