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食堂】春一枝:將枝頭春意留在掌心

文字 何立翔/攝影 林焮堯、何立翔/照片提供 春一枝有限公司、吳記芒果園

大約二十年前,臺東鹿野高台旁,一座由閒置製茶廠改造而成的陽春製冰廠裡,李銘煌和鄰人果農合作,費盡心思想解決當地水果過熟、過剩的問題,經歷無數次摸索與嘗試,終於在二〇〇七年成功研發出第一枝釋迦口味的枝仔冰,冰棒品牌「春一枝」也於焉而生。

隔年,李銘煌土法煉鋼,帶著產品直接進入農產品市集擺攤,甚至挨家挨戶發傳單,想用最踏實的方式推廣自家原汁原味的「純水果」冰棒;然而隔行如隔山,經營塑膠射出產業多年,轉換到農、食品製作與銷售,初期過程並不十分順利,「很多朋友疑惑,我怎麼會改行賣冰棒?」

從購入第一部冷凍機開始,生產線上的各種作業問題,李銘煌都有信心可以克服,但原料、設備、技術、人力俱足後,要從原本的材料供應端,轉面向第一線消費者,還有最後的大魔王要打:從零開始打造品牌的行銷挑戰。

「我一度想說,如果兩年內冰棒真的還是賣不動、做不起來,是不是差不多該停損、收起來……雖然已經投入好幾百萬了,哈哈。」名片頭銜印著「最資深員工」的李銘煌,聲線低頻富磁性,精練的言談中點綴著笑意,聽來總是舉重若輕、十分瀟灑豁達,但那其實是種,有過一定事業與人生歷練才具備的,內斂的颯爽。

「一開始,我一家一家信箱塞傳單,真的沒半個人打電話過來耶。」李銘煌侃侃而談:「那時小美或義美的冰棒一枝才十幾元,我們的定價三十元,很多人不看好,擺攤時,還常被婆婆媽媽剾洗(khau-sé,挖苦)說賣太貴。」關鍵是,春一枝的冰棒原料只有三種:鮮果、砂糖、水,無添加額外成分,極致純粹,水果的成本就在那裡。

初次試作採取手工拔冰之後,李銘煌隨即用紅通通的手指打電話,下單一臺拔冰機。
初次試作採取手工拔冰之後,李銘煌隨即用紅通通的手指打電話,下單一臺拔冰機。
春一枝冰棒口味繽紛,採用本土新鮮水果為原料。
春一枝冰棒口味繽紛,採用本土新鮮水果為原料。

李銘煌分享,近年申請HACCP和ISO22000食安管理系統標準時,來廠視察的人員驚訝春一枝工廠環境之乾淨,「說是工廠,其實根本就自家廚房,只是大了一點……你看成分就知道了,沒有添加其他東西,但天然原料做冰也是需要合規。」而無添加也會帶來痛苦:一旦扮演主角的水果不對,一切就會不對味,無法掩飾。因此,對水果原料品質嚴格把關,也成了春一枝最重視的堅持。

臺東卑南的愛文芒果。
臺東卑南的愛文芒果。
春一枝製冰廠對環境衛生的要求高。
春一枝製冰廠對環境衛生的要求高。
李銘煌(左)夫妻歡迎大家來鹿野呷枝仔冰。
李銘煌(左)夫妻歡迎大家來鹿野呷枝仔冰。

枝頭春意鬧,從市集切入市場

從二〇〇七年第一根冰棒問世,〇八年以春一枝之名、扛著冰櫃開始進入市集擺攤,一路不斷挑戰冰棒消費族群既有的價值認知,「你只要吃一口,就知道為什麼要賣這個價──你吃下的是一整顆水果,和臺灣的風土滋味!」後來參加「簡單生活節」,理念始讓更多人看見、認同,名號也逐漸打響,並陸續與鶯歌陶瓷博物館、板橋林本源園邸等展開合作,直到二〇一〇年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下了一張四萬枝冰棒的訂單,至此,枝頭上的春意,才真正算是開了花、結出果。

就這樣一步一腳印,近廿年來,春一枝陸續在全臺各地設置了約兩百個冰櫃,包括觀光旅遊景點、餐廳、飯店、商店、車站、休息站、博物館、歌劇院、文創基地、棒球場、運動中心、動物園、書局、藥局、廟宇、農會……族繁不及備載,許多世界級品牌舉辦活動,也主動邀約聯名,共推限量紀念冰品,用「四處可見」來形容並不誇張。

春一枝元年,於市集擺攤的珍貴照片。
春一枝元年,於市集擺攤的珍貴照片。
臺東佛光山日光寺的茶禪院也有春一枝冰櫃,吃冰浴佛,身心兩舒暢。
臺東佛光山日光寺的茶禪院也有春一枝冰櫃,吃冰浴佛,身心兩舒暢。
像這樣子的冰櫃,全臺大約有兩百個。
像這樣子的冰櫃,全臺大約有兩百個。

越野賽般挑戰新鮮事

如今成功壯大、甚至已進入世代交班的春一枝,最初萌芽自人生的歧路。「我就是喜歡開車到處玩嘛!那時孩子們還小,放假有空我就會帶家人往東部跑,開越野車在凹凸不平的野溪上上下下,玩水烤肉;從花蓮開始,一路探索好玩的地方,最後來到臺東。」

李銘煌回憶,最早鹿野大家都在種茶,WTO開放之後,臺灣茶葉不敵進口,這裡種茶的人也少了很多,或紛紛改種鳳梨。「那時來鹿野,常住在一家有好喝茶葉的民宿,住久了就和民宿主人成了朋友,後來他都不收住宿費,我想說這樣不行。」同時因為喜愛戶外活動,越野車、沙灘車等設備也需空間停放,遂生出了不如直接在鹿野購屋的念頭,也是機緣,剛好得知有個不再營運的製茶廠想出售。

住下來以後,常有鄰人送來水果,幾次下來,吃到很歹勢,一問之下才知道過熟、過剩或受損難賣的水果太多,直有百分之二到三的比例。經營傳產多年、對數字敏銳的李銘煌為此感到相當不捨,思索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當地的鄰居農民,和這些優質的臺灣水果。「要不,提來做枝仔冰?」大家都覺得是個好主意。可是,誰做?沒人做啊,那只好自己來。

透過枝仔冰,讓臺灣走向世界

「就像那句人家常講的:越在地,越國際。臺灣的水果無論是栽種環境、技術到作物品質,真的都很棒啊。」李銘煌說,他也是開始經營春一枝一段時間之後,才有了這樣的想法:臺灣的四季,可以濃縮在手中的這枝冰棒裡。

「當外國人來到臺灣,就算在冬天,還是能吃到臺灣四季水果的美好滋味,這不是很讚嗎?甚至還可以讓臺東、臺灣進一步走向世界。」確實,春一枝如今不但是臺灣最富盛名、大幅使用在地水果的代表性冰棒品牌,三年前還曾進駐加拿大大統華連鎖超市,今年暑假也登上了國際航線飛機餐,接下來更可望邁向日本。

「一開始真的只是因為喜歡喝茶,所以來鹿野找茶而已。」李銘煌坦言,最早根本沒想過創立春一枝,甚至後來「長」成現在這個樣子,在在超出他的預期。他說起,前陣子買下池上一塊農地,種起米,推出春一枝品牌的池上米,很快就銷售一空。「米好吃的祕訣,當然在於新鮮。」李銘煌指出,也是因為池上的水好、海岸山脈泥火山土質又特別,海拔、溫度都有地利,加上南橫埡口下來的氣流,種出來的米自然不一樣。

鹿野家門口常莫名出現的水果,無心差柳成就了春一枝。
春一枝鹿野熱氣球嘉年華限量款,冰體和冰棒棍都精心設計。
春一枝鹿野熱氣球嘉年華限量款,冰體和冰棒棍都精心設計。
鹿野茶業在九〇年代衰落後,如今有紅烏龍再振茶鄉之名。
鹿野茶業在九〇年代衰落後,如今有紅烏龍再振茶鄉之名。
春一枝在池上的稻米產地,有著春字標記。
春一枝在池上的稻米產地,有著春字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