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走向產地認證 讓被仿冒的池上米成為不敗冠軍

1990年代,池上米開始嚴重遭受全臺糧商的仿冒,品質參差不齊的稻米與池上原產稻米形成低價競爭,嚴重打擊池上農民與米糧商的利益。長期以來在良質米產銷政策中扮演示範者的池上地區,面對仿冒現象猖獗,以及2002年臺灣即將加入WTO的市場壓力,為化解自身產銷困境謀求出路,而發展出追求「品質」以提升農產「競爭力」的對策。

新聞
我們重視「吃」嗎?「吃出幸福」需要的是什麼?——日本人的反思

「吃出幸福」從不理所當然。從美國的調查中發現,在加工食品增加、烹調家電普及,不必再為烹調付出那麼多時間之後,人們竟把這些多出來的時間花在「吃零食」上。這使得民眾的肥胖比例上升,生活習慣病的問題也隨之增加。如果這就是食品科技發展的末路,那麼它無疑是最糟糕的本末倒置。

新聞
食農關鍵字》尋味獵人,只為找回餐桌上的臺灣味

近幾年有一群人不只關注非基改黃豆,更要找回屬於臺灣本土的黃豆。在進口黃豆的利多之下,為何人們願意投入這場復興運動呢?研究臺灣黃豆多年、並實際投入豆製品加工的食材達人徐仲,對於本土黃豆的魅力深有體會,而對本土黃豆這一路走來的發展與推廣,更是有著第一手的觀察。

新聞
魚湯、檸檬汁與海:普羅旺斯的夏日回憶和家常食譜

丹碧園酒莊對我而言就像第二個家,也是屬於路西恩.佩羅(Lucien Peyraud)與露露.佩羅(Lucie “Lulu” Peyraud)的家。我從小就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爺爺與奶奶,一直到長大後才知道,我和他們不是真正的血親。每年夏天我們全家都會到邦多,不是與露露和路西恩一起待在酒莊,就是住在附近的租屋處。我們會待上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盡情享受南法悠閒的生活步調:一天之內數度到地中海岸戲水;到市場採購食物雜貨;耐著炎熱的天氣做飯;還有帶著在其他地方從未有過的放鬆心情小睡片刻。

焦點
【曙光:馬崗手札】石花織成海的嫁衣

再過幾年,一斤白草的價格漲到了三百,春華體力最盛時一年甚至有快十萬的收入。她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挽石花上,一年能有將近半年的採收期,再加上後續曝曬,便可以讓她打發掉春夏兩季。後來東北角沿岸石花聲名大噪,外地人相爭來挽,也不知是技術不好,還是過於貪心,總是整株連根拔起,一回兩回,礁石便越來越光,那一塊的石花就不再發了。

新聞
走向「農學報國」:當少年李登輝遭遇思想先哲與農經學者

李登輝並不是從小立志從事農業研究,高校時期的他,其實對歷史、藝術甚至哲學更有興趣。這時期影響他最大的作家是英國的湯瑪士・卡萊爾,他的著作《衣裳哲學》是李登輝晚年最常提到的一本書;另一位則是來臺規劃蔗糖產業的農經學者,曾為《衣裳哲學》編寫講義的新渡戶稻造。

新聞
源興居裡的書痴囡仔 嘛是以後雄心闊莽莽的少年家

大正12年(1923年)一月十五日, 農曆壬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北臺灣一個靠山面海的小村莊「埔頭坑」,有一個小男孩誕生了,他的名字叫做李登輝。李家上下一陣忙碌, 歡喜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沒人想得到,這個小男孩有一天會成為享譽國際的農經學者……

新聞
成為池上:池上米造就池上鄉 是米的故事更是人的故事

1946後,政府實施糧區制度以便於管制,也鼓勵稻農儘量生產,以掌握足夠糧源;同時透過以稻穀繳田賦、換取肥料的方式,低價取得大量稻穀,再高價賣到日本等地賺取外匯。1968年之後,政府開始鼓勵稻米減產,以自給自足為目標。然而,1974年,全球發生糧食危機與能源危機,實施稻米保價收購,卻也種下了目前臺灣稻米產業的基本困境。

新聞
女人魚攤:一個偉大的市場女人,後面一定有個軟爛的男人

阿娥姐做女人魚攤,一開始是為了自己,作為女人不能沒錢,不能只靠伴侶。結果愈做愈大,便找了常跟她買魚卻偶爾賒帳的單親媽媽一起互相幫忙,員工一個拉一個。有些女人孩子還小,卻要創業,不能深夜去魚市,阿娥姐就幫她們批貨。

雞 chicken (圖片來源/tsaiian@flickr CC BY-NC 2.0)
新聞
吃雞或不吃雞是個歷史問題?從雞尾羽毛到滿街雞排鹽酥雞──雞的臺灣史

臺灣隨著經濟發展、民生富裕,雞肉逐漸成為日常食物,白斬雞、鹽水雞、煙燻雞、桶仔雞、甕仔雞到處可見,郊區還有土雞城。炸雞排是當今具代表性的臺灣小吃之一,尤其受到年輕人歡迎,但其歷史並不長,大約從1990年代末期開始崛起,堪稱臺灣小吃市場的「奇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