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50 頁
「吃在地、食當季」就是幸福好日子 「日日好農」周曆手繪53幅農食 喚醒美好味覺記憶
一年接近尾聲,農業部出版2024「日日好農」周曆展望新年。「日日好農」是一本農食曆,邀請農業部升格主視覺繪師「furimuri毛乖畫鹿」擔綱繪製,以53幅農作物及農食料理全彩手繪插畫與背面的「農食小記」,喚醒美好的農食記憶,讓國人天天樂於「吃在地、食當季」。
桃園新屋新設屠宰場 鄉親憂交通、農田汙染 近300人攜「新屋媽」北上農業部陳情
家禽屠宰場業者擬於桃園新屋笨港里新設肉雞屠宰場,笨港里周遭鄰里鄉親擔憂新廠車輛進出、汙水排放將對在地務農為主的生活環境造成莫大影響,且當地沿海地區已劃設為「海洋客家休閒農業區」,設立屠宰場與發展觀光休閒衝突,今(9)日近300人搭乘6輛遊覽車,並請在地信仰「新屋媽」神轎同行,北上農業部陳情。
第一次種菜就上手! 桃園場「智慧植栽照護管理系統」讓校園食農教育更Easy
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將農業技術科普化,建立「智慧植栽照護管理系統」,包含作物篩選、省工澆水、土壤肥料及病蟲害管理4大模組,方便學校視需求導入應用。目前已在16所國中小學校完成驗證,預計年底前可推展應用至39所學校。
光有好米還不夠! 農糧署研擬科學化米飯烹煮SOP 讓學童把飯吃光光
國產米新鮮、品質好,但若學校貯藏方式不當或烹煮技巧不佳,煮成米飯反而無法呈現完美口感,學生不愛吃。農糧署委託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陳時欣調查研究,建立團膳食米儲存及烹調供膳標準化流程,讓學校午餐米飯煮起來Q彈富香氣,品質穩定一致,學童自然願意把飯吃光光。
天氣熱農民延後定植、補植普遍 草莓盛產估晚1至2周
今年9月全球氣溫史上最高,國內入秋以來氣溫下降有限,「秋老虎」多次來訪,苗栗大湖草莓農定植較晚,近來天氣熱又讓不少苗株死亡,農民得補植,今年草莓盛產季節推估將延遲1至2周,大約12月中、下旬才會進入產季。
連3降!蛋價再降2元 今起產地價每臺斤38.5元 批發價周四降至48元
台北市蛋商業同業公會今(7)日宣布本周蛋價每臺斤調降2元,產地價即日起降至每臺斤38.5元,批發價從周四(9日)起降至48元。台北市蛋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劉威志說,蛋價連三周調降「印象中是(史上)首次,以前沒有那麼嚴重過」,價格調降就是希望刺激買氣,否則為達供需平衡,國內蛋農也可能抑制生產。
民間育成芒果「綺麗蜜」 兼具愛文、土芒還有一種特殊果香 糖度20度卻吃不膩
洪維信耗時20多年育成芒果新品種「綺麗蜜」,日前正式登記取得品種權。「綺麗蜜」血緣複雜,包含愛文、金煌、土芒果3種主要血緣,果實較愛文稍大,果肉類似金煌Q彈多汁,纖維又偏少;除了以愛文為主的香氣,還帶有點土芒果及某種特殊果香;糖度可高達20度,口感沒酸味但帶有果酸基底,讓人吃都吃不膩。
越南蚵進口約國產5分之1 每臺斤還便宜3、40元 水試所產地鑑別技術無所遁形
近年越南蚵(牡蠣)進口逐年增加,去年進口約3千公噸,已接近國產數量的5分之1,但消費者在市場上卻難以辨別,由於越南蚵比國產蚵每臺斤便宜3、40元,更難免混充販售疑慮。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建立「牡蠣產地鑑定技術」,辨識率達97.3%,衛福部食藥署已於11月3日公告為建議檢驗方法,為牡蠣產地鑑別建立科學根據。
亞蔬半世紀 臺灣政府支助4億多元新大樓落成 農業部:鏈結國際學研因應氣候變遷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今年適逢設立50周年,今(3)日舉行周年慶暨新實驗大樓落成典禮。亞蔬以臺灣為總部,新實驗大樓建設耗資4億多元,大樓及先進儀器設施全數由臺灣政府資助,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新大樓啟用可鏈結國際及國內學研單位,將加速蔬菜研究,以因應農業面臨氣候變遷等諸多挑戰。
臺北國際旅展國家森林館51條遊程 「郵輪巴士」遊阿里山、享飲夢幻「沼平櫻啤酒」
臺北國際旅展「國家森林館」今(3)日開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薦全臺國家森林遊樂區51條優惠永續遊程,開賣沼平櫻啤酒、黃喉貂玩偶等35款限量紀念品,還推出「郵輪式巴士」,方便旅客免開車遊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