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園藝
在臺灣常見的電信蘭葉片一般為綠色,傳統栽培的商業品種缺乏流行性,因此高雄場近10年來積極開發電信蘭斑葉誘變技術,創造新的品種。目前已育成「高雄1號—曙光」,能適應簡易網室栽培模式,葉片的葉斑顏色會隨其成熟度及光度轉變,介於黃綠斑至黃斑。
「我跟匡易是2012年認識的嘛」,謝丞傑和匡易已是超過10年的老友,當時仍在興大就讀的匡易在網路上販售一株白色長壽花,「很漂亮」,引起謝丞傑注意洽詢,兩人成為臉書花友。謝丞傑表示,兩人初次見面「就約田尾,我們就去逛園藝店」,並進一步切磋鑽研育種,友誼生根持續至今。
「你好,這裡是香久園,請問有幾位呢?……」田尾私人花園香久園今年2月11日起首度開放收費參觀,星期四上午還沒到十點開園時間,已有兩團共十幾人遊客等在外面,負責接洽預約的園主之一匡易手機早響個不停,接電話接到手軟,都是想預約或臨時參訪的客人。
謝丞傑自學花卉育種有成,18、9歲時就在自家門口和二樓鐵窗、陽臺上育出他生平第一個長壽花品種、耐熱性良好的「金皇」,是備受國內園藝界期待的年輕育種家;他和育種同好匡易共同經營的私人育種園地「香久園」,近期也受到熱烈討論。
程兆熊的宜蘭山地行:哈卡巴里系和流興是同屬於金岳村,那裡只有十二戶人家,但人口有七十餘人,而且很是富足。那裡有大小柑橘樹三千株,每年可以結果的已不下二千株,據說在這已結果的柑橘樹中,有一株最大的柑橘樹每年結果,可達千斤。
農委會林務局今(4)日邀產官學界共同討論原生植物推廣應用,與會者建言,政府應建立原生植物產銷履歷制度,產銷資訊透明化,媒介產銷兩端;原生植物生產也應進一步作物化、品種化,細緻掌握物種特性,讓原生植物更容易為業界所應用。
林務局推廣民間種植臺灣原生樹種,今年3月已公布首波百餘種具景觀、園藝及食藥用經濟價值的原生樹種名錄,由各林區管理處培育出其中41種、共4.26萬株種苗,即日起於「臺灣原生樹木種苗網」開放育苗業者採購,販售期間至明年2月24日止,種苗只收育苗成本價。
國立中興大學新化林場學生實習館前粉苞舌蘭盛開,隨風搖曳,美麗壯觀的花況,令遊客驚豔,想購買卻不得其門而入,新化林場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日前完成品種授權簽約,只要喜歡,都可以買回家。
在自家陽台打造一個無肥料菜園,雖然說不上簡單,但任何人都有辦法做到。只要能通盤理解概念和知識,一定能成功。無肥料栽培不能依循一般的種菜規則,它自有一套方法。首先,不要買大賣場裡那種已經含有肥料的土,因為這種土裡頭沒什麼無肥料栽培所需的必要微生物。
誰說只有農家子弟才能從事農業?誰說都會區的農校學生只會拚讀書升學?這個暑假即有雙北地區高職農校園藝科兩位畢業生投入職場獲得約僱聘用,他們的工作態度表現與專業技能不但獲得聘用單位肯定,年輕人的創意構想也常讓「大人們」眼睛一亮,為組織單位帶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