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咖啡
桃園作為北臺灣的農業重鎮,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桃園的農業發展策略上是以「小而美和小而強」為主,不少優質特色農產品,如桃園三號米、桃映紅茶、東方美人茶及拉拉山水蜜桃等深受消費者喜愛;而除了穩居北臺灣第一的畜牧產業,近年觀光農遊發展也非常亮眼。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7日預告修正「陶斯松為禁用農藥」,全面禁用時程從原來的115年1月1日,提前至113年4月1日,即陶斯松產品只能用到113年3月31日止。香蕉等4種農作物相關蟲害目前仍缺乏合適的替代藥劑,農委會各場試已著手試驗,找出可用的替代藥劑或其他防治方法供農民使用。
國產咖啡品質好,種植面積也愈來愈多,為了提升國產咖啡產業競爭力和產業成長,農委會輔導咖啡農友及產業團體於今(14)日成立「臺灣咖啡產業策略聯盟」。國內知名咖啡連鎖通路業者「路易莎咖啡」當場與咖啡產業策略聯盟簽訂合作備忘錄,將由聯盟統籌旗下生產者優質生產者,供應路易莎1,200公斤國產咖啡豆。
曾任國宴御廚的雷議宗推薦,將鳳梨釋迦沾咖啡粉,像芭樂沾梅子粉一樣吃,可以讓咖啡味覺基調的苦、酸、澀與鳳梨釋迦的甜味平衡,拉出鳳梨釋迦的香氣與柔滑感,帶給味覺口感上豐富的層次感。
拿起一袋咖啡,它描繪了一個種植者的幻想世界,以土地之名的方式呈現給咖啡飲用者;種植園的名稱、所有者的名字、一塊土地的位置、它的海拔高度、它的顯著特徵──彷彿袋子裡的咖啡只是來自產地的簡單產物,不受外界的歷史影響,也不存在如何讓人們工作的問題。
以區塊鏈加密技術所打造的「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 NFT),是數位虛擬世界一種資產形式,嘉義阿里山鄉樂野村「鄒築園」負責人方政倫是國內咖啡豆評鑑競賽常勝軍,今年更在台灣咖啡研究室媒合下,攜手提供區塊鏈應用服務的奧丁丁集團,推出首支臺灣咖啡主題的NFT。
臺灣精品咖啡登陸日本市場,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今年推動咖啡外銷,日前成功將臺灣13家精品咖啡豆上架到全日本包括東京、北海道、近畿、沖繩、關東、四國共40間咖啡廳,平均每家採購生豆約15公斤。
國產咖啡豆近年異軍突起,但種植的都是適合在中高海拔生長的品種,栽培面積受限,農試所推出臺灣第一個本土育成的咖啡品種「台農1號」,低海拔種植已可取得高品質的原豆,沖泡出精品等級咖啡,不僅不挑海拔,且從北到南都能種植,產量也較現有品種多出2成,希望逐漸取代舊有品種,提升臺灣咖啡品質。
由台灣咖啡協會、台灣咖啡研究室與國際卓越咖啡聯盟(ACE)合作舉辦的首屆「2021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
結果出爐,嘉義卓武山咖啡農場的日曬藝伎(Geisha)咖啡豆拍出每磅500.5美金(約新臺幣約1.4萬元)的最高價格。得標之一的臺灣圓石咖啡表示,「很值得」。
臺灣人愛喝咖啡,更重要的是,擁有足以媲美國際的優良國產咖啡。提起臺灣咖啡,一般印象不外乎來自古坑或阿里山,其實中部的東勢、石岡、新社等咖啡新興產區,皆展現優異成績,讓更多人看見中部咖啡農的努力及山城農業發展的多元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