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頭一回,宜蘭美術館雙個展呈獻臺灣農村之美

文/林宜潔 圖片提供/宜蘭美術館

《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在宜蘭美術館熱烈展出中,原預計展至2019年2月10日,因大獲好評加碼延長至3月3日。此次展覽聚焦臺灣宜蘭近代知名水彩畫家、臺灣戰後首本農業刊物《豐年》創辦社長藍蔭鼎,以及同為宜蘭人,於《豐年》擔任美術編輯長達11年的知名藝術家楊英風。

在兩位藝術家眼裡筆下,民國四零至五零年代的臺灣農村美麗風貌於焉展開。這不僅是臺灣近代水彩畫家藍蔭鼎睽違20年後首度作品展出,也是兩位知名藝術家首次聯合展出。

睽違20年,看見藍蔭鼎初次亮相作品中的農村情懷

藍蔭鼎(1903-1979)出生於宜蘭羅東,師承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以傑出的水彩創作聞名,曾被歐洲藝術評論學會與美國藝術評論學會選為「世界十大水彩畫家」。《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策展人臺灣藝術史學者蕭瓊瑞說「藍蔭鼎是戰後臺灣農村最重要的代言人。」

蕭瓊瑞表示,藍蔭鼎不僅是臺灣戰後第一本農業刊物《豐年》的創刊社長兼總編輯,生長於農村,終生四處旅行寫生的他,創作中最動人的主題永遠是農村生活,包含竹林、水塘、耕作、收穫、養鴨、趕牛、市場、祭典等等。蕭瓊瑞說明,此次展覽是藍蔭鼎過世後,精采與學術性兼具的展覽,許多水彩、水墨畫作都是第一次亮相,其水彩技法與土地情感,都在作品中一覽無遺。

出身宜蘭的知名水彩畫家藍蔭鼎,常以家鄉景物為創作題材。此為水彩畫作「遠眺龜山」。

為農民服務的《豐年》美術編輯——楊英風

而展覽的另外一位主角,是臺灣知名全方位藝術家楊英風(1926-1997)。宜蘭美術館策展執行林翰君表示,多數人提起楊英風,通常會聯想平面版畫,以及偏抽象的不鏽鋼雕塑。殊不知,楊英風在速寫、繪畫、設計、漫畫,甚至攝影,都留有數量相當豐富的創作。

1951年,楊英風受藍蔭鼎之邀到《豐年》擔任美術編輯,一待就是11年。正是在段期間,楊英風上山下海,體驗描繪臺灣農村生活,逐漸從一位剛自師院輟學的年輕人,蛻變成受人敬重的現代藝術家。依蕭瓊瑞的說法,這是楊英風創作生涯極為重要的「豐年時期」。

1951年,藍蔭鼎(右)創立農業刊物《豐年》後,即邀楊英風(左)擔任美術編輯,兩人共事期間常一起下鄉貼近觀察農民生活。

《豐年》為農民服務,也成藝術家自身養分

1951年7月15日,在美國國務院認同及國會支持之下,臺灣戰後第一本農業刊物《豐年》半月刊正式發行。藍蔭鼎為社長兼總編輯,藍蔭鼎則聘楊英風為美術編輯。

至於兩個藝術家是怎麼跟農業沾上邊的?楊英風曾為文說明,當時美援多用在國防方面,藍蔭鼎認為這樣做並不夠,必需提高農民知識,傳授農業基本技術,農民生活才能獲得全面改善。藍蔭鼎提到日據時代發行的幾份農民刊物,對農村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後來藍蔭鼎按照自己的構想,擬定了許多計劃,透過任職美國新聞處的好友許伯樂轉遞給美國政府,即藍蔭鼎想辦一份農民雜誌的理想。

臺灣戰後第一本以農民為主的農業刊物《豐年》,在藍蔭鼎的提議下誕生,發行至今超過半個世紀,是農民朋友的好夥伴。

楊英風文中另提及,「豐年社」正式成立之初,他與藍蔭鼎時常連袂下鄉訪問農民,希望瞭解農民的生活、想法和風俗習慣。藍蔭鼎長楊英風24歲,同為宜蘭子弟,雖然藍蔭鼎在《豐年》真正任職的時間只有2年,但在這段期間,兩人亦師亦友,一起走遍全臺農村、部落,對未來的藝術生命都留下深遠的影響。

「楊英風是使用甘蔗板做版畫的先驅。」林翰君說明,一般版畫都是以木板、銅板或石板進行創作,楊英風順應當時的臺灣物產,取材甘蔗板,留下世界上少數以甘蔗板創作的版畫。農民的工作、生活、信仰,或者風景與人物,都是楊英風經常取材的主題。

楊英風的版畫作品「伴侶」,運用簡潔線條傳達牧童與水牛的緊密關係。

他另舉例,《豐年》是為了將知識傳遞給農民而創利的刊物,然當時許多農民都是文盲,為了讓普遍不識字的農民也能輕鬆享受閱讀的樂趣,楊英風也在《豐年》上推出一系列的漫畫、插畫創作,也用來宣傳衛生知識。這些創作現在看來,都富含了農村溫馨純樸的飽滿人情味。

楊英風在《豐年》任職期間,推出描繪農村生活樂趣的連載漫畫,即便是不識字農民也能看圖享受閱讀的樂趣。

展覽大受歡迎,宜蘭美術館罕見加碼延期至3月3日

「展覽反應好到出乎預期,每天就連平日,至少都有四、五個團體預約導覽。」林翰君表示,《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從去年10中旬開展後,觀展人潮絡繹不絕,就連中央機關的高層都特地跑來看。

除作品展覽,林翰君說明,開展期間也播映耗時三年,花費八百萬製作,由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與楊英風美術館合拍的楊英風紀錄片。另結合水彩、版畫工作坊,請來文史及各界學者舉辦講座,就是為了完整呈現藝術與農村的美。期望到宜蘭美術館看展的觀眾,都能透過親睹藍蔭鼎與楊英風一生的精彩創作,再一次重新認識、感受臺灣農村的美好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