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種專長也能顧家計!謝丞傑研發抗露菌病九層塔只剩一哩路

謝丞傑母親正在採收的九層塔正是他所育成的抗病品種。(攝影/吳尚鴻)

九層塔是多年生草本的臺灣重要香料作物,生長速度比大多葉菜快,夏季2到3周便可採收一次,在謝丞傑母親手上成為主力栽培作物,但國產九層塔自2009年起盛行羅勒露菌病,染病植株衰弱減產,挑揀更費人工,謝丞傑運用育種知識,5年育成抗羅勒露菌病九層塔,但此品種缺乏可結籽的稔性(fertility,指生殖力),要育成可量產的九層塔,還差最後一哩路。

抗病品種一旦育成,對謝家及國內產業自然是一則喜訊,但國內九層塔種植面積僅100餘公頃,規模小,原本並未被納入《植物品種及種苗法》的適用植物種類,即使育成新品種,也無法申請品種權保障,謝丞傑因此函文農糧署衡酌適用,今(2022)年3月25日農糧署將羅勒和繡線、繁星花等一併公告,訂定為適用種苗法的植物種類。

九層塔不論是搭配鹹酥雞、香菇、炒蛋、炒蛤蜊,都是讓臺味料理更上層樓的重要配料,臺灣的九層塔與歐洲甜羅勒同為羅勒種(O.basilicum)植物,但甜羅勒葉大且厚,香氣雖和九層塔類似,味道卻清淡許多,歐洲習慣製成青醬,製作比薩、義大利麵等料理。

臺灣種植的九層塔品種還可分為紅骨、白骨(青骨),紅骨九層塔與泰國九層塔(泰國羅勒)同品種;但泰國料理常用的「打拋」(泰語kaphrao),卻是有別於九層塔與甜羅勒的聖羅勒種(O.tenuiflorum)作物。

耗費五年,謝丞傑終育出九層塔香氣十足,又不帶毛、可食用的抗病品種。(攝影/吳尚鴻)

謝丞傑家中種植九層塔已超過20年,他說當初因為父親的裝潢業收入不穩定,母親拿阿嬤田裡的九層塔種子種來貼補家用,不料拿去市場販售後愈賣愈多,成為家計支柱。因九層塔採收需要人工挑揀,謝丞傑家中三兄弟皆隨母親栽培九層塔為生,目前共種植一甲兩分地。早期家中九層塔售予鹽酥雞攤及盤商,數量不大,近幾年因承接食品加工廠訂單,九層塔需求數量成長、銷路穩定,家中經濟也才趨於穩定。

謝丞傑說,不同於國外羅勒主要作青醬用途,最終是絞碎使用,國內九層塔料理會看到完整葉片,重視外觀,因此需要人工採收;他家又只採收植株尾端最嫩的三對葉,收購業者完全無需再挑揀,以此建立口碑。

不過,自2009年以來國內九層塔盛行羅勒露菌病,染病九層塔植株衰弱,產量銳減,農民不得已得持續施用資材、藥劑防治,且染病植株葉片黃萎,葉背有灰黑色黴狀物,採收挑揀又更加費工,自學育種有成的謝丞傑因此從5年前開始培育抗病九層塔品種,希望解決羅勒露菌病問題。

感染羅勒露菌病的九層塔田遠望偏黃綠色澤,呈現萎靡氣氛。(攝影/吳尚鴻)

國內九層塔自2009年以來盛行羅勒露菌病,染病植株衰弱,產量銳減,且葉片黃萎,農民挑揀更費工。(攝影/吳尚鴻)

謝丞傑家租賃的5分4大小田地,右手邊那塊九層塔遠望偏黃綠色澤,呈現萎靡氣氛,近看果然每株盡染羅勒露菌病;但左手邊田區卻是一片濃綠色,顯得生命力旺盛,空氣中還瀰漫濃郁的九層塔香氣,栽培的正是謝丞傑育成抗病九層塔新品種。

謝丞傑說,起初選拔出的抗病品種全株帶毛,甚至香氣都與原本的九層塔風味不同,令他相當困擾,經過多年雜交,才終於育出「九層塔味」充分又不帶毛、可食用的抗病品種;但目前此品種還缺乏可結籽的稔性,只能透過人工扦插繁殖,仍然不利農民栽種,他的改良還差最後一哩路。

謝丞傑運用他花卉育種所學,為家裡培育出抗病九層塔品種,從觀賞花卉到家計蔬菜,他的育種知識發揮了「食用」一面。

謝丞傑說,他的抗病九層塔品種缺乏可結籽的稔性,只能透過人工扦插繁殖,育種還差最後一哩路。(攝影/吳尚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