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 吳明翰
在公路尚未開通的年代,阿里山林鐵是出入瑞里地區唯一的交通工具,交力坪車站則是其中的運輸、集散要地,曾為該地注入活水,帶來繁華盛景。在這村落裡,目前僅有幾戶居民靜靜守護,唯一的熱鬧,在元宵佳節期間短暫重現。跟隨退休站長邱宗焜的腳步,走訪這座山村小站。他在這裡工作了三十年,家就在車站附近,對於每一寸土地和每一聲火車的鳴笛,皆如同老朋友般熟悉。
公路無法取代的魅力
「交力坪車站屬於仁壽村,居民最多曾經有上千人,在阿里山公路開通前,除了當地居民之外,瑞里和瑞峰的村民也會來到這裡,搭乘火車往返竹崎,添購生活必需品。另外,早期每天上下山的阿里山號火車,下午三點十三分固定在此交會,前往瑞里風景區的遊客、登山客與鐵道愛好者亦會於此停留,居民紛紛出來叫賣燒肉粽、包子,讓這座小車站始終有滿滿的人潮。」邱宗焜回憶起昔日車站日常說道。
如今在竹崎到阿里山之間,除了最大的中途站奮起湖,只有交力坪站有派駐人力,負責票務和旅運。車站外觀相當樸實,站內除了少數電子設備外,大抵仍完整保留了早期的設施與氛圍;車站附近依舊矗立著蒸汽火車加水的水塔,讓親近它的民眾能經歷時光倒轉,感受從繁華年代傳來的歷史餘溫。
世代傳遞的人情樞紐
車站旁有一間傳承三代的老雜貨店「欣茂商店」,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除了販售生活雜物,協助處理郵政業務更是重責大任。「這間仁壽郵政代辦所從一九六二年開始,至今已經是三代了,最初從賣郵票開始,賣最好的就是印有阿里山蒸汽火車的郵票,後來才開始送信,現在我已經退休,交棒給我女兒了。」退休老郵差劉勝輝先生聊起代辦所歷史,臉上滿是喜悅笑容。
這些年來,每一次的造訪,都能看到劉勝輝與楊碧蓮夫婦在小站旁,持續傳遞著物資、訊息與溫暖。與以往不同的是,過去的郵政代辦是他們的主業,雜貨店是副業。如今,隨著人口外移,寄送信件的工作漸漸減少,雜貨店則演變為往來旅客尋求阿里山鐵路旅遊資訊的重要驛站。在這裡,他們販售自家種植茶樹製作的茶油,並依賴山上農作物和親手製作的筍乾,持續經營著饒富人情味的小店。
香火依舊 遊子元宵歸來
跟著邱站長的腳步,走進聚落裡,小徑有些陡峭、崎嶇,但山村的韻律卻從此而生。聚落中最有特色的「公王廟」,是村民的信仰中心,每年元宵節是當地居民的大日子,外出打拚的遊子紛紛返鄉祭拜、搭建戲臺、上演酬神戲,並在廟前虔誠許下豐衣足食的心願,讓冷清的聚落就此歡騰起來。
作者 吳明翰
阿里山林鐵文資處管理師,喜歡探索生活與島嶼文化,經常出沒在林鐵沿線小站與聚落,拍寫沿線庶民日常與人情旅事。著有《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他鄉.故鄉:澎湖南方四島紀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