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豬瘟2期拔針啟動 114年將成養豬三大疫病非疫區 生鮮豬肉重返日本市場

拔豬瘟的準備工作已進行2年。圖為對哨兵豬採樣監測,評估評估動物體內是否存在豬瘟病毒。(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

農委會今(30)日宣布112年元旦起傳統豬瘟疫苗分兩期停打,第一期是元旦起肉豬停止施打疫苗,7月1日起種豬停打,113年年中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豬瘟非疫區」,114年5月WOAH會員大會可望通過成為非疫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臺灣如果同時是口蹄疫、非洲豬瘟、傳統豬瘟三大疫病的非疫區,則畜牧業在防疫上的競爭力表現將在全球數一數二。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指出,日本4年前向WOAH通報境內首例豬瘟疫情後,亞洲就沒有一個國家是傳統豬瘟的非疫區,現在臺灣正朝向非疫區邁進。防檢局長杜文珍表示,臺灣經過2年的落實全面疫苗注射、環境監控及產業風險溝通後,確定112年元旦起臺灣本島、澎湖地區、馬祖地區、金門地區肉豬同步停打傳統豬瘟疫苗,7月1日起種豬全面停打疫苗,同時間進行對傳統豬瘟疫情的監控,如果一切順利沒有疫情發生,113年6、7月向WOAH申請豬瘟非疫區。

產官合作為傳統豬瘟拔針,112年7月全國豬隻全面停打疫苗,期待114年成功成為傳統豬瘟非疫區。(圖片提供/農委會)

臺灣自日據時代便有傳統豬瘟病例紀錄,民國37年豬瘟發生率一度高達81.3%,47年開發出乾燥兔化豬瘟疫苗供全國養豬場施打後,逐漸控制住傳統豬瘟疫情,54年傳統豬瘟的發生率已降至0.02%以下,95年至今維持0案例。傳統豬瘟是WOAH表列重要疾病,透過接觸傳染,傳染力雖不如口蹄疫,但毒性較強。

為了達成撲滅傳統豬瘟的最終目標,農委會制定傳統豬瘟拔針計畫,杜文珍表示,110年起防檢局啟動各項監測機制,包括階段性停打豬瘟疫苗試驗、哨兵豬試驗、屠宰場淘汰種豬、化製場斃死豬隻、野豬及棄置死豬等抗原檢測,以及屠宰衛生檢查等,均未檢出或發現豬瘟野外病毒,研判國內豬瘟發生及傳播的風險極低,因此決定112年起以穩健方式推動停打疫苗。

傳統豬瘟撲減計畫推動期程。(資料來源/農委會)

我國歷年傳統豬瘟疫情(資料來源/農委會)

防檢局以先肉豬後種豬的方式停打疫苗,陳吉仲表示,豬隻感染傳統豬瘟須撲殺,擔心產業風險,因此等到肉豬拔針沒問題,種豬再拔針,把風險降到最低。其次是準備充足的疫苗,國內現有豬瘟疫苗足夠供應至112年6月,112年7月停打後,預備向國內疫苗廠商回購1,600萬劑疫苗,一旦傳統豬瘟疫情復燃,可立刻恢復打疫苗,降低產業風險。

杜文珍表示,國內豬隻在養頭數約570萬頭,未來儲備的疫苗超過2千萬劑,呼籲豬農千萬不要囤疫苗,政府已經有準備,而且停打疫苗後就不能再施打,查到違規使用疫苗可開罰3萬元至15萬元。

陳吉仲指出,按照拔針期程順利的話,114年獲得HOAH核可為傳統豬瘟非疫區,生鮮豬肉就可以外銷日本。養豬產業三大疫病包括非洲豬瘟、口蹄疫、傳統豬瘟,陳吉仲表示,整個亞洲只有臺灣與日本守住非疫區,亞洲沒有一個國家是傳統豬瘟的非疫區,世界各國同為非洲豬瘟、口蹄疫、傳統豬瘟三種疫病非疫區的更是少之少,臺灣如果可以成為三大疫病的非疫區國家,顯示畜牧場防疫競爭力全球數一數二。

亞洲各區為傳統豬瘟疫區,就看臺灣能否順利突圍。(資料來源/農委會)

豬聯社理事主席黃森田指出,他從事養豬事業超過30年,傳統豬瘟拔針過去是沒人敢提,也沒有人想碰的事,但政府有在做事,決定停打豬瘟疫苗,他個人非常有信心拔豬瘟可以成功。他說,傳統豬瘟疫苗1支6元,疫苗與施打人力都需要成本,而且有些豬隻會有緊迫情形,停打疫苗成為非疫區後,不僅不必花錢,還可以賺錢,臺灣養豬事業的國際地位觀感提升,無價。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楊杰表示,他很感謝農政單位願意提供資源協助產業清除重大疫病,每項重大疫病的清除對育成率及競爭力的提升,都有相當大的幫助,期待傳統豬瘟拔針計畫能夠像口蹄疫拔針一樣成功,讓臺灣成為先進的養豬生產大國。此外,防疫是永續的工作,因此政府應有應變計畫,萬一發生疫情,政府要有能力立即應變,將危害控制到最低,並迅速撲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