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顧農業三生 運用科技創新加值 「新農業政策」施政亮點

三保一金福利政策將「傷害給付」和「職業病」納入農民職災保險給付範圍,也開辦高接梨、釋迦等不同作物保單。

三保一金福利政策將「傷害給付」和「職業病」納入農民職災保險給付範圍,也開辦高接梨、釋迦等不同作物保單。(攝影/黃毛)

整理/編輯部 圖片提供/豐年社

壹、建立三保一金 四大農民福利體系

一、精進農民健康保險

擴大農保納保對象:農保原加保對象為年滿15歲以上農民、未領取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付者,而為讓每位實際從農者都可加入農保,採「人、地脫鉤」及法規調適,現以口頭約定方式使用他人農地的農業生產工作者、非屬固定農作型態的蜂農、使用河川公地的農民,都已可加入農保。截至2023年5月全臺共計有93.8萬人參加農民健康保險,以蜂農身分加保者222人,持河川公地加保者1,380人,實耕者身分加保者370人,退伍青農加保者145人。至2023年5月底,計有2,117人受惠。

提升農民福祉:行政院於2023年2月8日公布《農民健康保險條例》修正案,調升農保月投保金額為2萬400元,並使農保生育給付由2萬400元提高為6萬1千200元;喪葬津貼由15萬3千元增加為30萬6千元,以鼓勵農民生育及減輕支付喪葬費用的負擔。

二、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2018年6月公布修正《農民健康保險條例》,第一階段試辦「職業傷害」,除擴大納保對象,讓已領取其他社會保險老年給付的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指軍、公、教、勞退休人員)、外籍配偶、大陸配偶、農業零工亦可加保,新增「增給傷害給付」選項,讓農民發生保險事故時可獲得2倍的給付金額保障。

第二階段自2021年9月10日起將「職業病」納入農民職災保險給付範圍,給付項目與職業傷害相同,讓農民職業安全保障範圍更完整。至2023年5月止,已有逾32.6萬人投保,投保率34.80%,給付逾1萬7千件,給付總金額3億6百萬元。

三、擴大推動農業保險

為協助農民分散經營風險,農委會自2017年起擴大推動農業保險,迄今已開辦梨、釋迦、水稻、養殖水產及香蕉等27種品項、42張保單,且因應不同作物生長特性及農業政策需求,推出不同類型保單,包括實損實賠、區域收穫、氣象參數、政策連結及收入保障等五大類型。

至2023年6月底止,累計投保近54萬9千件、882億元、總投保面積50.5萬公頃,總理賠件數3萬9千件、總理賠金額22億4千萬元,有效填補農民遭受的災損;投保率亦由0.93%成長至52%,投保成效逐年增長,保險覆蓋率達52%。

另《農業保險法》及其補助等辦法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擴大農業保險範圍,將天災、疫病、市場風險納入,持續提供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保費補助,並成立農業保險基金,逐年編至100億元,讓農民務農不再看天吃飯。

四、開辦農民退休儲金制度

為讓農民退休後,享有適當生活水準的保障,政府以老年農民福利津貼為基礎,進一步建構農民退休儲金制度,於2021年1月1日施行《農民退休儲金條例》,設立農民退休儲金個人專戶,由農民與政府共同按月提繳至該個人專戶,農民年滿65歲時,可依個人專戶累積的本金及收益,按月請領退休儲金。截至2023年5月提繳農民退休儲金(含已領或停繳)的受益人數約10萬人,覆蓋率約27%,透過健全的福利制度,讓從農更有保障,吸引青年返鄉從農,為在地農業注入新活水。

貳、農田水利會改革及擴大灌溉服務

為因應社會環境轉變、氣候變遷等挑戰,農田水利會於2020年10月1日由公法人改制納入公務機關成立農田水利署(簡稱農水署),改制後其資產成立農田水利事業作業基金,專款專用於農田水利事業,由政府統籌規劃水利建設及管理農業水資源,即時處理乾旱及水患事件,以符國家整體最大公共利益。同時以一致作業處理灌溉水汙染案件,保護灌溉水質,確保全國人民食用農產品安全,並盤點全國有限水資源,打破原各水利會區域限制,提高灌區內水資源利用效率,節省作為灌區外適作農地的灌溉水源,使灌區內外農民均能得到公平對待。

一、強化水圳清疏與水質保護

在灌溉用水部分,2021年臺灣面臨百年大旱,經政府有效調度水源下,仍順利完成全臺23萬6千公頃農田的供灌並順利收成,其餘配合支援民生用水的7萬4千公頃停灌農地,超過9成農民在1個月內即拿到停灌補償,較以往水利會發放停灌補償金長達6個月,改制後的行政效率,普遍讓農民讚許。

在水利防災部分,改制後保有水利小組長、掌水工制度,協助農水署各管理處視水圳、協調用水分配等事務,於汛期前透過圳路清淤、閘門檢查工作,確保水路通暢及設施功能正常,並經公開招標、簽訂開口合約,遇有水圳需用機具進行清疏工作時,可隨時請廠商前往處理。2022年清淤量達8萬5千立方公尺,較改制前年度清淤量7萬立方公尺,高出21%。針對灌溉水質保護,經農田水利法賦予農水署執行灌溉水質稽查、裁罰的公權力後,已建立灌溉水質法制管理架構,並辦理水質實驗室國際認證,確保檢驗結果公信力,未來將持續與中央、地方機關進行跨域合作主動稽查,積極杜絕灌溉水汙染。

農水署積極推動南投大坪頂地區的擴大灌溉服務,解決在地百香果農的缺水之苦。(攝影/黃毛)
掌水工平時負責清理灌溉圳路、開關水門配水,旱季時則會加強節水管理。(攝影/王士豪)

二、使灌區外農民陸續享有灌溉服務

在水利會時期,臺灣有一半農田沒有辦法享受到灌溉服務,改制後,農水署針對灌區外37萬公頃適作農地,逐步擴大灌溉服務,透過四階段:(一)源取得強化、蓄水設施新建;(二)輸水設施設置,順利輸送水至田間;(三)提高管路灌溉普及率,(四)納入灌溉事業區域範圍等多元化推動模式,已陸續興辦27處農田水利建設,提供3.2萬公頃農田穩定的灌溉用水,讓4萬多位農民不再飽嘗缺水之苦,預計擴大灌溉面積將於2024年擴增至8.8萬公頃。

以全臺最大百香果產區南投大坪頂地區為例,過去受地形地勢影響,長期存在水源不足情形,致使農民需至他處買水或集資鑿井,生產成本高昂。農水署以「把水留住,灌溉大地」為願景,投入經費4.7億元,引入關刀溪、九仙溪水源,辦理6萬噸蓄水池興建和全區輸水隧道、灌溉水路及農田排水路等管線布設,在豐水期把原將流入大海的溪水蓄留下來,在枯水期時拿出來供農民灌溉使用,讓每一區的農田都有水可用,解決三代人用水之苦,整體農作更有效率,有穩定的生產條件,農民安心從農,農業永續經營,也創造青農返鄉、留鄉打拚的吸力。

農水署整合跨部門資源,處理日益複雜困難的農田水利水源規劃、調度、水質、防災、應變等課題,積極服務農民用水需求,未來將持續深化改革,回應各界期待。

參、歷時24年成功撲滅口蹄疫 畜產轉型升級

一、口蹄疫除名,臺灣豬外銷展願景

回顧口蹄疫爆發前,臺灣豬肉出口排名世界第二。1997年3月臺灣爆發大規模口蹄疫疫情,當年度撲殺共385萬頭豬隻,豬價暴跌,更喪失豬肉外銷市場,整體相關產業經濟損失高達新臺幣1,700億元以上,國內總生產毛額因而降低千分之四,造成產業極大衝擊,也讓許多豬農、公司破產。為達成撲滅口蹄疫目標,農委會依據蔡英文總統新農業政策,於2016年6月組成口蹄疫拔針作戰小組,全力執行撲滅口蹄疫工作。2017年5月臺澎馬首先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The International Office of Epizootics,OIE,現改稱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WOAH)認定為施打疫苗非疫區,隔年金門也獲得認定。2018年7月臺澎馬停止注射口蹄疫疫苗,經嚴密監測滿1年皆未發現口蹄疫病毒活動,即於2019年7月向OIE提出臺澎馬拔針的申請,終於2020年6月由OIE宣布臺灣改列為口蹄疫不施打疫苗非疫區。

口蹄疫、非洲豬瘟、傳統豬瘟是豬隻最主要的三大傳染病,亦是影響各國養豬產業進出口貿易的三大障礙,臺灣除了口蹄疫拔針成功,農委會同時阻絕非洲豬瘟入侵,並持續朝傳統豬瘟拔針非疫區的目標邁進。在非洲豬瘟部分,2018年全球爆發非洲豬瘟,於當年8月傳至中國,迄今亞洲17國已淪陷,唯獨臺灣與日本仍是少數將病毒擋在國門外的非疫區。

在傳統豬瘟部分,臺灣經過兩年落實全面疫苗注射、環境監控及產業風險溝通後,農委會已宣布2023年元旦起傳統豬瘟疫苗分兩期停打,第一期是1月1日起本島、澎湖、馬祖、金門地區肉豬停打傳統豬瘟疫苗,第二期是7月1日起種豬全面停打疫苗,同時密切進行傳統豬瘟疫情的監控。如果順利不再有疫情發生,臺灣將於2024年7月向WOAH申請豬瘟非疫區。屆時臺灣若能成功符合全球極少數口蹄疫、非洲豬瘟、傳統豬瘟三大疫病的非疫區國家,臺灣畜牧業的疫病防治經驗將成為國際重要典範,並讓臺灣豬肉製品外銷再跨出穩健一步。

1997年臺灣爆發口蹄疫,數以萬計的豬隻病死,國軍參與死豬焚化、掩埋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圖片提供/防檢局)
農委會近年推動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計畫,打開臺灣豬輸銷各國的海外市場。(攝影/林韋言)

二、8大輔導策略全方位打造養豬國家隊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新興動物疫情的外在環境挑戰,及區域經濟整合、貿易自由化等衝擊,行政院編列128.3億元養豬產業百億基金,自2021~2024年推動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計畫,8大輔導策略包括保障豬農收益穩定產銷、補助豬隻死亡強制保險保費、策略性拓銷出口臺灣豬、推動屠宰場現代化及肉品冷鏈升級、輔導養豬場現代化轉型升級、加強國內章Q豬肉產品檢驗與查核、鼓勵業者標示並使用國產畜產品、多元整合行銷養豬產業,期能結合產官學研能量,提高生產效能、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經營環境、強化外銷布局及產業鏈加值,提升臺灣養豬產業的體質和永續競爭力。

肆、解除遠洋漁業黃牌警告 提升臺灣漁業形象

一、獲歐盟認同,保住400億漁業產值

臺灣遠洋漁業自2015年10月1日遭歐盟舉黃牌警告,列入「打擊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IUU)漁業不合作國家」名單後,臺灣與歐盟在「法律架構」、「監控、控制及偵查(MCS)」、「水產品可追溯性」及「國際合作」等四個面向歷經3年多諮商及積極推動改善措施,2019年6月27日終獲歐盟執委會決議,臺灣自歐盟打擊IUU漁業黃牌名單移除,雙方並同意成立臺歐盟打擊IUU漁業工作小組,持續就打擊IUU漁業深化合作,以確保漁獲物是合法捕撈並具可追溯性。

臺灣為漁業大國,遠洋漁船作業水域遍及世界三大洋,年產值約400億元,周邊產業發展影響更超過千億元,臺灣正式脫離黃牌警告,意味過去貿易商擔心採購臺灣漁獲物後,臺灣若因接著被祭出紅牌,導致漁獲無法輸銷歐盟的疑慮正式解除,臺灣漁業管理機制及漁民合法生產的水產品,已獲得歐盟認同,國際貿易商可安心採購臺灣水產品,使臺灣漁產外銷更順暢。

臺灣自歐盟打擊IUU漁業黃牌名單移除後,持續推動提升外籍漁工權益保障的相關規範。(攝影/謝佩穎)

二、四面向改善措施,提升臺灣漁業形象

為全面強化臺灣漁業管理制度,針對歐盟關切的四大面向,行政院特別成立跨部會打擊IUU漁業專案小組,整合外交部、法務部、交通部、經濟部、財政部、衛生福利部、海洋委員會、勞動部及農業委員會的管理能量並協調各項管理事務,完成制訂「漁業國家管控及檢查計畫(NPCI)」,2016~2024年編列經費53億元,藉由相關部會在整個漁業產業鏈前、中、後端的部署量能,協助船舶安全、海上執法、衛生安全與檢驗、進出口貿易管制、防治IUU犯罪等各層面執行,具體措施如下:

(一)法律架構

完成制定「遠洋漁業條例」、修訂「投資經營非我國籍漁船管理條例」及「漁業法」部分條文,確保有效實施執行修正後的國內法,及加強國際規範管理措施的履行,健全我國法制基礎。

(二)監控、控制及偵查(MCS)

推動遠洋漁船全面裝設電子漁獲回報系統、設立2 4小時漁業監控中心(FMC)全面掌握我國遠洋漁船動態、落實國內及32個國外指定港口轉載及卸魚機制、增聘漁業檢查員於國內外港口執行檢查及公海登檢措施、對非我國籍漁船執行港口國措施、增募海上觀察員提升觀察涵蓋率等,強化我國管理機制。

(三)水產品可追溯性

訂定遠洋漁業相關業者稽核策略計畫、輔導並稽核出口業者確保其採購漁獲物不涉及IUU漁業行為、強化跨部門漁產品文件檢核機制、與重要國際夥伴建立資訊交換機制,完善臺灣漁獲溯源機制並強化可信賴度。

(四)國際合作

完成與我國漁業關聯較高的22個國家之合作安排、強化臺灣漁船確實遵守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RFMOs)規範,以優化我國遵從紀錄,提升國際形象。

溯源水產品QR Code讓消費者選購國內養殖或捕撈水產品時,可透過追溯條碼連結生產資訊。(攝影/梁偉樂)

伍、提升國產農產品品質 開拓多元市場銷路

農委會從2017年擴大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驗證,透過驗證費用補助三分之二、產銷履歷環境補貼每公頃1.5萬元、批發市場設置拍賣專區輔導優先拍賣等方式,至2022年止,全臺共計19家驗證機構,可執行農糧產品、畜禽產品、養殖水產品、林產品驗證,推動驗證面積達82,264公頃,農產品經營者達5,116家,供應333種農漁畜產品。同時透過消費者推廣活動,促進消費者對產銷履歷標章的認識,進而提升消費市場接受度和拉力,2022年每月平均產銷履歷農產品出貨量達2萬5,184公噸。

一、持續推動優良農產品驗證

為提升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水準和附加價值,保障生產者及消費大眾權益,農委會持續推動優良農產品(CAS)驗證。自1989年起推動CAS驗證,於2020年12月25日《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修正施行並公告CAS驗證制度、產品類別及品項,推動第三方認證與國際接軌。CAS標章推行至今已35年,普遍獲得國人認同和信賴,成為國產優良農產品代名詞。

目前經CAS驗證產品類別計有畜禽產品(肉品、蛋品、乳品及羽絨)、農糧產品(果蔬汁、食米、醃漬蔬果、菇蕈產品、釀造食品及生鮮截切蔬果)、水產品、林產品、複合農產品(冷凍食品、即食餐食、冷藏調理食品及點心食品)。2022年計有253家農產品經營者之590大項(6,599細項)產品獲得CAS驗證,產量91萬公噸,產值729億元以上。

二、積極推廣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

農委會自2019年有機農業促進法正式施行後,配合淨零排放等調適策略,持續推動國內有機農業永續發展,辦理有機農業獎勵輔導措施。截至2022年底止,審認通過的驗證機構17 家,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46家,有機友善面積達1萬9,408公頃,受益農友達7,255 戶。另輔導賣場通路設置有機農產品專櫃243處、有機農民市集16處、有機農場電子商店112家;鼓勵餐飲業者超過300家使用國產有機食材;國內21直轄縣(市),3,017所中小學校162萬名學生午餐採用有機食材,每週供應量248公噸以上。另與紐西蘭、澳大利亞、日本、美國、加拿大、印度及巴拉圭等國家簽署雙邊有機同等性協議,透過多元型態擴大有機食材消費,進而帶動有機農業成長。

三、積極貿易談判開拓市場

為開拓臺灣優良農產品的出口市場,農委會積極透過貿易談判來突破檢疫等非關稅貿易障礙,推動成果包括文心蘭切花准入紐西蘭、番石榴准入美國、蜜棗准入韓國、鳳梨准入澳洲、芒果恢復輸銷紐西蘭等,並陸續增加出口規模;積極爭取鳳梨釋迦准入日本、越南市場等。特別針對外銷日本市場,臺灣香蕉、鳳梨、芒果、火龍果的「良好農業規範(TGAP)2020 PLUS」驗證辦法也獲得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認可,順利進軍東京奧運、供應選手村使用。

根據2022年底統計資料,美國躍居臺灣農產品第一大出口國(9.2億美元),其次為日本(8.6億美元),中國大陸則為第三(6.8億美元),外銷日本、韓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新南向國家均有成長。生鮮水果部分,2022年底止,臺灣出口越南(+88.1%)、菲律賓(+180.2%)、印尼(+30.1%)等新興市場金額均顯著成長。未來農委會將採取多元行銷策略及強化加工,以維持農產品價格,同時深化既有市場、開發新興市場,減少對單一市場依賴,繼續為國產農產品品質把關、開拓銷路。

透過產銷履歷(TAP)、優良林產品(CAS)驗證制度,國產木竹材可擁有自己的身份證和更多加工利用空間。(攝影/吳尚鴻)
近年蜂產品也加入產銷履歷驗證制度的行列,消費者只要認明瓶身標章,不必擔心買到摻偽蜂蜜產品。(攝影/梁偉樂)
近年蜂產品也加入產銷履歷驗證制度的行列,消費者只要認明瓶身標章,不必擔心買到摻偽蜂蜜產品。(攝影/梁偉樂)

陸、學校午餐全面採用在地食材 推動食農教育

農委會長期重視學童的飲食健康,在行政院「食安五環」方針下,2017 年起由教育部及農委會共同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政策,鼓勵學校午餐採用具三章一Q標章(示),亦即有機、產銷履歷、臺灣優良農產品等標章或具有溯源農水畜產品追溯條碼(QR Code)標示的食材,以達校園食材溯源目的,是臺灣自1980 年代營養午餐普及以來,首次針對食材使用所做的重大改革。

為讓正值發育階段的學童們能吃得安心、家長放心,落實提升學校午餐食材品質,2021年起推動學校午餐全面使用國產可溯源食材,學校午餐食材安全性及可追溯性再提升;因應食農教育法立法,2022年5月起強化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在地食材,一般學校食材補助調整為每人每餐10元、偏遠地區學校調整為14元,確保全國3千多所國中小學、逾195萬名學童及教職員工吃到國產可溯源農產品,同時深化校園飲食與農業的連結,促進支持在地農業。相關成果如下:

(一)學校午餐使用國產可溯源食材

推動之初採鼓勵、穩健、永續目標推動,105學年度第2 學期(2017)由6個縣市先行試辦(臺中市、臺南市、新竹市、新竹縣、宜蘭縣及臺東縣);106學年度第1學期(2017)擴大試辦,加入本島其餘13個直轄市、縣(市)及澎湖縣;106 學年第2學期(2018)起22個縣市全面實施。

農委會自2017年2月起試辦學校午餐使用三章一Q標章(示)食材,至2023年5月底學校午餐使用三章一Q標章(示)食材覆蓋率為97.99%。在政策引導下,藉由消費驅動生產,增加契作面積提升國產食材自給率,共創強化校園食材安全及提升農民收益的綜效。

(二)輔導生產供應優質安全農漁畜產品,並加強源頭管理

農委會積極輔導生產供應端農友導入各項驗證以及追溯制度,並協助學校、團膳及食材供應業者三章一Q食材媒合採購,於批發市場設立有機、產銷履歷農產品拍賣或交易專區,提供採買單位現貨或預約交易,並輔導農民團體組成供應平臺,確保供貨順暢,同時加強學校生鮮農漁畜產品食材源頭管理與抽驗,於生產源頭及學校末端雙重把關,確保校園食的安全。2023 年統計至6月,三章一Q生鮮蔬果食材檢驗合格率為97.4%,非章Q合格率為95.8%,畜禽食材合格率達99.8%、溯源水產品合格率達100%。

(三)跨部會分工合作,校園食材共同把關

為確保學校午餐食材安全,農委會除針對供應食材的生產源頭輔導安全用藥,並透過跨部會協力推動加強源頭管控、食品查驗及三級管理機制,包含衛福部推動學校午餐半成品及成品查驗,及教育部推動校園餐飲衛生安全三級管理,共同營造安全健康的學校飲食環境。此外,藉由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臺與農委會智慧農業共通平臺三章一Q生產端資訊串接,校園使用可溯源食材資料公開接露,學校驗收食材可即時檢核章Q食材資訊,學校及家長亦可透過食登平臺查閱資料進行監督,全民共同把關。

(四)配合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

為讓偏鄉學童享有同等的飲食照顧、確保午餐費用主要用於食材採購,農委會配合教育部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協助偏鄉學校組成校群方式增加採購經濟規模、設立中央廚房以大帶小、統籌人力運用及智慧送餐管理,提升偏鄉學校午餐食材品質。農委會並透過提高食材補助經費,擴大偏鄉學校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以地產地消原則輔導地方政府與偏鄉學校媒合取得國產可溯源食材,亦輔導農民團體充實優化食材集貨、儲存及運輸設施(備),如冷藏車輛或不插電蓄冷設備等,以降低蔬果運輸過程損腐率保持新鮮度,有效提升前端食材品質,確保三章一Q食材穩定安全供應,開拓偏鄉服務量能。

2022年學校午餐使用章Q標章食材覆蓋率已超過9成,包含使用有機標章、產銷履歷標章、CAS標章的新鮮蔬果。(圖片提供/農糧署)

柒、擴大推動綠色環境給付 確保農業永續經營

有鑑於全球氣候變遷及國際糧食供給變化,為了維護農地有限資源、促進稻米產業升級及確保農業永續經營,農委會農糧署推動「綠色環境給付」,鼓勵農民落實農地農用,達到涵養水源、維繫生態的效果,並支付實質補貼予農民以表達支持與肯定。

一、綠色環境給付是什麼?

2018~2021年農委會將稻穀保價收購與休耕政策調整為「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推動第一期「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獎勵農民種植具備進口替代、外銷主力或重點發展特色的轉作/契作作物,實施「稻作直接給付與公糧保價收購」雙軌並行制,結合有機、友善環境補貼等措施,輔導農友適地適種。

2022年起,為了進一步解決臺灣農業面臨的稻米生產過剩、飼料穀物不足、缺水等問題,農委會接續推動第二期「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從農業環境基本給付、作物獎勵及友善環境補貼等面向著手,搭配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此計畫採堆疊式綜合給付,若農民所管理的農作符合多項獎勵條件,可領受的給付則愈多。藉由綠色環境給付,不僅提高農業生產價值,也促進優良的生長環境,更彰顯農地具備維護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多元價值。

(資料來源/農糧署;製表/豐年雜誌)

二、六大具體措施

(一)農業環境基本給付

針對非都市土地特定農業區與一般農業區的農牧用地且維持農糧作物生產使用者,每年每公頃給付新臺幣1萬元。

(二)鼓勵稻田轉作/契作

獎勵農民在農地種植具進口替代(如非基改黃豆、黑豆)、外銷潛力(如毛豆)及地方特色性質的作物,提升國產糧食供應。

(三)提升飼料用玉米供應量

獎勵特定農業區與一般農業區的農牧用地,種植硬質或青割玉米,提高國產飼料用玉米自給率。

(四)基期年農地稻作四選三

2021年第1期作開始實施,鼓勵稻農於連續4個期作中,至少1個期作辦理轉作/契作、自行復耕(非稻作)或生產環境維護措施(即休耕),每年可調減1萬公頃稻作面積,建立水旱輪作制度以平衡稻米供需。

(五)水資源競用區推動大區輪作

於水資源競用區(石門、上坪堰、明德、鯉魚潭、部分石岡壩及曾文烏山頭等6個水庫)內的灌區土地,採兩年1輪,輪值田區每年第1期作不種植水稻,輔導農民調整耕作模式,減緩區域供水壓力。

(六)產銷履歷、有機及友善給付

推動有機、友善耕作獎勵及產銷履歷環境補貼(每公頃1.5萬~3萬元),促進友善環境耕作,確保農業永續經營。

三、綠色農業護育有成

綠色環境給付帶動臺灣有機及友善農作面積增長,全年兩期作參與面積已逾43萬公頃。截至2022年底,臺灣有機農田的驗證面積為1萬3,545公頃、友善耕作面積則為5,863公頃,合計1萬9,408公頃,覆蓋率達2.47%,相較其他亞太地區國家,臺灣有機農業發展名列前茅。

其中生態服務給付方案自2021年起推動至今,促成友善管理農地面積逾700公頃,成功營造412處野生動植物棲地環境,既保全農業生產地景,亦維護農田的生物多樣性。

捌、提升稻米產業競爭力 增加國產雜糧供給

農委會實施稻穀保價收購政策近50年,長期以來稻米超產,國內糧價無法因應國際糧價調整,加上農地長期連續種稻,削減地力的永續利用。為了提高稻米產業競爭力,降低稻農對公糧收購的依賴性,農委會辦理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獎勵農民將稻田辦理轉作/契作或生產環境維護措施,同時搭配「稻作四選三」、「水資源競用區大區輪作」等措施,提高國產糧食供應之餘,也推出「水稻收入保險」以保障農民所得。

一、實施稻作四選三及大區輪作

2021年起實施稻作四選三措施,同年第2期作開始,於申報時滾動檢核前3期作,至少須1個期作申報其他非種稻措施,當期才能申報繳交公糧,而有機、友善耕作或產銷履歷驗證者,因耕作模式落實環境保護,不在此限。

此外,為了引導易缺水停灌田區轉型為旱作產業,進一步推動水資源競用區大區輪作,降低水情帶來的風險。雖為輪值灌區,仍會持續供灌,農民可自由參加大區輪作。不論是一期作不種稻選擇生產環境維護,還是不種稻轉旱作,農民均可獲得每公頃萬餘元的節水獎勵金,還可搭配綠色環境給付獎勵疊加領取,最高每公頃逾9萬元。唯需注意,同一田區每年僅可辦理一次生產環境維護。

經稻作四選三與大區輪灌政策交互作用,有效減少臺灣稻作面積及產量,造就2022年稻米價格大幅提高,全年溼穀售價每百臺斤(刈)最高逾1,100元,不但創下歷年天價,更打破了糧價長久低迷的局面。

近年兩期作收穫期間全國溼穀價格(資料來源/農糧署;製表/豐年雜誌)
玉米除了用作畜牧動物飼料,也可依品種及栽培方式的不同,發展為農莊特色。(攝影/黃毛)

二、結合轉作/契作以提升國產雜糧供給

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與俄烏戰爭衝擊全球供應鏈,農委會放寬農牧用地條件、鼓勵農民種植有潛力的進口替代作物,如硬質玉米及青割玉米種植者得申領契作獎勵金,亦輔導農友購置相關機械及乾燥倉儲設備,媒合大專業農及農會承租休耕地轉作硬質玉米。

硬質玉米契作種植面積從2021年1.5萬公頃成長至1.9萬公頃,增加4,000公頃,青割玉米亦從0.89萬公頃成長至1.0萬公頃,增加1,100公頃。檢視大豆耕作,藉由「大糧倉計畫」強化產銷鏈結,整合學童營養午餐供應每月增喝1 次豆奶,促使大豆種植面積增加2,400公頃以上,全年達0.41萬公頃。契作高粱方面,農委會積極媒合金門酒廠公司與雜糧集團產區農會,使得高粱的契作種植面積從2021年約157公頃成長至2022年854公頃。

三、水稻收入保險投保率達80%

2022年,農委會開辦水稻收入保險,實際從事稻作生產者均可投保,理賠範圍涵蓋天然災害及非天然災害保障範圍的稻熱病等病蟲害造成的損失。2022年全年度,水稻農民投保件數達25.8萬件,投保面積逾22.1萬公頃,投保率高達86%,獲得農民踴躍支持。

玖、強化農產品產銷體系 推動農業省工機械化

臺灣農業多屬小農經營形態,受制於經營規模小而發展有限。農委會從建立農產品冷鏈體系、農產品初級加工制度及農業省工機械化共三大面向著手,連結生產端與銷售端,打造健全的配套系統,提高臺灣農產品的競爭優勢。

一、建置農產品冷鏈體系

隨著氣候暖化加劇,產銷過程中的冷藏、冷凍保鮮顯得益發重要,全程不中斷的冷鏈系統,有助於減少耗損、增加產量調節彈性。行政院傾注總經費126億元,鉅資建設農、畜、水產品全國冷鏈物流體系,包含以外銷為主的旗艦型物流中心、協助國內產銷調節的區域物流中心,並優化升級現有批發市場,確立農企業及農民團體的產地基礎冷鏈設施。

二、建立農產品初級加工制度

為了有效推動農產品從生產到初級加工的一元化管理制度,2020年《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發布後,農委會積極協助農民申請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提供專業諮詢、教育訓練、試打樣、改善場域及指導經營計畫撰擬等完備輔導措施。

截至今(2023)年5月底,農委會已辦理40小時加工技術及食品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共59場次,培訓了2,629位產銷生力軍。在增進農民的加工專業能力與食品衛生安全知識之餘,也輔導了51家業者取得登記證(含46家農糧類及5家水產類業者),每年採購國產農產品原料平均達3,340公噸,年產值逾2.4億元。

取得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的業者,表示其申請人已通過加工技術與食品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且加工原料為國產溯源、產銷履歷或有機驗證,加工場域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藉由政府與農友通力合作,將農業生產銜接加工加值、串聯販售通路,增益國人飲食安全。

農漁畜產冷鏈推動地圖(資料來源/農委會;製圖/豐年雜誌)
農業冷鏈設置綜覽(資料來源/農委會;製圖/豐年雜誌)

三、推動農業省工機械化

少子化與農村人口高齡化影響了農業生產的人力結構,而農業機具的導入,不僅有效提高種植與採收效率,還可結合農產品冷鏈物流,提升農事工作效率,達到產製儲銷一貫化作業。為了降低投入機械化的門檻,農委會提供農機具補貼予農民,也輔導受補助的大型農機納入「農業機械耕作服務系統」平臺,建置「農機Uber」APP供農友使用。透過資訊化媒合農民與代耕業者,促進農機共享機制,避免加重農民購入機種的經濟負擔。

農委會於2022~2025年間再投入92億元經費,推動「農業省工機械化及設備現代化方案」,除了持續輔導農友購置電動農機,亦於林、漁、畜產業推動自動化、機械化設施,提升作業效率也改善缺工困境,更同步呼應淨零排放的永續願景。

拾、農產品出口持續成長 降低單一市場風險

臺灣農業的強韌實力有目共睹,即使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國片面禁止臺灣部分農漁產品輸入等影響,2021年臺灣農產品外銷金額高達56.7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2022年受部分品項暫停輸中影響,農產品總出口金額雖有下滑,但外銷中國大陸以外國家仍較2021 年微幅成長0.23%,達到45.6 億美元,外銷中國大陸金額占比也從往年23.2%下降至2021年的19.8%,2022年更降為12.9%,其中生鮮冷藏水果輸往中國大陸的占比驟降。此外,2022 年外銷他國增幅為日本11.0%、菲律賓8.6%、印尼7.8%、加拿大5.5%、韓國4.1%。

細探臺灣生鮮冷藏水果出口情況,日本市場占比從2020年9%躍升至50%,成為臺灣最大的水果出口市場。除了鄰近國家,農委會亦積極拓展新興出口市場,諸如菲律賓、印尼等國,同時開拓出口新品項,成功將番石榴銷往美國、蜜棗准入韓國、鳳梨輸入澳洲、芒果銷進紐西蘭;目前正在爭取紅龍果、番石榴、鳳梨釋迦、番茄等水果准入日本。

這些外銷農產品的努力,促使臺灣農產品出口至中國的比例銳減,不僅大幅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也帶動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占比逐漸攀升,有效達成分散傾銷風險的目標,擴大臺灣農產品的能見度。

生鮮冷藏水果出口額占比(以上資料來源/農委會;製圖/豐年雜誌)
臺灣鳳梨品質優良,外銷價格逐年成長,亦獲選為日本茨城笠間市的學校午餐水果。
農產品出口持續成長 美國躍居第一大出口國日本居次中國第三;外銷市場分散有成(2022年)(以上資料來源/農委會;製圖/豐年雜誌)

拾壹、全面推動綠色照顧 實踐零飢餓政策

一、綠色照顧站出來,守護高齡作伙來

為了妥善照顧農村高齡者、導入青壯年人力,2020年起農委會以綠場域、綠飲食、綠療育及綠陪伴為四大主軸,推動農村社區綠色照顧工作,涵蓋文化傳承、飲食營養、心理健康、知識建立、手作課程、運動休閒與友善環境等多元活動,結合農漁會打造綠色照顧站等長照據點,建構綠色照顧服務網絡。

(一)綠場域

融合植栽、環保及友善高齡的場域設計,活化農村社區空間,創造長輩學習交流、餐敘、種植等活動的公共場域。

(二)綠飲食

結合農、漁會家政班專長,利用在地鮮材設計均衡飲食,並和衛生福利部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合作,提供營養諮詢,支援農村長輩的健康管理。

(三)綠療育

運用農漁村在地自然資源與地方特色,以農業療育理念為基礎,搭配綠色照顧種籽師資培訓,為高齡者設計益康活動。利用生理監測及問卷量表等進行活動前後對照,協助長輩舒壓及放鬆。

(四)綠陪伴

進行關懷陪伴服務,運用面對面交流、電話訪談或到府問候,協助長輩維繫人際關係。

二、實踐零飢餓

「零飢餓(Zero Hunger)」概念源自於聯合國提出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核心意旨為結束任何形式的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農委會在食農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實踐零飢餓的三大策略:擴大服務、響應惜食及公私協力,讓民眾獲得安全、營養又充足的食物。

在擴大服務方面,農委會針對農村綠色照顧社區及農漁會,擴大農村送暖供餐服務,增加高齡長輩與弱勢家庭的餐點關懷;在響應惜食方面,在漁會及22 處農會農民直銷站設立「惜食專區」,以實惠價格販售賣相不佳但品質優良的「醜蔬果」,鼓勵民眾愛惜食材;在公私協力面向,修正《國內糧食救助作業要點》擴大救助糧申請對象,納入全國性社福團體與綠色照顧站,進而達成協力支援社會福利保護政策。

此外,為減輕國人負擔、推廣國產農產品,讓消費者透過國產食材補充營養、認識在地食材,農委會攜手喜憨兒基金會、糕菲庇護工場、勝利廚房等單位製作「60元幸福餐盒」,並媒合全聯福利中心、家樂福量販店於雙北地區販售,陸續於其他縣市分店擴大開賣。60元幸福餐盒以豬肉、雞肉或臺灣鯖魚等國產畜漁產品為主菜,搭配在地栽種的時令蔬菜。除了幸福餐盒,農委會亦籌辦免費公益幸福餐食100 萬份,開放予公益社福團體登記申請,落實支持在地生產的目標,也讓消費者了解優質國產食物,更照顧到國人的營養健康。

「幸福餐盒」以實惠親民的價格,集結美味的國產農漁畜產品食材。(攝影/游昇俯)
臺中場輔導園藝療育社區活動,如製作迷迭香門圈、苔球及艾草粽等活動,透過精細的手部動作,協助長輩維持認知能力。(圖片提供/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拾貳、有效提升農家所得 新農業政策有成

2021年臺灣農家所得調查出爐,從調查報告中可發現,不論是主力農家或中大型專業農家,整體所得均呈上升趨勢。主力農家的平均每戶總所得從2020年的147萬元,提升到155萬元;專業農家的平均每戶所得總額從2020年的180萬元,提升到187萬元。

為了提升農民所得,農委會同時進行增加銷售價格、降低成本兩項施政策略,包含:

•建置完整的農產品冷鏈系統,延長農產品保鮮期、調度量能及提高價格。

• 推動農產品加工制度,協助農民創造多元銷售樣態。

• 拓展新興外銷市場,減少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

• 開辦農民保險「三保一金」,保障農民福利。

• 落實防疫保護網,如防堵非洲豬瘟、滅絕禽傳人的禽流感,並成功達成口蹄疫拔針,減低農民損失。

• 確保農產品的食物安全,推動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面積達1.9萬公頃,產銷履歷認證面積則達8萬公頃。

除了上述,再加上前面篇幅所提及的重要農業政策,在在奠定了臺灣農業加值、產業升級的深厚基礎功,藉由各項新農業政策的推動,有效提高農家所得,打造出有利於臺灣農業永續生產的優質環境。

農委會推動政策的具體目標,是為了有效提升農家所得,未來也將再接再厲,替農民盡心服務。(資料來源/農委會;製圖/豐年雜誌)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