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田間起義後下一步怎麼走? 熱血神農翁良材:自創品牌與企業化經營發展稻米事業

笑說自己喜歡「趴趴走」的翁良材,曾經協助知名企業到中國山東省、江蘇省等地協助規劃田區投資,也曾經到馬來西亞幫人規劃300甲的農地,對各國農業發展也有很多觀察心得,他認為在臺灣從事農業其實相對容易起步。他看到現在很多年輕人返鄉務農,他們先買一臺插秧機與一臺二手的3.5噸貨車,就能開始從事代耕事業,一期稻作下來收入不比上班族差,他強調青農返鄉也不能盲目而為。

新聞
土雞界的「雞腿王」,豐輝下營紅牌土雞省飼料又腿肉飽滿

林德育認為,臺灣土雞若要與外國白肉雞競爭,得打出品牌、特色,例如「豐輝下營紅牌土雞」雞腿肉多,符合臺灣民情。臺灣土雞若能打出品牌,讓消費者願意花較多錢購買,臺灣土雞不輸外國白肉雞。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經多年栽培試驗,新品種「腎蕨臺東1號」加入市場,耐候性佳、株型緊密,有望開創新商機

且特別的是,透過臺東場所開發的腎蕨綠球體種苗量化繁殖技術,腎蕨臺東1號的綠球體繁殖倍率高,成苗後植株自然緊密,且苗株生長勢整齊,觀賞價值將更具競爭力,開創蕨類市場的新商機。

新聞
正港臺灣雞!優良育種,認識臺灣土雞新品種

雞是臺灣重要的畜牧產業,養雞產業可分為蛋雞產業與肉雞產業,蛋雞產業又主要可分為白殼蛋雞與褐殼蛋雞,極少數生產其他顏色雞蛋的蛋雞。肉雞產業又可分為白肉雞與有色肉雞。2016年養雞產業年產值約650億元,占畜產產值近40%。而蛋雞、白肉雞及有色肉雞年產值分別約235億元、192億元及224億元。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種豬產業走過一甲子, 如何東山再起?

臺灣種豬產業發展長達60年以上,從政府主導養豬產業到民間種豬場出現,從進口種豬到國外買家慕名而來臺灣買種豬,這一路走來的艱辛並非常人所能體會。本文從全臺灣第一家外銷種豬的福昌豬場,來看臺灣種豬出口的歷史與未來展望。

新聞
花型華美易栽培,桃園場杜鵑新品種亮相

杜鵑花為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植物,英名Azalea。杜鵑花花色鮮豔、花形變化豐富,是十分受歡迎的木本花卉種類

新聞
助攻甘藍菜育種,小胞子培養技術省六代準備工作

農試所發表十字花科甘藍類蔬菜小孢子培養技術,在當代即可育成純系,省去育種6代自交純化所需的時間與人力,可縮短新品種之育成時間,大幅提升臺灣植物種苗產業之競爭力。

新聞
滴血便知產乳量,酪農不需再等小牛長大

酪農業者不需要再等到乳牛 3歲頭胎分娩後才知道產乳量好不好,農委會畜產試驗所(下稱畜試所)在去年引入乳牛基因體檢測技術,只需在小牛數月齡階段,採集血液、耳組織或毛髮囊,經檢測後就能知道相關性狀。

新聞
開發新品系!水試所可生產100%全雄性臺灣鯛魚苗

臺灣鯛是臺灣養殖業產量最多的魚種,水試所多年來將臺灣鯛列為重要研究項目,持續進行遺傳育種的研究工作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優秀農業人員】陳志峰:育種與保種的藝術,臺灣土雞守護者

101年 12月,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研發創新成果展」的會場上,出現一隻美麗的嬌客, 這是「中興大學地方雞種遺傳資源中心」所保存的罕見雞種「絲羽烏骨雞」──1,500年前就有歷史記載的藥用珍禽,雞毛純白且柔軟如絲, 被馬可波羅形容為「有毛無羽」。保存與培育物種是項神聖卻又漫長的工作,生命的存續、遺傳的資源得來不易,而總有人無懼前行,其中一位便是中興動物科學系教授陳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