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郭正偉/攝影 吳尚鴻
山間秋剛涼。清晨了,但夜與風還繼續,自然深影暗沉沉在林鐵車窗外漫成寧靜的黑,車廂遊客擁擠,或坐或站搖搖晃晃在夢與現實間瞌睡。導覽員靖芹的解說從我的耳機傳來,聊著火車正經過的地方、她們在此度過的童年回憶,以及即將前往觀日的地景特色。莫名想起那部九○年代的電影《愛我就搭火車》(Ceux qui m’aiment prendront le train),漫長車程讓搭車的人開始探索自我陰暗本質,試著彼此坦誠面對。如同此刻的我們,也正循光的明亮前進。
二○二二年三月開始,「阿里山生態旅遊協會」陸續為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推出兩套精選遊程,一是參訪香林神木等遊樂區內各知名景點的「阿里山精華導覽解說路線」,其二是搭配水山療癒步道的「阿里山療癒舒心導覽路線」森林療癒遊程。時間長度各約三小時的深度遊程,期望重塑阿里山旅遊的豐富度,讓繁茂地景展現更貼近在地人文的解讀故事。短短兩年多,已累積導覽逾千團的亮眼成績,也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所指導社區中,最快達成千團導覽紀錄者。
阿里山生態旅遊協會,是由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指導,「臺灣生態旅遊協會」輔導培力而誕生的在地協會。「生態旅遊並非單純著重生態解說或植物辨識。」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郭育任說:「重要的是帶領遊客去體驗,是什麼樣的環境,因而有了現在的在地生活,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故事與環境的關係。」阿里山便是這樣一個處處皆有故事的地方。「我們最大的特色是,協會內三十一位專業的解說導覽員,全都為阿里山居民或在地工作者。」阿里山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吳志靖提起期許:由在地居民共同參與家鄉發展、規劃,是翻轉阿里山旅遊舊思維,轉型深度遊程的重點之一。
而這一回我們加入的,是協會於二○二四年七月才剛開始執行的「雲端上的國度.阿里山日出饗宴」遊程。整體導覽時間延展至約七小時,含括「觀・日起」、「品・茶色」、「閱・史築」三大特色。趁著遊程正新鮮、年末各式假期將臨,先一步帶鄉友們紙上出發,迎著日出的光,深度探訪阿里山人文生態的獨特之美。
觀日
阿里山地區內各家皆有私房欣賞日出位置,其中最熱門的地點,當屬小笠原山上的觀景臺,在此可遠眺玉山、中央山脈等名山百岳,天氣晴朗時甚至可見雪山山脈。約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左右,太陽會自玉山主峰升起,被譽為「鑽石日出」。如此壯闊風景,絕對建議親自體驗。
早餐與品茗
「茶田35號」位於祝山車站前往小笠原山觀景臺的路線上,是遊程中早餐、品茗的地點。林業保育署委由吳志靖,與其團隊經營的在地重要地標。欣賞完日出的遊客,常會來此一嚐特色美食與茶田35品牌自家好茶。期許打造出高山特色藝文空間的吳志靖,更自掏腰包邀集藝術家策展,供遊客免費觀展。
阿里山高山植物園
鄰近茶田35號的高山植物園,曾因種滿牡丹被稱為「牡丹園」,後來轉型,現以栽植阿里山植物為主,並作森林療癒場域。沿步道欣賞物種繁多的高山植物生態,四季皆有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