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園藝
百合屬(學名:Lilium)是臺灣常見花卉,更是全臺種植面積第二、僅次於菊花的切花,在國際花卉市場也相當受歡迎。隨著文化脈絡不同,百合被賦予純潔、勇敢等象徵意義,日常生活或節慶、儀式皆可見到百合身影,購買切花瓶插、從盆栽開始照顧,或以球根(鱗莖)栽培百合,過程中各有樂趣,留意通風、水分等細節,便能延長百合清新綻放的時間。
玫瑰花色嬌豔、花容婉約、花香馥郁,集各種花卉該有的形、色、香等優點於一身,著實讓人難以抗拒。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著名的玫瑰花園,位處亞熱帶與熱帶的臺灣,氣候雖不是栽培玫瑰的首選之地,但在園藝工作者的努力下,政府轄管的臺北玫瑰園、士林官邸玫瑰園,民間企業經營的雅聞七里香玫瑰森林、雅聞湖濱療癒森林等,都有各種玫瑰盛開的景象。
熱鬧的春節過後,花市商品逐漸褪去節慶色彩,轉而呈現春天生機盎然的景象。這個時節,多種菊科花卉相繼登場,例如俗稱瑪格麗特的木春菊、天晴碧空花色的藍菊,以及有著湛藍深邃眼眸的藍眼菊家族。這種彷彿擦著藍紫色舞臺妝眼影的菊花,常令愛花人為之著迷,不知不覺就將它迎回家中。
年節將至,添置吉祥植物已成為許多家庭迎新春的重要儀式。從象徵財運的金錢樹、萬兩到花市中絢麗奪目的仙客來,這些花卉不僅增添年節氛圍,更蘊含祝福與美好寓意。本期以「招財進寶類」、「百花迎春類」與「吉祥如意類」為主題,介紹如何運用這些充滿年味的吉祥植物來妝點新春,並提供選購與養護技巧,讓花卉年節長紅。
臺灣的鰻魚產業發展已久,主要以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白鰻)外銷日本,包括捕苗、養殖、加工、出口皆有長期耕耘、技術獨到的業者,近年鰻苗資源短缺、中國鰻魚搶占日本市場,鰻魚產業鏈各端業者仍致力提高品質、拓展銷路搶攻海內外市場;利生生技更在花費10年、斥資億元後,育成臺灣第一尾人工鰻苗,盼技術繼續突破,從上游帶動產業發展。
隨著冷空氣一波波南下,街道上的商鋪逐漸充滿節慶的氛圍,聖誕紅更是以其鮮豔的色彩成為具代表性的冬日植物。在花市中,聖誕紅早已不僅僅是紅色,它的色彩譜系因全球育種者的努力而被大幅拓寬,呈現出白、黃、桃紅及漸層斑紋等多種變化。從3寸迷你盆到7寸豪華盆的多樣規格,甚至還有嫁接成樹形的聖誕紅,滿足了不同場合的裝飾需求。
今年10月30日,臺灣龍虎斑在歷經8年協商後,成功獲准銷日,成為繼青斑、龍膽石斑後第三種可以外銷日本的養殖石斑魚種。臺灣養殖技術先進、分工精細,有「養殖王國」之稱,與沿近海漁業互補供應國人水產需求。近年臺灣持續開發新養殖物種、精進技術,包括產業成熟的午仔魚、新興發展而漸有突破的黑喉、紅喉、土魠魚等,滿足市場需求也讓漁業邁向永續。
時序進入寒露之後,一陣雨一陣涼,不禁翻出衣櫥裡的長袖衣服,炎熱的夏季真的過去了。想起10月初到彰化田尾住了一晚,民宿兩旁都是菊花田,我興奮地問主人幾點會開始點燈?那可是田尾晚上的絕景。入秋後於高速公路經過彰化田尾一帶,漆黑的田裡有萬家燈火,是中部人的深刻記憶。
臺東農改場針對國內應用最廣泛之兩種蕨類——腎蕨與山蘇,進行火山浮石混合介質栽培試驗。結果顯示,經洗鹽後之火山浮石,於蕨類盆花栽培所需之混合介質素材選擇上,可替代市售珍珠石與白火山石;可供相關園藝業者參考應用,使飄洋過海之火山浮石成為園藝可利用資源。
早期常聽聞蘭花愛好者或專業蘭園使用昂貴專業設施,栽培高價稀有的蘭花,讓人以為蘭花非得有設備、有技術才能種得好,因此多有人戲稱蘭花為「難花」。
殊不知蘭科是開花植物中的第二大科,蘭花多達2萬8,000多種,僅次於菊科,幾乎全球各地都有分布,因為生長環境不同、授粉機制的差異,演化出各式各樣的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