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產地認證 讓被仿冒的池上米成為不敗冠軍

池上米的高品質雖有自然環境因素,如今以有機米、地方品牌揚名全國,更有賴地方農民、糧商等長期協作。(攝影/毛毛@數位島嶼 CC BY-NC-ND 3.0 TW)

內容提供/左岸出版 文/黃宣衛

1990年代,池上米開始嚴重遭受全臺糧商的仿冒。仿冒潮在1996年到達高峰,品質參差不齊的稻米與池上原產稻米形成低價競爭,嚴重打擊池上農民與米糧商的利益。

長期以來在「良質米產銷」政策中扮演示範者的池上地區,面對仿冒現象猖獗,以及2002年臺灣即將加入WTO的市場壓力,為化解自身產銷困境謀求出路,而發展出追求「品質」以提升農產「競爭力」的對策,而在這個過程中,池上農會與當地糧商扮演了重要的推手,前者在大坡山上、後者在萬安村推動的有機米種植,後來都證明成效不錯,尤其2001年池上「萬安社區有機米產銷班」成立,有機田分布在海岸山脈萬安溪附近,沿著萬安溪旁的沖積平原,此地沖積土具有黏性,來自山區的灌溉水源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因此可以孕育出高品質的稻米。

碾米廠是有機米願景的重要推手

池上推動有機稻米,主要是因為有機稻米具有高品質與高價位的產品形象。藉著推動有機稻米,可以從稻米品質、產業與社區結盟的形象,以及有機制度的示範性上,提振地方稻米經濟制度,增加米廠業者與農民的收益。在推動過程中,無論是生產區域的選擇或是品質的追求,皆呈現出推動者對於有機稻米的精緻想像;試圖證明有機米是與良質米並駕齊驅,是同樣具有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這當中有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建興米廠的老闆梁正賢。

梁正賢帶動池上有機米,衣服上的「多力米」品牌可謂池上產地認證的起點;近年他還捐出倉庫改為藝術館等,支持地方的人文、藝術活動。(圖片來源/中央社;汪宜儒攝)

新開園碾米廠(舊稱「精米所」)是池上第一家米廠,在1921(大正10)年以前已經存在,至1981(民國70)年歇業,中間數度易主。根據2001年出版的《池上鄉志》,鄉內有以下幾家碾米廠:陳協和、錦和、建興、池上農會、瑞豐,以及廣興。事實上,池上歷史上還有不少碾米廠,但由於不同的原因而歇業,未被列入《鄉志》,例如仲和碾米廠。開設碾米廠不但要有足夠的倉儲設備,碾米技術更須與時俱進,這些都需要龐大的資金,也要有靈活的經營策略。梁家經營的建興米廠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建興米廠位在市街的中山路鬧區。2005年,政府開始推動「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池上的稻田大都納入此一計畫,池上鄉農會、建興米廠、陳協和米廠鼎足而立,其契作比例約為4:4:2,建興米廠與有官方色彩的農會旗鼓相當,其影響力由此可見。

這家碾米廠最早由曾銀貴創辦於日治昭和年代,以池上圳架設水車作為動力。之後先由張仕本(張維通鄉長之父)接手,光復後再交給林石連,因林氏移居花蓮,再由梁家接手傳承至今。光復後繼續以水車或較進步的水渦輪機(turbine)為動力,直至1962年二月,臺電電力到達本鄉,才改用電動馬達。1978年交給第二代梁萬逢經營。

建興米廠店面,一旁是多力米故事館。(圖片來源/Google街景)

梁正賢1984年退伍後回到池上,此時正是稻米產業受到嚴峻考驗之際。兩年後,梁正賢正式接棒,面對凋零的農村,農委會、農林廳及糧食局推出「良質米產銷計畫」,建興米廠以及池上的稻米產業都必須有新的因應,農業刊物是梁正賢尋找出路的方式之一,其中豐年社的出版品《鄉間小路》堪稱「進修祕笈」。(編按:其時仍為《鄉間小路》的前身《農業周刊》,下同)

無敵稻景來自地方的通力合作

1984年左右,梁正賢在《鄉間小路》看到南投草屯有試種有機米,聽說可以提高品質,所以很有興趣,想找農民試種,但都沒有談成。於是他先從自己的3甲田開始,後來還把住在隔壁鄉富里的岳父拖下水。起初沒有經驗,雖然面積有擴大到十幾甲,但6年期間成效不大,收成也不好,可說都是在摸索學習。直到2000年,梁正賢到日本有機聖地MOA大仁實驗農場參訪,才真正開啟了他對農業發展的新視野。

梁正賢一共去參訪MOA三次。第一次是2000年單獨前往,後來兩次則是帶著農民一起,MOA 300個產地支付系統、幾十家超市,還有專門拍賣有機產品的市場,讓他印象非常深刻。尤其到大仁實驗農場時,「看了以後發現,環境三面環山,中間有100多公頃的平地,跟我們萬安相當神似,回來後剛好WTO迫在眉睫,在那背景下,我認為我們萬安可以成為第二個日本大仁農場。」

2001年二月,在梁正賢遊說下,後來獲得2005年第一屆全國有機米評鑑冠軍的蕭煥通開始試種5分半。那時候梁正賢已經有7年的經驗,本身技術也有一定的積累,不但整個種植過程相當嚴謹,也有紀錄。這次的收成品質不錯,收入也有提升,吸引14位農民於六月簽約加入,於是建興米廠與池上鄉萬安社區結盟,萬安社區有機米產銷班因而誕生。

對於把心力放在種好米的農民,池上稻景觀形成觀光價值是意外,但客觀而言確是地方共同營造的結果。(圖片來源/豐年社資料庫;123RF圖庫)

有機米產銷班的成立不僅是農業上的重要嘗試,更與當時的社區總體營造緊密結合,方有後來池上無敵稻景的出現。除了追求品質,池上糧商也在銷售經營上努力。有機米價格高、市場容納度有限,雖然替池上稻米產業闢出一條新路,但種植面積始終占全鄉水田的比例不到一成。如何成功銷售非有機米,並賣得好價格,才更為關鍵。

另外,池上米品質改善、頻頻得獎後,「池上米」的仿冒問題早已變得非常嚴重,1990年代全臺都在賣池上米,米商只要在米袋上印製「池上米」即可提高售價。根據各方說法,當時全臺有60%至90%的池上米是仿冒品。這種情形嚴重影響池上農民與米糧商的利益,特別是2002年臺灣加入WTO之後,解決問題的需要更為迫切。

池上米產地認證的起點:多力米

2002年,為打擊仿冒池上米,建興碾米廠提出創立共同品牌「多力米」(DO RI ME)的經營構想,獲得農會和其他碾米廠之支持,其策略是黏貼「池上鄉徽」背書和「多力米」品牌,作為米糧是從池上生產的證明。米糧是由池上農會、鄉內米糧商與農民簽訂契作合約而來,除了池上鄉農會之外,參與的還有陳協和米廠、錦和米廠、廣興米廠、瑞豐米廠,由梁正賢擔任會長,也是池上米認證標章推動的開始。

「多力米」共同品牌有兩層主要的意義。其一是參加農民需要依照契作合約內容,進行耕作前堆肥、耕作過程中填寫「田間栽培管理紀錄簿」等,這應是去日本參觀MOA之後的具體實踐。其二是契作價格依品質等級計價,起初與65位農民契作108甲,約占池上稻作面積8%,價格依品質等級按市價每百臺斤加價100至200元左右,收購成本由農會和米糧商吸收。

於是,池上首創米質分級收購、加價收購,不再依賴政府以公糧的方式保價收購。在這樣的設計下,不但農民有更大的誘因種出品質更好的稻米,廠商也要做相應的投資,以更靈活的方式銷售產品。然而,由於消費者無法將多力米與池上米畫上等號等因素,此一品牌在市場上拓展失利,農會和其他米糧商因銷售不佳,不堪損失紛紛退出,最後僅建興米廠繼續使用此一商標,而這亦成為池上米日後走向高品質、分級收購的重要基礎。

延伸閱讀:


《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

作者:黃宣衛

出版:左岸文化


本文經農傳媒編輯,摘錄自左岸文化出版《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完整原文請見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