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品種權
優良品種是農業的競爭力,農委會推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修法,草案今(16)日獲行政院通過,函請立法院審議。將強化種苗管制,修法草案新增「禁止」輸出入管制手段,並增訂刑罰,違法輸出入者將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最高300萬元以下罰金,以嚇阻優良品種外流。
「寶島甘露梨」不僅皮薄核小、果肉可食率高,甜度適中、肉質細又多汁,是本土育成難得優良品種,但種植的每5人中就有4人是用偷的。雖然投入25年心血育成品種被盜取、甚至被質疑育種能力,育種者劉申權仍充滿熱忱說,「甘露梨是晚熟品種,他已育成早、中熟兩個品種,要讓臺灣栽培水梨未來完全不用靠進口。」
臺灣蝴蝶蘭外銷實力卓著,去年出口越南產值達新臺幣3.94億元,越南是我國蝴蝶蘭第三大出口市場,農委會去年12月與越南簽署「植物品種檢定及保護國際合作備忘錄」,相互採認品種性狀檢定報告書,將可大幅減少我國在越南包括蝴蝶蘭在內的農作物品種權申請程序。
秋作大豆農民多在8月播種,因大豆是短日照作物,若延至9月才種植,當日照開始變短,東北季風早點來到,植株就會生長矮小、提早開花,影響產量。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育成秋作小粒種大豆「台中1號」,中部可晚至9月中旬種植。
國內疫情趨緩,今年首場大型花卉產業活動,由農委會農糧署與花卉產業團體合作舉辦的國產花卉新品種推介會,今(11)日起一連三天於臺北南港展覽館展出。現場展出超過千種切花、盆花、觀葉植物及蘭花,國內育成品種就有8百多種。
臺灣荔枝品種赴澳洲開創反季節生產合作模式,當初為農委會進行果樹海外營運策略規劃研究的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孫智麗表示,臺澳合作是仿效紐西蘭奇異果品牌Zespri海外生產模式,目的在讓臺灣優秀的品種、技術走出去,目標歐美高端市場,而不在拚量產。
中國大陸廣東、海南種植鳳梨品種,竟然是臺灣辛苦多年培育出來的台農17號金鑽鳳梨,早年因無管制,使得植物品種外流情形嚴重,農委會將仿日本,對非法流出品種行為課以刑責,修法草案預計6月報行政院審查,立院法下會期即可進行審議;同時,農委會4月就會公告修正植物種苗輸出入管制項目,增加我國主力外銷水果為管制項目,降低植物品種外流機會。
中國大陸今(17)日發布「關於支持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農林22條),保障土地租賃、提供融資及利息補貼,甚至還能申請補助,品種權保護也承諾給申請,要吸引臺資農企業前往中國大陸投資農業生產。農委會農糧署長胡忠一直言,對岸多次提供惠臺措施,最後證實只是養套殺,應該要一起保護好臺灣農業,不要再被騙。
兩岸交流頻繁,卻讓臺灣大量農業品種、技術外流中國大陸,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擔心,兩岸品種權法規針對「農民免責」基礎不同,臺灣品種縱使申請中國品種權保護,我國育種家仍要不到權利金。
金鑽鳳梨品種外流是自己國人挾帶出去的,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類似事件,農委會祭出3招阻止臺灣農業品種權受侵害,同時也研議修法,讓非法輸出種苗者背負刑責,不過,農委會認為需要獲得社會共識才能修法,日本為了保護品種權,日前也修法加入刑責,因為日本的草莓及葡萄品種不僅被偷走還遭到回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