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植物》不只能釀蘭姆酒 甘蔗甜甜真會醉人

臺灣自荷治時期便曾大規模種植甘蔗發展糖業;蔗糖在世界各地的發展史,發展出多樣的酒類。(圖片來源/豐年社歷史照片)

內容提供/臺灣商務印書館 撰文/艾米・史都華

植物學家相信,新幾內亞(New Guinea)早在西元前6000年就已經種植了甘蔗。當時可能只是砍下這種柔嫩的蘆葦,當作甜味來源而嚼食,不過比較成熟的植株有另一個功用:可以用來當建材。不難想像有人切下一些結實的甘蔗條,插進土裡當作茅草屋的支柱,卻發現甘蔗枝長出新的根,繼續生長。甘蔗和竹子一樣,極度容易繁殖。用不著懂得特別的知識,只要切下一塊,保持濕潤,放到別處的地上就好。想像一下多麼容易把這種植物帶往異地。

甘蔗可以輕而易舉地漂到印尼、越南、澳洲和印度。其實早期的貿易和文化接觸就是那麼發生的。一些早期的交流正是來自於船難殘骸、拋棄的貨物和吹離航道的筏子。結實輕巧的蘆葦既適合當建材又適合當食物,想必容易普及。

中國有本土的甘蔗(Saccharum sinense),又稱竹蔗。這與新幾內亞的種類相近,卻更強韌,耐得住較低的溫度、較貧瘠的土壤和乾旱。印度也有本地的甘蔗:細桿甘蔗(S.barberi)。這些甘蔗和一些早期比較野生的甘蔗之間發生過雜交,不過雜交是怎麼發生的,植物學還沒有定論。我們知道的是,雜交種四處傳播,在歐亞兩洲比較溫暖的氣候裡蓬勃生長。到了15世紀,歐洲人已經培育出一種韌堅、強健而且非常甜的甘蔗,可以帶著走過香料貿易之路。葡萄牙人把這種甘蔗帶到加納利群島(Canary Islands)和西非,哥倫布則帶到了加勒比海。

竹蔗也是臺灣種植已久的品種,臺灣在20世紀初引進原產於新幾內亞的紅甘蔗(Badila),後為製糖改良的白甘蔗擁有紅甘蔗和印度蔗的血緣。(圖片來源/豐年社歷史照片)

這種甘蔗來到新世界,除了帶給我們蘭姆酒,也帶給我們另一件事──奴役。16世紀初期,歐洲的商船就航向西非,再從那裡航向加勒比海的甘蔗園,將奴隸帶給他們的貿易夥伴,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一章。

在甘蔗田裡工作毫無喜悅可言,炙熱的高溫裡,必須用大刀砍下甘蔗,在強大的石磨裡壓榨,然後放入炙熱的鍋裡熬煮。讓人做這些事的唯一辦法是綁架他們,威脅他們工作,否則就會沒命──當時的情況正是這樣。一些歐洲人和早期的美國人憎惡奴隸制度,例如英國的廢奴主義者拒絕在茶裡加糖,以抗議糖生產的方式。不過幾乎沒有人拒喝蘭姆酒。

甘蔗植物學

甘蔗乍看之下是普通的植物,只是又高又甜的草而已。不過仔細看看,不難發現一根甘蔗桿裡有不少玄機。地上冒出來的甘蔗被節區分成一段段節間。每個節都有「根始原細胞」(特定的狀況下會變成根的組織),還有一個芽,隨時準備長成莖和葉。這些蓄勢待發的小群組織正是甘蔗如此容易繁殖的原因。

把一段節間帶著節的甘蔗埋到土裡(這樣一段甘蔗稱之為蔗苗〔sett〕),就會冒出「種根」(sett root),提供暫時的營養,之後生出更永久的「苗根」(shoot root)來固定甘蔗,讓這段甘蔗活下去。之後冒出芽,成為新的一株甘蔗。

甘蔗的節可以發根出芽,是相對容易傳播的作物。(圖片來源/Thamizhpparithi Maa@Commons CC BY-SA 4.0)

甘蔗莖是由一層層同心圓組成,和樹幹類似。外層是堅硬的蠟質外皮,防止植株的水分散失。外皮可能是黃色(生長中的幼嫩甘蔗),或是綠色(開始有葉綠素之後)。紅色和藍色的花青素(這種植物色素在甘蔗會保護植株不受強烈的陽光傷害)可能讓莖部變成鮮豔的紫色或酒紅色。

有些品種甚至會像棒棒糖一樣有條紋。莖部的中央是柔軟的海綿狀植物組織,可以從根向上輸送水分,並且把糖分從葉子往下運送。這就是魔法之所在。每個節間都各別成熟,因此最接近地面的節間直到盡可能儲存最多蔗糖的時候,才算成熟。上面的那一節間糖分較少,以此類推。理想的情況是溫暖漫長的生長季,陽光充足,濕度高。在這樣的環境下,甘蔗會快速抽長,充滿糖分,甘蔗農稱之為黃金生長期。那段時間結束後,將甘蔗從盡量接近地表的地方砍下,以得到蔗糖濃度最高的節間。

如果沒砍下來,甘蔗桿就會開花,產生羽狀的花穗,有時稱之為「箭」(arrow),高度遠高於葉子,以便風力傳播。這就是甘蔗花粉傳播的方式。每個花穗上有幾千朵細小的花,每朵花都能產生一小粒種子。不過在甘蔗園裡,甘蔗在繁殖之前就會被砍下,並且將蔗苗埋在土裡,培育下一世代的甘蔗。

砂糖在過去曾是高值商品,卻也與近代的殖民歷史乃至奴隸制度息息相關。圖為18世紀英國畫家William Clark描繪殖民地安地卡島的早期糖廠。(圖片來源/大英圖書館 CC0)
製糖是臺灣最早的工業化產業,雖然日治時期沒有「奴隸」,但蔗農和糖廠衝突極大,曾引發全島規模的農民抗爭運動「二林事件」。

製造蘭姆酒

甘蔗銳利的葉子會割傷甘蔗工的皮膚,即使沒有這些葉子,要劈砍著進入甘蔗田也不容易。甘蔗田裡住了蛇、鼠、又大又肥的蜈蚣和螫人的大黃蜂,給人另一種討厭的驚喜。有個解決辦法是在收割前放火燒過甘蔗田,把害蟲害獸趕出去,同時清除大部分的植物。今日有些甘蔗田仍採用這種方式,就算是使用重機具採收甘蔗的現代化農場也會這麼做。

甘蔗採收之後很容易腐壞,必須在細菌開始吃蔗糖、搶走製糖廠產品前快速送進壓榨廠。因此甘蔗一砍下來就要剖開、壓榨、取出甘蔗汁。在法屬加勒比群島的馬丁尼克島(Martinique),新鮮的甘蔗汁會直接發酵、蒸餾,做成鄉土蘭姆酒(rhum agricole;也稱為法式蘭姆酒、農業型蘭姆酒)。在巴西,新鮮的甘蔗汁會做成巴西國酒cachaç’a(發音近似「卡莎薩」)。不過我們所知的蘭姆酒大多來自糖蜜,而不是甘蔗汁。

法屬瓜地洛普的鄉土蘭姆酒。蒸餾酒的酒體顏色來自木桶陳釀或食用焦糖,不利用木桶陳釀的未調色烈酒通常保持透明。飲酒過量有害健康。(圖片來源/Filo gèn’@Commons CC BY-SA 4.0)

在甘蔗園裡,蘭姆是工人的廉價飲料,而非上好的輸出品。這些甘蔗園的主人喝的大概是波特酒或白蘭地,不是蘭姆酒(農傳媒編按:一說蘭姆酒起源是早期歐洲殖民者不易取得波特酒、白蘭地這些歐洲生產的烈酒,不得不就地取材開發替代品)。

糖與酒甚至引發革命

最先到達新英格蘭的拓荒者因為缺乏簡單方便的釀酒辦法,於是從加勒比海進口糖蜜,製成蘭姆酒。但那是走投無路的對策,之後則是反抗的表現。

1733 年的蜜糖法案(Molasses Act)是英國對法國糖蜜收取沉重的進口稅,強迫殖民地買英國糖蜜而不用法國貨的策略。這樣的稅法卻讓拓荒者的憤怒火上加油,引發了美國革命。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在1818年給朋友威廉.都鐸(William Tudor)的信中寫道,「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羞於承認糖蜜是美國獨立的重要因素。許多重大的事件都發根於更微不足道的原因。」

種植甘蔗也成了美國的工業。現在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納州、德州和夏威夷共種植了90萬畝的甘蔗。不過大部分的蘭姆酒仍然來自加勒比海地區。一部分是因為歷史的偶然──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蒸餾酒廠必然與建在甘蔗最初種植的地方。

現在全球從迦勒比海地區、中美諸國、美國、菲律賓乃至臺灣等國都有生產蘭姆酒;即使同樣是蘭姆酒,風味仍會因產地等因素而有差異。(圖片來源/Photo by C D-X on Unsplash
  • 蔗渣:甘蔗桿榨出甘蔗汁後的殘渣。用作燃料、畜牲的飼料、建材和可堆肥包材。

製糖的過程是將甘蔗汁過濾、純化,之後加熱讓糖結晶。殘餘的物質是一種味道濃郁的深色糖漿:糖蜜。如果要做成蘭姆酒,糖蜜就會摻入水和酵母,加以發酵,形成酒精濃度5∼9%的飲料。接著進行蒸餾,從前用的是簡單的罐式蒸餾器,現在則是複雜的柱式蒸餾器。

蔗渣的去化到了現代化糖廠仍是相當重要的課題,「臺灣循環經濟獎」因此曾頒給開發全蔗利用加值化的台糖公司。(圖片來源/台糖提供)

甘蔗烈酒指南

❖AGUARDIENTE:

西班牙文中用來通稱清澈的中性烈酒或白蘭地。在許多拉丁美洲國家,這是指甘蔗為基底的烈酒。

❖巴達維亞亞力酒/BATAVIA ARRACK:

高酒精濃度(50%)的印尼烈酒,蒸餾的材料是甘蔗和發酵紅米。經典調酒酒譜裡的關鍵成分。

❖卡莎薩巴西甘蔗酒/CACHAÇA:

經典熱帶調酒卡琵琳娜(Caipirinha)的主要成分(其他的成分是糖和萊姆汁)。這種巴西烈酒是用新鮮的甘蔗汁蒸餾而成。

不同品牌的卡莎薩酒。(圖片來源/Tom Tom@German Wikipedia CC BY-SA 3.0

❖恰蘭達/CHARANDA:

墨西哥烈酒,通常稱為「墨西哥蘭姆酒」。

❖來康哈里的皇家甘蔗酒/LAKANG HARI IMPERIAL BASI:

菲律賓以甘蔗為基底的酒。

❖蘭姆雞尾酒/PUNCH AU RHUM:

蘭姆酒為基底的法國利口酒。

❖鄉土蘭姆酒/RHUM AGRICOLE:

法屬西印度群島的蘭姆酒,使用的不是糖蜜,是以甘蔗汁蒸餾而成。

❖蘭姆酒/RUM:

發酵甘蔗汁、糖漿、糖蜜或其他甘蔗副產物蒸餾成的酒,蒸餾到酒精濃度最多80%,裝瓶時的酒精濃度不超過40%。

❖調合蘭姆酒/RUM-VERSCHNITT:

德國酒,以蘭姆酒和其他酒混合而成。

❖甘蔗或蜜糖的烈酒或伏特加:

用甘蔗蒸餾的清澈、中性、酒精濃度高的烈酒通稱。

❖絲絨法勒南/VELVET FALERNUM:

以蘭姆酒為基底的甜利口酒,用檸檬、杏仁、丁香和其他香料調味,是像邁泰這種熱帶調酒的關鍵基酒。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醉人植物博覽會》
香蕉、椰棗、蘆薈、番紅花……如何成為製酒原料,釀造啜飲歷史

作者:艾米・史都華

翻譯:周沛郁

出版: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文經農傳媒編輯,節錄自《醉人植物博覽會:香蕉、椰棗、蘆薈、番紅花……如何成為製酒原料,釀造啜飲歷史》,完整原文請見原書。圖片及由農傳媒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