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狒死因將獲地檢署同意後公開 林務局擬邀專家研商保育類野生動物登記註記管理制度

桃園逃逸狒狒遺體今日由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進行死因病理解剖。圖為臺北動物園檢查資料照。(圖片提供/林務局)

桃園逃逸狒狒遺體今(29)日由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進行死因病理解剖,並有法醫及動物法醫專家參與,桃園地檢署檢察官也到場了解過程,相關報告完成後將送交地檢署進行調查,以釐清死因,並經地檢署同意後再行公開。為了強化保育類野生動物管理,農委會林務局將邀集專家與地方政府,共同檢視現行圈養保育類野生動物的登記註記管理制度,提出精進改善作為。

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動物飼養種類與數量,應定期向飼養所在地的地方主管機關登記備查。國內目前登記在案飼養狒狒共178隻,包含「台北市立動物園」東非狒狒10隻,「六福村」草原狒狒150隻、阿拉伯狒狒8隻、東非狒狒5隻,「壽山動物園」長鬃狒狒(阿拉伯狒狒)4隻、阿拉伯狒狒1隻。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羅尤娟表示,家衛所解剖狒狒,包含採取檢體確認物種,但目前未採取其他單位圈養狒狒檢體,未針對桃園逃逸狒狒親緣關係進行分析,尚無法確認其來源、所有者。

因動物有生老病死過程,實際圈養數量可能與地方政府登記數量存在落差,如何減少落差,以及圈養個體是否應有更清楚的個體標示或註記,例如植入晶片,以利管理,林務局將邀集專家及地方政府共同討論。

羅尤娟指出,目前《野保法》未強制飼養者對動物以植入晶片方式管理,雖然個體數量少、小空間展示的臺北市立動物園的東非狒狒是以植入晶片方式管理,但六福村為「野生動物園」,採大區域的戶外放養方式,狒狒是非常早期引進且數量龐大,若要求每隻個體都植入晶片,須一一捕捉個體並麻醉才能完成,仍可能對動物恐造成緊迫甚至生命風險。她說,植入晶片有助比對動物身分,沒有定位功能。

林務局後續也將邀集野生動物專家、公私立動物園保育員及地方政府,共同協助六福村這類戶外放養形式場域,檢視防脫逃設施,並提供適當建議,以強化飼養設施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