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餐桌上的產地】夜裡的鵝黃燈光──咑瑪糆

咑瑪糆(Tmmyan),泰雅醃豬肉,和阿美族的喜烙(Silaw)齊名,是泰雅族代代相傳、廣受族人喜好的食物,也是款待客人必備的料理之一。傳說中第一次嘗試咑瑪糆的人特別受歡迎,因為大家都想看到品嚐者臉上,那道瞬間微妙的神情……因颱風海葵過境,採訪順延了一天。抵達宜蘭大同鄉,山邊清晨天色尚不明朗,雖未見放晴,但已無風雨。沿玉蘭社區蜿蜒的小巷,徐徐順山而上,途中盡是原住民部落景觀,路的盡頭「田媽媽泰雅風味館」招牌映入眼簾。

封面故事
【食趣聞】關於醱酵,我想跟你說的是……

醱酵專家許嘉生,出生釀造世家,日本東京農業大學釀造學科畢業。「醱酵,就是有機物經過微生物作用後,產生新物質的過程。」許嘉生眼神銳利、語氣明快:「不限定於食品,也有用在醫學、工業上,比如世界第一種抗生素盤尼西林,就是醱酵而得的青黴素,還有天然防腐劑的檸檬酸,也是醱酵物。大家耳熟能詳的酢(也作醋)、味增、醬油、酒、豆腐乳、泡菜等都是醱酵食品。總之,有細菌、黴菌、酵母等微生物,就會有醱酵。」醱酵總是與人類共處共存。空氣中到處都有微生物,就連人的口腔也有。

封面故事
【食趣聞】臭美食家:經典臭豆腐最愛哪一盤?

美國知名媒體CNN旗下的CNN TRAVEL,於二〇二二年公布五十大亞洲街頭美食,臺灣以珍珠奶茶、鹽酥雞與臭豆腐入選名單。其中,臺式臭豆腐作為享譽全球、臺灣最出名的醱酵食物,也曾名列米其林必比登小吃推介,其美妙臭味之兇猛與咀嚼留香之好吃互為對比,食感魅力倍增,堪稱是所有臭美食家心中獨一無二、永難取代的「異香美味」初戀。你的臭豆腐初戀是哪一盤?

客座主廚 廖小子
封面故事
【鄉間食堂】客座主廚.廖小子/劍客的食感美學

臺灣知名美術設計師廖小子,本名廖俊裕。特殊長馬尾髮型搭花襯衫,腳踩藍白拖鞋。氣場與肌肉剛強、硬派,思考與言語卻聰明、柔軟。他的作品範圍橫跨藝術創作、書籍唱片封面、展場設計、視覺識別等。將研究烹飪、食材當作生活重心之一的他,今年首度以業餘私廚名義掌廚的餐宴,一售票即秒殺。

非典型農夫陳品睿
封面故事
【餐桌上的產地】苦瓜世代的殷紅果實

風颱天,屏北九如鄉耆老村的鄉間小路旁,遠眺大武山方向,烏雲疊嶂。一人身著亮眼的橘色吊帶工作服,走進那塊三分大的苦瓜田區,宛如布魯克林區準備搶救公主的超級瑪利。他的目光時而越過苦瓜架,時而落在濕軟的泥土上,有時猶在眼前,忽焉又射向遠方;一會從容理蔓,一會順勢撥鬚,間或順藤摘瓜,決定捨棄或保留,判斷只在一念;他找果、梳果的手勢與姿態,近乎反覆鍛鍊過才能習得的舞步,對他而言,均已成為日常的反射。他是陳品睿,一九八四年生的屏東囝仔,七年級農夫,有點田。

林孟寬
封面故事
【餐桌上的產地】饕客新體驗!生食絲瓜搶鮮嘗

「很多人都說,吃過這顆絲瓜就回不去了。」瓜農林孟寬介紹辛苦育成的水果絲瓜,掩不住滿臉的笑意與自信。他伸手觸摸檢視懸在瓜架的圓胖絲瓜,映照正午日頭,煥發出清澈綠光。這顆難得能生食的水果絲瓜,嘗起來鮮脆輕甜;原本絲瓜特有的厚重瓜味變得若隱若現,甜度堪比水果,是近年蔬果市場裡饕客搶購的嘗鮮食材。

青農姚偉文
封面故事
【餐桌上的產地】一顆很野的瓜,卻溫柔得很人性

青農姚偉文在番路大湖種植佛手瓜與龍鬚菜,務農近十年的他,領著我們巡視颱風過後的瓜棚情況,幽默介紹:「佛手瓜是一顆很野的瓜。」彷彿引薦家裡某個叛逆成員。他說的野,指的是野性。「瓜隨便掉到地上,就能發芽長出新株;要是花心思特別挖洞,把它整顆埋進土裡,反而會爛掉。」市場那顆神神祕祕的佛手瓜,形象頓時鮮明、立體。

龍鬚菜
封面故事
【食趣聞】龍鬚菜到底是什麼菜?

龍鬚菜是佛手瓜的嫩莖、葉。佛手瓜又稱為「隼人瓜」,龍鬚菜的正式名稱為「隼人瓜苗」。若鬚偏直代表較鮮嫩,過捲則口感較老。新鮮時呈翠綠色,若偏枯黃或微咖啡色,可能已擺放一段時間。葉芽相對偏大,手感細嫩為佳。觀察莖底部是否水分充足,鮮嫩之根莖易折斷。

馬祖聚落沿著澳口往上發展,在各島嶼都能見到山海相連的壯闊景緻。(圖片提供/李振元)
封面故事
北漂馬祖 體驗偏遠的澳口生活

「去馬祖要帶護照嗎?」當初大學畢業到馬祖打工換宿的我提出這樣的疑問,而今年家人想到馬祖看看我的工作環境時,也問出了同樣的問題。馬祖因戰地政務的歷史脈絡,總與金門相互比較,但去過兩座離島的朋友都說:「馬祖和金門非常不一樣。」

封面故事
穿梭部落巷弄 看見背山面海小村落

從臺東開車經南迴公路往屏東方向行駛,多數人的目光大多望向左方的蔚藍太平洋,隨後直上金崙大橋,錯過位於橋下的金崙村。然而,這個坐落在山海間的小村,蘊藏著山海環境交疊出的多元人文風貌。透過「比努禮曼工作室」的博睿齊與妹妹博睿臻,訴說大武窟部落百年的物換星移,與部落尋回文化根源的集體決心。靠山面海的環境,孕育族人上山採集野菜與下海撈魚苗的久遠傳統,就地取材就能嘗出大自然的豐饒與奧妙。

封面故事
返鄉築夢 用新視角旅讀山城

世代青年返鄉浪潮方興未艾,重塑家鄉風貌不再只以農業專有,也能從青創入手,「湖籽手作實驗室」主理人陳世翊以農廢品復興苗栗傳統的手抄紙文化,「懂栗嗨」創辦人陳建成以水圳踏查等模式,用設計與文化巡禮為線,串織起最在地的旅讀苗栗之行。

封面故事
走出百年府城的常民風土地貌

從臺南小西門遺址走向河樂廣場,短短一公里,是府城繁華年代的時空膠囊。這片臺江內海淤退的海埔新生地,有過依傍港口的生猛魚市、香蕉青果的運銷樞紐,與宛如不夜城的戲院商圈。被臺南人稱做「大菜市」的西市場,是日治時期南臺灣最大的現代化市場,附近曾經的臺南運河船埠被填平,現在是有露天水景的「河樂廣場」,而運河畔的魚市場,整建後將招商做旅館。臺南百年布莊「錦源興」的第四代經營者楊子興一路漫步著,即便熱鬧不再,大海與土地的滋味,仍在餐桌上的漁產、果物,以及日常中的文創設計裡豐饒,在常民生活裡,就能一窺歷史的滄海桑田。

封面故事
重回島嶼之南 留在枋寮好好摸魚

走出枋寮車站,漁港的海味迎風而至,這裡是屏東平原與恆春半島的交界,臺鐵南迴線的起點。站內掛著詩人余光中於1960年代創作的〈車過枋寮〉,盛讚枋寮廣闊的田野、甜美的瓜果與豐饒的物產。產業流轉30年,現在近海捕撈與農業耕作減少,地勢平坦的沿海地區轉以養殖漁業為大宗,當年受牧神眷顧的原野漸漸被魚塭、水車取代。

愛文、金煌芒果。
封面故事
一場香甜的芒果馬拉松,在南化起跑

自臺南台20線進入南179關山產業道路,兩側喬灌木林被大雨洗得綠意清透,沿路幾乎無車,途經南化水庫,綠水半滿,旱象似有歇緩。繼續往北彎繞爬升,果樹漸漸進入視野,又以芒果園占比最多,而張玥騰的芒果園就在後堀溪畔一處緩坡的制高點。

大樹下的剉冰攤是許多人童年的甜蜜回憶。
封面故事
追尋剉冰的旅程

燠熱的三伏天裡,最大樂事莫過於來一碗透心涼的剉冰,當冰晶伴著黑糖蜜或水果丁在舌尖上融化,暑氣也跟著一溜煙驅散。而在大口飲冰的同時,你是否好奇過:臺灣人是從何時開始吃冰的呢?以前人吃的剉冰,和現在一樣嗎?小小一碗冰裡,藏著大大的奧妙,現在就讓我們帶你走進時空隧道,回到百年前剉冰與臺灣人相遇的那一刻……

大果藤榕
封面故事
跟著榕果小蜂走,發現藤蔓上的野生陽光

悠哉路過佛山路口,「佛系等公車」的公車站牌早已被名為大果藤榕的藤蔓狂妄霸占,順時鐘向上攀爬纏繞,隨意拐彎肆意生長。轉個彎,我們和大果藤榕果實相撞在巷口;右轉,樹幹旁有一欉,左轉,平房紅磚矮圍牆上還有好幾欉,將屏東滿州的明豔熾熱結成橙黃纍纍果實。

雜冰、水果冰
封面故事
炎夏那碗涼冰,是最素樸的心意

來到苗栗頭份市區的這日飄著細雨,天氣滯悶難耐,皮膚上像是黏了一層濕答答的惱人薄膜。還未走近目的地,先鑽進耳裡的是「嘎達嘎達」的馬達聲響,只見一大塊冰磚在老式刨冰機的運作下飄落一片片宛如雪花的顆粒,雪白冰晶逐漸堆成小山,光看就感受到一股拂面的清涼。抬頭一瞥,寶藍色的招牌映入眼簾──果然,建成冰菓室到了。站在刨冰機前、身著無袖花布罩衫的老闆娘未語先笑:「來了啊,等我一下,先刨碗雜冰給你們吃。」

封面故事
【來碗冰吧】遙遠的冰菓室作者Hally Chen×台灣冰,好吃作者江明麗一起紙上談冰,聊聊臺灣食冰那些事

炎夏最沁涼的消暑方式就是吃上一碗剉冰,除了古早味十足的豆類配料,或鋪滿臺灣新鮮水果,還有哪些具有在地特色的冰品?Hally Chen曾為了籌備書籍,笑稱自己是臺灣吃最多冰的男人,與同樣為了作品跑遍全臺灣的江明麗,攤開過往風華歲月到現在多元面貌的臺灣食冰文化,聊聊他們記憶深刻的口袋名單,帶大家吃遍全臺冰滋味。

玉荷包。
封面故事
大樹玉荷包,夏日的美味延伸

從5月開始寶島進入荔枝產季,玉荷包自屏東恆春慢慢地紅上來,經過高雄、嘉義,再換成中部的黑葉荔枝。玉荷包籽小、肉厚、汁多甜蜜,是市面上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看到南部大馬路邊開始出現一簍一簍的鮮紅小果,就知道夏天來了。

在冷凍庫中進行切割作業。
封面故事
與寒冷共存,製冰人的凝冰人生

從那輛藍白色外觀的小貨車進入巷弄開始,打開貨車後門的瞬間,逸散出的冷空氣讓四周溫度降低不少,一塊塊幾乎與人同高的大冰塊正躺在車裡等待搬運,大夥合力抬起冰塊放上推車送往冷凍庫,與此同時,「就是冰國際有限公司」老闆林洲旭也早已備好切割機器,展開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