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40年農業淨零有機栽培4萬公頃 陳吉仲:化肥十年減半改用雞糞

由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成立的「綠色餐飲指南」(GDG)今(19)日舉辦「2022第二屆綠色餐飲年會暨頒獎典禮」,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席致詞時表示,農業部門要在2040年達成淨零排放,國內有機友善栽培面積目標4萬公頃,目前化學肥料年使用量約80萬公噸,十年內要減半,用肥需求將以200多萬公噸的雞糞取代。

新聞
何壽川:讓「醣」定義新農業! 副產物轉化 解決再生能源、碳匯目標

永豐餘學院19日於臺中中央書局舉辦「農業的醣經濟」科技論壇,邀集學者專家,共同探討農林碳匯,農業剩餘資材如何創造循環經濟,以及「醣材料」研發最新的科技進展,共同擘劃臺灣農業的永續未來。永豐餘集團各事業單位率先投入相關研發,開發「醣經濟」應用產品,論壇中也布置展出,讓民眾一窺醣經濟的可能性。

森林
豐年雜誌
看懂森林碳匯與碳權認證 綠電太難買不如種樹生碳權

近年氣候變遷議題甚囂塵上,臺灣也不落人後加入抗擊氣候變遷的行動中,宣布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也因此近年開始出現與之呼應的各種名詞,如「碳中和」、「造林減碳」、「淨零排放」等,也常看到某企業購買多少綠電憑證,或前五百大企業購買多少碳權、在哪裡租地造林以申請碳權等新聞,但你真的了解碳權是什麼嗎?到底碳權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進行買賣?

新聞
【農委會主委新春專訪01】 2022淨零元年 陳吉仲宣示農業能源自主、啟動農村發電

「我做這個研究已經30年,再不做絕對會來不及,愈早投入成本愈低、回報愈大。」面對氣候變遷,農委會超前部屬,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曆年後2月9日將召開全國農業部門淨零排放策略大會,將會宣布未來農村需要的電力自己發,還可以售電,讓農漁民收入增加,確保農業永續前行。

新聞
預約春節賞花 頭社盆地種西洋水仙、海芋 發展零碳排觀光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推廣南投頭社盆地農民種植西洋水仙、海芋及百子蓮等嗜水花卉作物,希望營造有如荷蘭庫肯霍夫公園(Keukenhof)的景觀,保水兼養土,並可促進當地發展「零碳排」觀光。

新聞
連竹纖維都不怕 植物殘枝粉碎機助淨零排放

市面銷售植物殘枝粉碎機眾多,但處理纖維獨具韌性的竹材,常會使機械運轉失靈,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發「履帶式植物殘枝粉碎機」,能粉碎樹枝、稻草及綠竹,吃軟又吃硬,另可協助竹產業疏伐,將廢竹粉碎成碎料,回歸土壤或再製為園藝竹板。

新聞
淨零排放與農業調適雙軌並進 水稻收入保險明年開辦 減產20%即理賠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應邀發表「臺灣農業部門的氣候變遷調適策略與淨零途徑」專題演講,他致詞指出,2040年全球升溫攝氏1.5度已是必然,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與淨零排放要同時做,調適是有成本的,因此要從有助淨零排放的先規劃。

農委會希望在不考慮現有林業碳匯之情況下,達到淨零排放,農田的土壤將是重要碳匯來源。
新聞
農委會淨零辧公室啟動 發展土壤碳匯首度提出免耕固碳計畫

農委會9月宣布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展開運作,全面盤點淨零路徑缺口,並規劃試辦農業碳匯、減碳及碳排價值化,以鼓勵與輔導雙管齊下,達到減少碳排及增加碳匯效果。尤其,土壤將是繼森林後,另一大重要碳匯來源,農委會將首度進行不翻耕的固碳實驗計畫,為邁向淨零排放之路扎根。

新聞
臺灣友善有機耕作面積占比衝全亞洲第一 陳吉仲揭有機背後目的

到110年7月底,全國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突破1萬6千公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8)日在有機農業促進論壇中表示,臺灣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比例超過2%,已是全亞洲第一,有機友善農業不僅追求安全農業,背後更重要的目的是友善環境,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就能減少碳排,對淨零排放做出貢獻。

新聞
2060留住冬季農委會祭出三大策略 陳吉仲:沒有人是局外人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氣候變遷報告,中央研究院進一步分析臺灣未來氣候變遷狀況,在全暖化情況下,夏天愈來愈長,冬天愈來愈短,最糟可能2060年就完全沒有冬季氣候。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1)日宣誓農業部門將全面啟動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及淨零排放執行路徑,「氣候異常最終受害者是農民與消費者,面對嚴峻的氣候變遷,我們沒有人是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