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食米究好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0年8月號 食米究好

每個人心中都有獨鍾的米食,可能是小時候那鍋健康與親情滿載的繽紛十穀飯,抑或拜拜的常備供品紅圓粿。近年米飯有了更多變化,由米磨成的米穀粉用法多元,為糕點、餅乾增添淡淡米香;風土與時間作用而成的酒釀、甘酒等發酵米食,定會顛覆米飯的既定印象。這一切,都是由米而生的禮讚。

《鄉間小路》職人匠魂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0年7月號 職人匠魂

職人挖掘傳統工藝的亮點,翻玩出新趣味──漢方中藥尬手沖咖啡,木花窗化為桌燈、花器的圖騰。這些新潮的嘗試把工藝帶回生活,讓新世代重新看見它的美麗。亦有許多新興職人,如師法外國的尋豆師、用日本的茶道跟甜食介紹臺灣的和菓子師傅,「創新」讓職人的面貌更多元廣泛。

4606鄉間小路玩香食飲辛生活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0年6月號 玩香食飲辛生活

平時不曾留心的香料,吃久竟在記憶生了根,締結一地的情感認同。就像外國人覺得九層塔跟香菜是台味、檸檬香茅及打拋葉成為南洋代表、中東愛用孜然與茴香……香料為家定錨,同時拓展世界。不只為料理添味,香料還有茶飲、沐浴、保養等多元用途,部分還能自行種植,收穫可安心食用的香料植物。廣闊的香料世界,等待你我去探索。

4605鄉間小路享。獨處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0年5月號 享。獨處

開創不同於以往的24小時——沒有疲於應付的關係,沒有勉強赴約的飯局,從清晨甦醒到深夜入眠,每分每秒都專屬於自己一個人。獨處不總是甜美,縱使是長期獨力工作的人,有時也得面對難捱的寂寞。幸好獨處可以反覆練習,逐漸體會一個人的暢快。如同蔣勳在《孤獨六講》中寫道:「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找出適合自己的獨處方式,享受一個人的美好時刻。

4604鄉間小路家味廚房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0年4月號 家味廚房

未來的我們將會擁有什麼樣的廚房?有的人或許會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居共食,在多人共用一個廚房的過程中,摸索合作的意義;有的人可能會組成家庭、生兒育女,在陪伴孩子動手玩料理的珍貴時光,領會孕育與傳承的意義。無論你的廚房是一個人獨有、兩個人、或是大家共有的,那都是專屬於你的廚房,擁有最熟悉的家味記憶。

4603鄉間小路隱市風景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0年3月號 隱市風景

慢下腳步當一個城市漫遊者,走讀臺北城南與屏東恆春,探索街道老屋細訴的古城魅力。距離市中心車程不到一小時的宜蘭南澳與臺南後壁,常常在旅程中擦身而過,若有機會停下腳步,定能為在地風土與人情深深著迷。無論是城裡城外,皆暗藏許多被遺忘的角落。這些時空交錯的隱市風景,成就一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4602鄉間小路蛋誕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0年2月號 蛋‧誕

自農業時代,人們就懂得將易腐的雞蛋醃製成皮蛋與鹹蛋,既能久放又好吃下飯。創意則讓蛋更為多變,許多的臺灣古早味及異國菜,都以蛋成就其美味。近年,母雞除了原本的生蛋職責,還多了陪伴的功能,促成讓老人生活有重心, 也讓雞快樂繁衍的共生關係。雞與蛋,本是生命溫柔的循環。母雞以蛋標誌一日的完成,吃蛋的我們也要謹記――每一顆蛋都是新的開始、新的練習。

鄉間小路4601迺菜市寫故事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0年1月號 迺菜市‧寫故事

外觀大同小異的市場,因風土人情呈現多元面貌,正是走訪各地市場的趣味所在──我們可以在小農聚集的宜蘭南北館市場買帶土的新鮮蔬菜、到花蓮吉安黃昏市場認識原住民野菜、感受高雄果貿市場熱情的眷村文化,或是於澎湖魚市場購買最新鮮的海味。還有許多較少聽聞卻極富特色的地方市場,等待你來逛徹始終。

鄉間小路4512陪你吃粥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12月號 陪你吃粥puê-lí tsia̍h-muê

粥可以是隨心所欲的獨享料理,也可以是誠摯的陪伴──為生病的親友煮粥,陪伴走過病痛不適;與親人同享晚餐,在等待燙口的粥冷卻時,分享彼此日常瑣事,在溫馨親暱的時光裡,陪伴之粥熱手暖胃,也療癒了彼此的身心。天冷了,陪伴在乎的人吃一碗粥吧!

鄉間小路4511壓榨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11月號 壓榨

對多數人來說,油往往淪為毫無分量的配角,鮮少思考「用油之必要」。其實壓榨而成的植物油,保留了作物本身的氣味與風土,在烹飪過程中,油品特有的香氣可以為料理加分,還能將不同食材風味融為一體,扮演協調者的角色。而在料理之外,油可以保養、按摩、治療,廣泛用於日常生活中,更值得直接品評,鑑賞它的自然風味。即將進入真心好油的大千世界,你準備好了嗎?

鄉間小路4510林木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10月號 林木lîm-bok

原木經製材廠加工,就成了充滿可能的媒材。依照木頭的紋理、質地等特性,大至建築家具,小型玩具食器都能以木為原料。對木藝創作者而言,木頭是有溫度、可再生的材料,在創作的過程中,還有陶冶性情、凝聚向心力的益處。木聚合為林,林又生成木。林木的循環,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

鄉間小路4509蚵仔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9月號 蚵仔ô-á

送至市場作為食材,蚵仔可以很平民,只要銅板價就能嘗鮮兼飽食;牠也可以很高雅,在異國餐廳的擺盤上閃耀光芒。蚵仔煎、蚵嗲、蚵仔麵線貫串臺灣飲食史;生蠔、煙燻牡蠣則跨越了國界。日常與奢華、地域廣闊與歷史縱深,完整了蚵仔的世界版圖。

鄉間小路4508廟埕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8月號 廟埕biō-tiânn

當活動結束、遊客離去,廟埕與在地居民關係益發親密——天未亮,廟埕已隨早市的問候及叫賣聲甦醒、鄉親喜歡在榕樹下泡茶聊天、晚上則變成陣頭排練場。更有對廟宇文化有熱忱的人在廟埕開書店、創立地方工作室,成為旅人感受廟埕人情味的基地。盛事與日常,使廟埕平凡得特別,作為眾人之地,歡迎你來鬥鬧熱!

鄉間小路4507走溪邊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7月號 走溪邊tsáu khe-pinn

曾經,我是一條野溪,經歷過跌宕起伏、流過蜿蜒曲折、見過平靜和緩。最近,有些人開始關心我健不健康,或是把我曾有的美好告訴更多人。我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恢復往昔的樣貌與活力,但我相信,只要人類願意來溪邊走走,細聽我的美麗與哀愁,也許就能找出新的共生方式。

《鄉間小路》激酒kik-tsiú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6月號 激酒kik-tsiú

悶熱夏日的沁涼救星,非果香酒精交融的水果酒莫屬。為了年年享受微醺,每到夏季,不論鄉間或城市都蓄勢待發、把握時機,以酒封存果物滋味。有人將經驗與科學融會貫通,理解並優化釀造狀況;有人則視釀酒為日常,從釀造到飲用,甚至將過往的陳年酒入菜都親自參與,在過程中獲得滿足與療癒。

鄉間小路4505布頭布尾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5月號 布頭布尾pòo-thâu-pòo-bué

無論是紡織產業或民間工作室,都注意到布頭布尾再製的可能性,把它們從焚化爐前搶救回來,經過清洗、日晒,給予再次嶄新的機會──舊衣可以修改,布頭也能裝飾手工藝品、縫製杯墊或網袋,甚至成為社區創作的媒材,發揮利用價值到極致。在上網購衣、選購產品之前,我們也可以拿起針線、啟動針車,賦予布頭布尾第二人生!

鄉間小路4504等路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4月號 等路tán-lōo

臺語稱禮物為「等路」。過去與遠方親友相見時,自種自製的物產便是最誠摯的等路。在眼花撩亂的等路前,如何克服選擇障礙,送到對方心坎裡?其實送禮不只是送出物件,更是送出一地的風土、一個想像力。若能在輩分、喜好等線索之外,選擇帶有土地感動或是個人生命故事的等路,這樣的送禮行為便不只是物質的交換,而是真正能傳達感情、溫度的真誠互動。

鄉間小路4503曝乾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3月號 曝乾pha̍k-kuann

日晒、風乾延長了作物的保存期限。在貧苦的年代,農人不浪費任何汗水耕耘而來的作物,吃不完的就鋪在埕前,等太陽晒至乾癟後裝入瓶罐貯存,作為食物匱乏時的開胃菜。如今,晒乾成為昇華味覺的料理手法。多元的自然環境、豐饒的食材,在傳統與創新的對話下,描繪出一幅臺灣乾物地圖,人人皆能從中收藏私房乾物,料理成專屬家之味。

鄉間小路4502午仔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2月號 午仔ngóo-á

早在清代,午仔就是遠近馳名的魚種,福建漳泉地區的盛產期為端午節前後,因而有「午仔」之名,直至今日仍是中港臺老饕的上乘。具有洄游生態特性的午仔,冬末、春初時正巧積蓄了豐厚的脂肪,是漁民口中平實有味、適合家庭料理的冬魚。趁著午仔最豐美鮮嫩的時節,讓我們一探來自近海的旬之味,佐以生活與午仔密不可分的人物群像,由他們細訴美味王者的祕密。

鄉間小路菜子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1月號 菜子tshài-tsí

廣告詞「青菜佇遮啦」耳熟能詳,但我們更好奇「菜子佇佗位」?追溯菜子的產地, 反而冒出更多疑惑:為什麼專門耕作的農人沒有菜子,得向種子行購買?種子公司如何生產種子?稀有品種又要到何處尋?到生產現場揭開菜子的身世之謎──菜子雖然是作物生命的原點,卻已經歷了漫長的旅途,身負傳承的重任,等待落土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