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的N次方】新時代來臨 農村新挑戰才開始

在觀光脈絡底下,強調在地性,卻忽略環境負載力,會造成對生態的威脅。八煙聚落2015年的封村行動,正提醒了這種現象,而這也說明了,一個地方的生產模式有其最適規模,而不可能伴隨經濟無限上綱。(提供 八煙聚落)

忽略環境負載力會造成對生態的威脅,八煙聚落2015年的封村行動,正提醒了這種現象,一個地方的生產模式有其最適規模,不可能伴隨經濟無限上綱。(圖片提供/八煙聚落)

文/財團法人稻草人基金會

農村所面對的挑戰未曾止歇。對農地、農業與農村資源的大量汲取,累積為人口與資本的持續流失,造成農村的持續高齡化、少子化。與此同時,農村的廣闊田野也成為氣候調適和發展再生能源的重要資產。

農村青壯人口持續流失,是農村人口結構高齡化、少子化的關鍵。地方缺乏生計機會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地方缺乏人口流入的接納體系,也造成有意願返鄉發展者難以落地。未來的農村創生,必須面對農村產業的轉型策略,使之得以促成更多元化的生計機會。另一方面則是必須積極面對偏鄉地區文教醫療等公共服務不足的問題,提升生活環境品質和住居條件,使之成為安居樂業之地。

氣候變遷為農業生產與農村生活都帶來嚴峻衝擊。為因應氣候變遷及糧食安全考量,農委會早自2010即召開「因應氣候變遷農業調適政策會議」,之後於2015年進一步推動「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領域行動計畫」。2021年9月,農委會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著重「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 等4大主軸議題。2023年8配合農委會改組,專案辦公室升格為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統籌規劃農業部門因應氣候變遷調適政策與路徑。

能源轉型是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一環,發展再生能源利用也成為農村發展的關鍵議題。2013年農委會提出修訂《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將綠能設施納入為可申請設置的附屬設施,正式揭起「農地綠能」的潮流,帶動農村開始嘗試在農業用地上設置綠能設施的可能性。但開放農地設置「營農型光電設施」之後,卻也引發是否導致「農地種電」的投機問題。如何提升農業與綠能設施兼容的法規、技術和相關配套措施,仍是未來必須精進的挑戰。

人口高齡少子化的挑戰

農村人口數量的衰退與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形成惡性循環,不只造成農村產業人力與人才斷層,也讓農村社會文化的傳承後繼無人。高齡化也反映農村長者的照護需求,包括醫療健康照護與心理陪伴需求等。

貢寮水梯田的一方水土,曾養育在地山村一方人。隨著人口老化、村民移居市區,水梯田不得不廢耕、休耕。(圖片提供/AVEDA)
貢寮水梯田的一方水土,曾養育在地山村一方人。隨著人口老化、村民移居市區,水梯田不得不廢耕、休耕。(圖片提供/AVEDA)

如何因應人口結構高齡化所產生的一系列發展條件變化,包括醫療照護需求、地方勞動力不足、在地資源的創新應用、公共服務設施的安排,以及積極吸引青年回流農村等,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關鍵新課題。

農委會也很早就關注農村青年返鄉的議題,在農村再生體系內,也有青年返鄉的相關計畫在持續推動,也陸續支持許多青年團隊落地生根,在農村裡開創新的農村創新事業。

配合國發會所提出的「地方創生」,農委會除持續結合農村再生計畫資源支持農村社區的創生工作提案外,自2021年起也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地方創生農山漁村發展建設」,以在地青年為主體,強調青年扎根地方,共同努力改善農村 展體質。包括:聚焦於農 村社區產業扎根及區域整合、推動跨域整合 相關單位政策及計畫資源投入、

而在農村高齡照護方面,「在地老化」已成為全球高齡照顧的主流趨勢。農委會自2020年開始推動「綠色照護示範計畫」,輔導全國各農漁會成立綠色照顧站,[st2] 彰顯農業多功能價值。累計至今(2023)年,農委會已輔導全國113家農會及8家漁會,共計121家農漁會以既有據點及空間,成立綠色照顧站210班。

2020年起,農委會擴大輔導全臺31家農漁會成立「綠色照顧示範站」,歷年來高齡輔導工作深受好評的彰化縣和美鎮農會也名列其中。圖為和美鎮農會總幹事謝燕如(中)、園藝治療師黃淑菁(右)與綠照班學員葉何員女士。(攝影/王士豪)
2020年起,農委會擴大輔導全臺31家農漁會成立「綠色照顧示範站」,歷年來高齡輔導工作深受好評的彰化縣和美鎮農會也名列其中。圖為和美鎮農會總幹事謝燕如(中)、園藝治療師黃淑菁(右)與綠照班學員葉何員女士。(攝影/王士豪)

綠色照顧計畫包含綠場域、綠療育、綠飲食、綠陪伴等四大類型。除運用在地食材、設計適合長者牙口的菜色外,也透過綠色照服員提供社區的關懷陪伴,並結合園藝、栽種等的農業療育、改造生產和生活場域的友善設計等工作,打造適合長者的生活空間綠場域。

氣候變遷調適的挑戰

氣候變遷對農業與農村發展的影響包含生產面和生活面兩大面向。生產面的影響主要反映在氣候不確定性提高,對於農漁牧產品的經營帶來更大的產銷風險。

在生活面向上,高溫酷暑和極端驟雨等現象,造成農村生活不適與洪泛頻仍,也讓農村不易進行許多日常交流和照護活動。

2021年8月初盧碧颱風襲臺,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後外圍環流及西南氣流仍持續帶來豪大雨,僅統計至8月6日農損即超過1.5億元。(圖片來源/雲林縣政府)
2021年8月初盧碧颱風襲臺,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後外圍環流及西南氣流仍持續帶來豪大雨,僅統計至8月6日農損即超過1.5億元。(圖片來源/雲林縣政府)

為因應氣候變遷及糧食安全考量,農委會早自2010即召開「因應氣候變遷農業調適政策會議」,著重「引導農地適地適作及合理管制」。

2012年6月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八大調適領域之一即為「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農委會亦在2015年推動「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領域第一期行動計畫」,2018年接續推動第二期計畫。

2021年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啟動「農業淨零排放系列座談會」,共計27場。(攝影/陳儷方)
2021年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啟動「農業淨零排放系列座談會」,共計27場。(攝影/陳儷方)

2021年9月正式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2022年2月辦理「邁向農業淨零排放策略大會」,針對「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 等4大主軸議題,建構重大策略及具體措施。

2023年8配合農委會改組,專案辦公室升格為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並分立氣候治理科、永續發展科、農地規劃科,統籌規劃農業部門因應氣候變遷調適政策與路徑。

農地上的再生能源的挑戰

氣候變遷調適的關鍵之一,在於「開源節流」,增加對環境友善能源開發、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能源浪費等,都是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問題的重要方式。

因應氣候變遷,臺灣近年積極推動漁業室內養殖,配合綠能政策進程,建置「漁電共⽣養殖」成為政策發展重點之⼀。 (圖片來源/鑫日光能源提供)

為配合國家的再生能源發展計畫、擴展再生能源設施的設置場域,農委會在2013年修訂《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開放農地設置營農型光電設施」,開啟「農地綠能」的潮流。

依原先的政策構想,農地設置光電設施生產再生能源是解決耕作困難之農地的策略性政策,並在不影響農地耕作的情況下兼具發電功能。然而,為加速回應發展綠能的需求,也逐漸出現能源設施業者承租一般農地架設光電設施以擴展發電效益的現象。

如何兼顧精進農業發展和發展再生能源需求,成為政策上必須面對的難題。

為此,農委會亦積極設立相關管理辦法、推展農業與綠能共存的經營技術,並以「農業為本,綠能加值」為主軸,持續於全國推動農業結合綠能設施、漁電共生、農業水域太陽光電用地及養豬場沼氣再利用(發電)等農業綠能類型,期能達成農電雙贏之目標。

農業試驗所篩檢出可適⽤於太陽能板40%遮蔽率之蔬菜品項,包括:小白菜、青梗白菜、芥藍、蕹菜、茼蒿及莧菜等。(圖片來源/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農業試驗所篩檢出可適⽤於太陽能板40%遮蔽率之蔬菜品項,包括:小白菜、青梗白菜、芥藍、蕹菜、茼蒿及莧菜等。(圖片來源/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從農業部成立 反思農民運動的影響

成立「農業部」是解嚴後農民運動的重要訴求,也是農業施政體制的重大變革。面對國際政經關係變動過程,農民運動映照出臺灣維繫國際關係和回應國內社會訴求的兩難,而其代價卻是由農民與農村來吸收。此後的農業與農村發展,逐漸建立三大政策軸線:提升農業的產銷技術、改善農民的社會福利、再生農村的整體發展。

「農村再生」政策的興起,正是反映農村在地自主行動的需求與趨勢。尤其面對越來越多元的農村發展挑戰,自主行動的能力才是支持農村再生發展的韌性所在。農村再生擾動的不只是居民對於改善農村的期盼和行動力,更重要的是打造一個吸引人到農村安身立命的所在。

伴隨著農業與農村議題越趨複雜,主掌農政體系的公務機關也需要提升自己的能量。從農委會改組為「農業部」,正是期望讓農政單位權責資源更健全,能夠與民間社會和農村居民共同合作,精進臺灣農村與農業應對挑戰的能力,讓農村成為支持臺灣永續發展的關鍵支點。

從1948年由中華民國和美國依據《中美經濟合作協定》共同成立的「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到1979年台美斷交後改組成立的「農業發展委員會」,再到1984年合併農業發展委員會與經濟部農業局的「農業委員會」,臺灣的農業決策施政機關編制始終採取委員會制的模式。1980年代農民運動所提出的訴求之一:「成立農業部」,即是著眼於提升農業施政機關的政府組織位階,讓農業政策資源能夠獲得與其他產業經濟發展對等的地位,進而為農民、農業、農村提供更好的政策規劃與資源分配。

1984年,為了事權統⼀化,⾏政院將農發會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為「⾏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成為中央層級的農業主管機關。(攝影/游昇俯)
1984年,為了事權統⼀化,⾏政院將農發會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為「⾏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成為中央層級的農業主管機關。(攝影/游昇俯)

1980年代末期的農民運動,揭露臺灣農業政策在發展洪流中處於被犧牲的地位,更凸顯農業產銷在全球化貿易體系中的高風險問題。爾後,隨著加入全球貿易體系越加深入,農業政策也逐漸轉以生產結構調適、健全農民福利為核心,從出口農產賺取外匯,轉向維繫糧食安全和農村生活穩定。但農民所承受的衝擊未曾停止於此,2010年代前後,新一波的農民運動再次浮現,並聚焦在都市化發展過程中的農地徵收問題,顯現出在全球貿易與工業化、現代化發展的趨勢下,農業體系仍舊處於國家發展治理上較為弱勢的部門。

除此之外,農業問題也成為政治上最具敏感性的議題,包括農業供應穩定問題、農業用水調度管理制度、氣候變遷下的農村環境風險和農損對策,乃至於農業勞動缺工、農地工廠與農地種電等,在在突顯當代農業施政必須面對的多元挑戰。升格為農業部後,是否更具有能力應對這些多元議題,成為眾所關心的政治焦點。

自2011年確立行政院組織再造後,改組為「農業部」一直是歷次組織再造版本的重要部會,而在部會政務權責的規劃中,為了健全長期農業發展所需的公務體系,包括農業科技、農業金融、農田水利、農村發展、農民福利、產銷輔導等,都是建構新農業政策架構不可或缺的環節。除此之外,順應社會關切和全球趨勢,食農教育、綠色給付、環境保育、高齡照顧、青年返鄉等議題,也不斷擴大農業政策的版圖和價值。

農民、農業與農村,是支持台灣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根基,而農民運動更是監督農業施政關鍵力量。當代的農業與農村發展,面對的是全球環境、社會、經濟交織的多元議題,同時也讓農地與農村成為承載未來國家穩定發展的關鍵場域。

未來的農業施政,如何兼顧穩定國內農產供需平衡、提升農業產銷價值、增加農業家戶收入、解決農業環境風險、創造農村安居生活等效益,不只考驗農業部的施政智慧,同時也是臺灣農民能否持續開創農業與農村價值的挑戰。未來農業與農村的N種可能性,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參與,讓農民運動的歷史參照,成為引領未來農業與農村發展的前瞻力量。

「農的N次方-解嚴後農業政策回顧及農村再生未來展望」主題特展 主視覺圖片。(圖片來源/財團法人稻草人基金會)
「農的N次方-解嚴後農業政策回顧及農村再生未來展望」主題特展 主視覺圖片。(圖片來源/財團法人稻草人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