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履歷驗證不是考證照,評估農場管理風險為主軸

產銷履歷驗證不是考證照,評估農場管理風險為主軸

取得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須通過第三方驗證,稽核與採樣是必經程序,還得額外付費,更是令農民備感壓力。驗證本身代表什麼意義?對農民是否有幫助?讓我們透過專訪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稽核員陳興宗,了解為何驗證有其必要性。

生產紀錄很麻煩?降低經營成本要靠它

依據《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第3條,驗證的定義是:「指證明特定農產品及其加工品之生產、加工及分裝等過程,符合本法規定之程序。」驗證機構主要稽核項目,無論文件撰寫、現場稽核或農藥殘留檢驗、農場管理,皆須符合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要求,陳興宗認為,驗證功能不只是協助農民符合國家法規及食品安全,更重要的是藉此精進生產技術,以及永續經營生產環境。

舉例來說,農民可能覺得生產紀錄記載項目繁多,提起鋤頭容易提筆難,但紀錄內容其實能幫助農民分析及評估經營成本。陳興宗舉例,溫室番茄容易發生俗稱紅蜘蛛的葉蟎、粉蝨類等蟲害,除了用藥紀錄外,是否注意何時進行整枝修剪以保持通風?近期施肥次數、肥料種類及成分?是否氮肥過量?

若有這些紀錄,就能協助判斷問題成因,掌握各季節好發病蟲害,降低經營風險及成本。陳興宗說明,生產紀錄越詳實越好,臺灣良好農業規範只是基本要求,此外還包含溫濕度、光照情形或其他異常事項,例如哪些區域容易發病等,協助農民改善農場經營方式,這才是執行臺灣良好農業規範的意義。

《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管理辦法》第2條明確定義臺灣良好農業規範:「指農產品之產製過程,依照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標準化作業流程及模式進行生產(含初級加工及屠宰)作業,有效排除風險因素,降低環境負荷,以確保農產品安全與品質之作業規範。」陳興宗強調,撰寫生產紀錄不要怕麻煩,最重要的是「誠實」,若撰寫內容不符合實際操作,便難以有效解決問題、協助改善農場經營。

綜合起來,產銷履歷既能做為農場管理重要評估工具,協助調整農場整體經營體質,有助於開拓市場,也能藉此改善農民生活品質。

不只是增加經營成本,改變觀念才能發揮產銷履歷應有效用

多年的農產品驗證稽核經驗,陳興宗看過形形色色的農場,體會到「觀念」尤其重要,如果只是為了通路、補助而申請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容易認為驗證過程的稽核、文件撰寫、檢驗是增加經營負擔。「其實農場主人應該思考,確實執行這些工作,對於農場經營有哪些好處?」

這說明臺灣良好農業規範須要透過持續學習,落實並了解每一事項執行的意義。陳興宗認為,要持續發展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農民應持續進修,參與臺灣良好農業規範相關課程也不能只是領證書,而應規劃對應考核機制,檢視農民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