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門新增土壤及海洋兩大碳吸存生力軍 2030年增匯量135萬公噸

水產試驗所正進行離岸風場藻貝類養殖的研究,藻體成長過程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在增匯中扮演重要角色。(攝影/記者陳儷方)

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3月底發布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今(28)日進一步發表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由行政院各部會依業務內容負責制定,其中,農委會與海洋委員會、內政部、經濟部合作提出「自然碳匯關鍵戰略行動計畫」,經過技術改善提升及推廣後,預計2030年森林碳匯、土壤碳匯、海洋碳匯總計可以增加135萬公噸碳吸存貢獻。

根據2015年巴黎協定,締約方每5年要提報一次國家自定貢獻(NDC),2022年COP27夏姆錫克施行計畫敦促締約方強化NDC的減量目標,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表示,鄰近國家日本及韓國已更新NDC目標,2030年相較於2005年減量目標分別為41%至46%及14%,我國NDC強化目標則從20%更新為23%至25%。

蔡玲儀說明,盤點各部會提出的12項關鍵戰略可以帶動72至77百萬噸的溫室氣體減量空間,相當於2020年排碳量的29%,考量經濟成長帶動用電需求、製造、住商、運具電動化等,2030年臺灣NDC目標可從原本的20%,提高至23%至25%。

農業部門是碳匯的重要貢獻者,過去著重在森林碳匯的調查研究,在新公布的自然碳匯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納入更具體的土壤碳匯及森林碳匯盤點及計畫。農委會氣候變遷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視察林昭吟表示,跟過去相比不同之處是土壤碳匯及海洋碳匯有較新的突破。

林昭吟指出,自然碳匯有三大路徑:森林、士壤、海海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內僅將森林納入溫室氣體排放移除源,最新一期清冊報告2020年溫室氣體移除量為2,190萬公噸CO2,約可抵減全國排放量7.6%,目前缺乏土壤及海洋碳匯基礎資料,因此尚未納入清冊報告內,不過,未來會針對環境中森林、土壤、海洋可吸儲的碳匯源,輔以研發與建立科研技術,提升增匯效能,2030年以增加135萬公噸為目標,2040年以增加1,000萬公噸碳匯量為目標。

以森林為例,農委會提出三大策略,透過增加造林面積、加強森林管理、提升國有材的利用來增加碳匯量,林昭吟說,森林疏伐並新植造林碳匯量就能增加,透過營林手段及技術提升來增加森林的碳匯。

土壤增匯則有推廣負碳技術及作物栽培、建構負碳農法、農業剩餘資源再利用及適用微生物肥等方案。海洋部分透過紅樹林及海草床的復育經營、增加濕地面積以增加碳匯量,林昭吟表示,未來建立海洋碳匯本土係數及計量方法學後,可精準碳匯效益,實際效益將會滾動檢討。

農委會指出,部分自然碳匯工作的展開,例如濕地保育復育、海洋資源環境、森林維護經營等,可能使在地居民或相關所有權人開發權益遭到限縮,因此將透過跨部會、跨產業及產官學共同合作,引入多方資源,藉由獎勵補貼、碳權機制、農業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方案等多元模式,建立共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