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蚵進口約國產5分之1 每臺斤還便宜3、40元 水試所產地鑑別技術無所遁形

農業部水試所建立「牡蠣產地鑑定技術」可為國產蚵(牡蠣)證明產地。(攝影/游昇俯)

你吃的「蚵仔煎」是用國產蚵還是進口蚵?近年越南蚵(牡蠣)進口逐年增加,去年進口約3千公噸,已接近國產數量的5分之1,但消費者在市場上卻難以辨別,由於越南蚵比國產蚵每臺斤便宜3、40元,更難免混充販售疑慮。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建立「牡蠣產地鑑定技術」,辨識率達97.3%,衛福部食藥署已於11月3日公告為建議檢驗方法,為牡蠣產地鑑別建立科學根據。

國內包括嘉義、彰化、臺南、雲林等縣市及離島馬祖、金門、澎湖等都有牡蠣養殖產業,十多年前年產量曾達3.6萬公噸,但產業逐年萎縮,至去年剩約1.67萬公噸、總產值約38.9億元。相對之下,牡蠣進口量卻逐年增加、去年已達5,217公噸,其中以越南蚵3,023公噸占最大宗。國產蚵主要產季在每年2月至10月,從10月至隔年2月則是越南蚵主要進口期。

近年越南蚵以低價混充臺灣蚵販售時有所聞,貿易自由化下進口需求也可能持續上升,水產試驗所因此蒐集境內、外牡蠣樣品共595件,研發「牡蠣多重元素檢驗方法」及「牡蠣物種之鑑別檢驗方法」等產地鑑識技術,協助牡蠣產地溯源。

水產試驗所今日公開「牡蠣產地鑑別技術」。(攝影/游昇俯)

越南蚵與國產蚵從外型上根本無從辨別。(攝影/游昇俯)

水試所加工組組長蔡慧君表示,越南蚵與臺灣蚵同為葡萄牙牡蠣,外型上無法區分,但由於牡蠣生長過程不會移動,靠濾食海水中的營養成分生長,牡蠣的可食部位會累積其棲息環境中各種元素,可以此作為產地鑑別重要依據;水試所蒐集包括彰、雲、嘉、南、澎等地國產牡蠣380件,以及跨國蒐集北越(下龍灣、榮市)、中越(峴港)及南越(芽莊)等地境外牡蠣215件,以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ICP-MS)技術分析牡蠣的14種元素含量, 建立出1,785筆特徵元素分析資料庫,以此作為多重元素檢驗方法鑑定依據,並會持續擴充資料庫。

臺灣市面上可接觸牡蠣種類主要包括分布於臺灣、越南及中國南部等氣候溫暖地區的葡萄牙牡蠣,以及分布日、韓及中國北部的太平洋牡蠣。蔡慧君表示,由於多重元素檢驗法是針對葡萄牙牡蠣所建立的技術,牡蠣產地鑑別時會先以DNA鑑定技術確認樣品屬於葡萄牙牡蠣或太平洋牡蠣,確認是葡萄牙牡蠣,再利用多重元素檢驗法,研判產地來自臺灣、越南或中國南部。

牡蠣種類繁多。(攝影/游昇俯)

漁業署輔導國產牡蠣業者通過產銷履歷及水產品可溯源標章約702戶,超過全臺牡蠣養殖戶35%;並為了強化溯源標示,也輔導其中50戶購置貼標機及束口機等設備,在產品包裝張貼標章、標示產地。水試所所長張錦宜表示,現行散裝蚵產品未強制標示,水試所將先協助通過產銷履歷及水產品可溯源標章、在做「品牌」的蚵農做產地背書,未來也會建立市售產品檢驗機制。

漁業署表示,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行召集跨部會專案稽查,查核越南牡蠣之輸入業者、供應盤商及下游餐廳業者等對象,追查產地來源資訊正確揭露;未來牡蠣產地鑑別技術正式公告實施後,將可以科學方式檢驗是否有進口產品混充國產牡蠣的情事。

嘉義東石蚵農許清山不平地說,他的鮮蚵每包1臺斤賣180元,越南蚵一臺斤只要130元,但仍當作國產的在賣。嘉義區漁會推廣部幹事陳宏聰表示,越南蚵跟國產蚵價差每臺斤3、40元,賣的時候每個人都自稱「東石蚵」,「在地的(養殖戶)也看不出來」,盤商利潤很高;現在有檢驗方法,才能為國產蚵證明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