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農委會
農業部111、112年委託中央畜產會專案進口雞蛋引發爭議,監察院去年10月啟動「專案進口雞蛋案」調查,今(30)日調查完畢,提出5項糾正、6項檢討改善意見,針對畜產會在超思公司未設立登記前,即與超思合作雞蛋採購;畜產會核付亮采生物科技公司蛋款金額是「到岸價格」2倍等情事,已分別移送檢調單位及財政部查處。
農業部部長陳吉仲今(19)日傍晚召開記者會,完整說明雞蛋進口政策後,隨即透過臉書宣布「我決定請辭。」農業部8月1日掛牌,陳吉仲因為雞蛋爭議請辭,任期50天。中央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稍後也同時請辭,他在臉書上表示,「美好的一仗,我們一起挺過!」前行政院長蘇貞昌隨後也在臉書發文,感謝陳吉仲的付出。
自1988年520農民運動後35年,農業部終告成立,農業部補助財團法人豐年社執行「農為國本紀錄計畫」,編成《農為國本——農業部成立紀念專刊》。農為國本,立部厚生,這一步,經歷了35年,這一部,承載了臺灣農業的希望和願景。
農委會將於2023年8月1日正式掛牌升格為農業部,《豐年》邀請了七位產學界人士分享他們的看法: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英國牛津大學植物科學系博士黃裕銘、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退休轉兼任教師林如森、中華民國鵪鶉協會秘書長商毓銘、臺南市鹽水區農會總幹事邱子軒、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燕容、彰化縣和美鎮農會家政指導員謝佳純。不論學界、產業界對於此事都有共同的祝福,也各自帶來不同的期許。
臺灣位處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農田雜草生長快速,多以翻耕、機械割刈或施用除草劑等方式清除雜草,對農友而言,雜草管理是繁重的負擔。菊科植物金腰箭舅具低矮匍匐、生長迅速,且自播性佳、耐蔭等優點,可解決農田雜草問題,且經臺東場長期觀察及試驗發現,其許多特性非常具有發展潛力,可望成為在各式環境上作為搭配應用的眾多地被作物之一。
2016年開始的新農業政策,其中包括建立三保一金與四大農民福利體系、農田水利會改革、撲滅口蹄疫、推動畜產業轉型、移除遠洋漁業的黃牌警告、提升農產品品質、推動食農教育、擴大推動綠色環境給付、提升到底產業競爭力與國產雜糧供給、強化產銷體系、推動農業省工機械化、降低農產品出口的單一市場風險、推動綠色照顧、提升農家所得等,期望臺灣農業能越來越好。
臺灣農業的行政體系始於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設立了殖產部、米穀局等單位。1948年,美國與中華民國合作成立農復會,推動數項土地改革政策,其中也包括創辦農業雜誌《豐年》。1979年,改組為農發會承接其業務。1984年,農發會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為農委會。2023年,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為因應未來農業挑戰,加入社區營造、永續經營、動物保護等觀念,以期可以與時俱進,帶領臺灣農業更加進步。
1951年7月15日,《豐年》雜誌發行創刊號,至本期已滿73年,在這漫長歲月當中,見證了臺灣農業的發展,與主管機關體制的流變,從當年一手催生《豐年》的農復會,到今(2023)年8月1日將正式掛牌上路的農業部,豐年社73週年慶的時刻,再次紀錄臺灣農業史的重大里程碑。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今(26)日召開股東大會,改選董監事,順利選出新任董事23席、監察人3席,並接續召開第14屆董監事第一次會議,但農委會考量臺北市政府及中華民國農會代表欲「贏者全拿」、攬下7席常務董事席次,有違過去依股權比例推舉常董慣例,偕同青果社代表退席抗議。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今(1)日晚間於華府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由我駐美代表蕭美琴大使與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代表雙方完成簽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日受訪表示,第二輪談判涉及農業議題,農委會將透過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OTN)與美方交換意見,爭取更多臺灣農產品外銷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