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種花草映襯共榮 遊客心醉的田尾花園香久園如何煉成?

私人花園香久園景觀受到園藝界人士盛讚、討論,今年首度對遊客開放。(攝影/吳尚鴻)

「你好,這裡是香久園,請問有幾位呢?……」田尾私人花園香久園今年2月11日起首度開放收費參觀,星期四上午還沒到十點開園時間,已有兩團共十幾人遊客等在外面,負責接洽預約的園主之一匡易手機早響個不停,接電話接到手軟,都是想預約或臨時參訪的客人。「這是臺灣最頂級的花園!」帶新加坡團來賞花的導遊張朝明說;新加坡旅客一家表示,這次來臺行程專為觀賞各地花景,初次造訪田尾,入園觀賞感到很特別,「奇花異草,有些我們都沒看過的!」

青年育種家謝丞傑和匡易自2020年起共同經營私人花園香久園,進行育種、園藝植物栽培等;謝丞傑表示,開園是希望能在種花興趣之餘增加收入,減少經濟壓力;香久園預定明年會擴大園區,除了要拓展目前約一分地的花園,也規劃擴增育種與栽培生產的溫室區域,讓這兩者能分開經營。

青年育種家謝丞傑(右)和匡易(左)熱愛園藝、花卉栽培,常為照顧花園忙到深夜才回家。(攝影/吳尚鴻)
遊客入園後就紛紛拿起手機拍照。(攝影/吳尚鴻)

種花20年心得  了解植物是一切基礎

「以往就算沒有開放,自己也是種得很開心,都沒在計算成本,可是你看照顧土也要錢,培養土也要錢嘛,買盆子也要錢,肥料也要錢,水也要錢,種子也要錢……」謝丞傑娓娓道來育種和花園經營背後的現實面,和被盛讚彷彿仙境的美麗花景似乎有種矛盾,但經濟壓力,反而成為他們進一步將興趣與工作結合的動力:「有一點收入之後,才能繼續支撐我的育種工作。」

石竹是香久園的育種品項之一,也有栽培部分石竹屬盆花販售。圖為臺灣特有種清水山石竹。(圖片來源/香久園提供)

謝丞傑在小學三年級對植栽興趣啟蒙,後來自學育種,也在學校學習景觀造景,「上造景課就是要畫平面配置圖,老師會教你怎麼配置」,謝丞傑在香久園中解釋造景心得,實務上來說,「我覺得了解植物的生理條件、它的生長特性,會比我怎麼配置還要來得重要。」

「我們會去推算說,這個植物它大概會長多高,它適合放在比較高的景,或有些植物它長得比較矮,就是放在比較前景」,藉此讓不同花卉、植物枝葉營造出高低層次的堆疊錯落;「我要去了解這個植物它的特性,它喜歡什麼樣的生長條件;播種到開花大概需要多久時間,可以呈現這樣的樣貌。」

由植物高度等因素交錯種植,除了營造視覺上的層次感,也有預防病害擴散的效果。(攝影/陳大中)

謝丞傑強調,「你一定要先了解植物,才有辦法做景觀配置」,並根據日照等不同因素,安排植物栽植於花園不同區域。而了解植物的生長週期,可以營造百花爭妍的場面,另一方面也可能錯開花期,延長整個花園景觀的時間,「目前這邊是以春季開花為主,但夏季也有夏季的花。」

花草照顧鋩角多  種得漂亮景就漂亮

同時不可或缺的,自然還有對植物的照顧:「我覺得只要植物顧得漂亮的話,整個景就都漂亮了。」這可謂最需要磨練的基本功,「很多人都覺得,我是不是播種苗種下去,它就會開花,其實沒有這麼簡單。」

謝丞傑為購買盆花的遊客說明照顧植物的要點。(攝影/吳尚鴻)

香久園中的花草有上百種,謝丞傑表示種花要非常細心,不同植物喜好的水質、肥料等,以及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都不大相同,一天澆多少水的需求也有差異,「要每天看植物的狀況去做調整」,而像「要開花的時候用磷肥」被視為多數花卉通則,卻也有某些作物「偏偏它就是不喜歡磷肥」。

「你在種花也要適地適種」,謝丞傑說,風土氣候等影響也不可忽視,比如濁水溪黑土非常營養,但挪到臺灣北部會有排水不良的問題,介質、土質都要考量進去;甚至用水他也有講究,「我會去研究說我的水質,和植物喜歡什麼樣的水質」,謝丞傑指出,田尾的水鐵質高、石灰質高,因此都會先過濾再用。

香久園運用廢木碎料作為透水鋪面,信步其中相當舒適。(攝影/吳尚鴻)

「優良的排水環境,也是把花花草草種得漂亮的關鍵之處」,謝丞傑和匡易不時也在香久園粉專上也分享經營心得,比如在地勢規劃之外,他們在花園走道使用碎木鋪面,是「最天然優秀的透水鋪面」,除了避免泥濘外也可抑制雜草,材料則是來自行道樹等廢木料作循環利用。「不管什麼樣的氣候我們都不斷地在觀察,植物不會說話,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觀察找出很多細節。」做好不同天氣變化的對策,才能維持整個園地的草木與環境。

香久園可謂處處是景觀,不同時間入園的花卉也不大相同。(攝影/陳大中)

南北植物交織成趣 原生花草混搭歐風景觀

雖常被形容為英式或歐風花園,其實在溫帶花卉外,他們也盡量在香久園中搭配栽種臺灣原生、特有種植物,來源自臺灣南北各地、不同海拔地區,多達數十種。

包括被認為瀕危、進行復育中的細葉零餘子(澤芹)、「清明草」綬草,可以打造花毯的圓葉節節菜,兼具藥用價值的心基葉溲疏,原本只見於墾丁的濱斑鳩菊,來自北海岸的基隆蠅子草……,都有機會在香久園看到它們的花蹤。對包括匡易和謝丞傑在內的臺灣育種家而言,氣候適應性較佳的在地原生植物,往往也是育成在地品種必須的要角。

俗稱清明草的綬草植株迷你,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發現。(圖片來源/香久園提供)
細葉零餘子(中),搭配俗稱蕾絲花的花阿米芹,同樣為繖形花序的臺灣大戟(原生特有種)、茴香花等,更能織就繁麗的蕾絲花景。(圖片來源/香久園提供)
盛開的心基葉溲疏,原產於臺灣北部中低海拔山區。(圖片來源/香久園提供)
濱斑鳩菊,厚實葉片可儲存水分,葉上絨毛則可避免鹽分黏附、減少紫外線,是不少濱海植物共有的特徵。(圖片來源/香久園提供)

造訪香久園的新加坡一家人表示,新加坡只有濱海灣花園,不像臺灣南北部、山區平地都能看到不同特色的花景,「有高山有大海,好山好水好幸福!」溫帶、亞熱帶花卉都在香久園匯集盛放,更令他們相當驚艷。

「那一排是鐵線蓮……」對植物花卉不陌生的導遊別張朝明說,「別人種不活的花,他們種活了」,在社群媒體看到香久園景觀之美,就讓他列為參訪景點。

在香久園賞花後心滿意足的新加坡遊客一家,於園區中拍照留影。(攝影/吳尚鴻)
張仁傑和妻子、小孩造訪花園,期待兩寶將來也是愛花人。(攝影/吳尚鴻)

嘉義「科瑪」花藝店長張仁傑為慶祝結婚紀念日,也特地休店和家人朋友到此一遊,張仁傑說,他好想推廣這些花卉,讓愛花人士都能一睹風采。同時來訪的還有比匡易大上幾屆的中興園藝系學姊,更連連讚嘆「你是怎麼種出來的?」。花園美景讓這些愛花人都十分興奮。類似張店長、學姊等園藝愛好者,更會在參觀後向香久園購買盆栽。

匡易說,開放參觀後國外遊客並不算少,已接待過荷蘭、日本、新加坡、加拿大、中國、菲律賓等國遊客;謝丞傑表示,有遊客多次入園,觀賞不一樣的花卉。雖然開放入園反應相當熱烈,還有人提議未來開放星光票,但考量緊接而來的收種、育種工作,香久園仍只會開放至4月9日為止,近兩個月期間一共開放49天。匡易說,今年會試著種一些夏季花卉,不過仍在測試階段,下次開放應仍以冬春季花期為主。

採訪攝影時匡易接到預約電話,當真是接到手軟。(攝影/吳尚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