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興居裡的書痴囡仔 嘛是以後雄心闊莽莽的少年家

「少年啊,要胸懷大志!」典出日本札幌農學校首任副校長克拉克博士的名言「Boys, be ambitious」,臺語可翻譯成「少年家,愛雄心闊莽莽(hiông-sim khuah-bóng-bóng)」。(圖片來源/國史館)

文/江昺崙,陳慧萍

大正12年(1923年)一月十五日, 農曆壬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北臺灣一個靠山面海的小村莊「埔頭坑」,有一個小男孩誕生了,他的名字叫做李登輝。

李家上下一陣忙碌, 歡喜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沒人想得到,這個小男孩有一天會成為享譽國際的農經學者,還成為改變這個國家命運的領導人。

「埔頭坑」位於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李登輝的祖父李財生在街上經營雜貨店,也擔任埔頭坑的保正。李家祖輩原本在山上種茶,累積一點財富後,陸續買下一些土地,成為小地主,放租給佃農。李登輝誕生時,父親李金龍在淡水郡擔任刑事警察。

佃農身影啟蒙,關懷農民與土地的起點

李金龍一家因為職務調動的關係,經常搬家,李登輝小時候跟著父母四處移居,讀過淡水、汐止與南港等地的公學校。直到父親從警員工作退職,回到故鄉的三芝水利組合上班,李登輝才跟著搬回祖厝,也就是後來的源興居。

「源興居」位於新北市三芝區,舊稱王厝營,主體建築為傳統式閩南三合院。(圖片來源/中央社)

李登輝有一位大他兩歲的哥哥,名叫李登欽,從小住在三芝陪伴阿公阿嬤,兄弟倆分隔兩地,久久才見一次面。由於經常搬家轉學,加上哥哥不在身邊,李登輝的童年顯得有些寂寞,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安靜地看書、畫畫,獨自思考各種事情。也因為如此,李登輝培養了十分獨立與沈穩的性格,對於周遭的人物環境,也有著更為細膩的觀察。

李登輝在著作《臺灣的主張》裡,如此回憶起他安靜的童年:

我所喜歡的是對自我內在世界的探索。閒暇時,總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書,或望著窗外的雨景,獨自素描。一直到今天,油畫、水彩畫、版畫,都還是我最大的興趣。

當時李登輝的家庭環境稱得上富裕,阿公留給父親十幾甲的土地,全部放租給佃農耕種。由於土地租約每年會重新安排,李登輝小時候經常看到家裡的佃農,帶著雞、鴨等禮物來拜託父親,希望明年可以繼續把土地租給他們耕種。貧苦的佃農們擔心失去維生的土地,往往低聲下氣前來拜託:「請繼續把土地租給我吧!」有時候李登輝的父親會面露難色,沒有答應,佃農們只好轉向母親,聲淚俱下地苦苦哀求。

年少的李登輝看到這一幕,受到極大的震撼,心裡頭「總覺得有點不對」。他默默思考著農村裡佃農困苦的處境,覺得這樣的制度並不公平,很希望能為農民做點什麼。日後他受訪的時候,經常會談到這一段小時候的記憶,這是他終其一生,關懷臺灣農民與土地的起點。

百科全書打底,書痴囡仔成不懈讀書家

李登輝從小愛書成痴,這與他經常搬家轉學有關,光是6年的公學校(臺灣人子弟就讀的小學)期間,他就換了4間學校,等於剛交了朋友就又要搬家。「沒有朋友,只好讀書啦!」

2011年,李登輝接受《財訊》邀請,與導演吳念真對談時指出,一開始他看的是小說、雜誌、《少年俱樂部》之類的書,有次在公學校校外旅行的前一天,他央求父親給他4塊錢,讓他趁著到臺北的時候,購買一本兒童百科全書。那個時候4圓是一筆很大的數目[1],李金龍聽到這個要求,責怪李登輝怎麼不早點講,只有一天要去哪裡找這筆錢? 但是隔天一大早,李登輝已經出門,在廟口等待交通車,當時天空下著雨,李金龍竟然撐著傘出現,默默把4圓塞到李登輝手中,說幾句話就離開了。

李登輝深受感動,買下了百科全書之後,認真把整本書看完,這是他真正讀書的開始。李登輝回憶:「那本讀完喔! 好像全世界的事情都知道了!」他深刻體會到,讀書會讓人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要了解世事,不僅要掌握知識,還要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才能產生智慧。此後他終身手不釋卷,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少年李登輝是出了名的勤學,他曾經插班就讀淡水中學校,在校期間焚膏繼晷、日夜讀書。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就自動去清理學校廁所,想要透過苦行來鍛鍊自己的精神;晚上住在宿舍裡面,因為房間裡的電燈有管制,所以李登輝只好拿著書到廁所利用昏暗的燈光讀書。舍監經常到廁所來趕他,久了之後,連舍監自己也覺得很煩,便向校方反應,於是學校就特別開了一間自修教室給學生在晚上讀書。

後來李登輝在日夜勤修之下,於1941年跳級考上臺北高等學校[2],創下淡水中學校第一位考入臺北高校的紀錄。李登輝當時報考文科甲組(主修英語、副修德語),該班37名新生中,只有5名是臺灣人,可見升學競爭之激烈。高等學校多數教師出身東京帝國大學,以精英教育聞名,非常重視學生的外語學習及人文素養,在歷史教師鹽見薰等師長的引導下,李登輝廣泛涉獵文史哲各方面的書籍,不僅如海綿般大量吸收知識,也鍛鍊他一生做學問的態度與方法,這段時期的學思歷程,為他未來立身處事乃至從政道路上,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延伸閱讀


[1] 1934年的物價,訂1個月份的報紙約1圓左右。

[2] 臺北高校為日本時代臺灣中學的最高學府,高校畢業生可以直升臺北帝國大學,更有許多畢業生考取日本的一流大學。當時每年考上臺北高校的臺灣人,大約才30人左右,可說是「精英中的精英」。戰後臺北高校的現址,改作臺北高中及省立師範學院的校舍,後來經過多次改制後,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

作者:江昺崙,陳慧萍

出版:財團法人豐年社附設出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