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 image
  • 1198 文章
淡水河口的野生文蛤貝殼飽滿漂亮。

你所知道與不知道的臺灣文蛤 審慎引種養殖以保護原生種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簡稱水試所)今(2023)年3月在國際期刊《軟體動物研究》(Molluscan Research)中發表研究,透過DNA鑑定,證實臺灣常見的市售養殖文蛤為臺灣原生種,正式更名為「臺灣文蛤」(Meretrix taiwanica)。本篇由水試所調查研究團隊撰文,介紹臺灣文蛤的品種溯源歷程與其對文蛤養殖產業的意義。

黃振庭坦言,面對極端氣候,臺灣文蛤產業仍要看天吃飯,但可藉由科學化養殖降低養殖風險與提高收益。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黃振庭:臺灣文蛤科學化養殖  更好應對氣候變遷挑戰

國際養殖漁業現在非常重視藻類與貝類養殖,主因藻類和貝類有助於吸收二氧化碳。貝類的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就是吸收二氧化碳而來,所以可以固碳。每個國家有不同的環境,都有相對適合的養殖物種,從整體型態來分,可分成單一物種與多樣物種兩種。挪威受限環境,以冷水性物種鮭魚為主,屬於單一物種;臺灣氣候適宜多樣物種,水產養殖種類超過50種,養殖年產量逾1萬公噸以上的大宗水產品產量占比高達80~90%。

《豐年雜誌》2023年8月號立體書封面。

《豐年雜誌》2023年8月號 神奇寶貝 臺灣文蛤揭密

臺灣文蛤證實是原生種的新聞,引發網路廣泛的「蛤?」熱潮,對於豐年編輯群,更多是對現代文蛤養殖究竟怎麼一回事的想像。待實際踏上富含水、陸資源的「倒風內海」沙灘,在退潮中的海水中「摸蛤兼洗褲」,想到文蛤從生長、被挖掘,最後上桌成為美味佳餚,驚嘆:臺灣文蛤,真正神奇寶貝!

新竹峨眉無負擔社區內農塘,將苦茶體驗園區範圍向外延伸。

藏水於農抵禦氣候變遷 峨眉無負擔社區:苦茶體驗園區農塘的重生之旅

沿著蜿蜒的內山公路行經峨眉,一旁峨眉溪流水潺潺,雪白桐花點綴遠山。轉過急彎、拐進竹49線狹窄的赤柯山農路,取而代之的是綿延整片山坡的桶柑果園,隨風搖曳的深遠竹林,倒映山影的悠悠大埤,還有那成群結隊、搖搖晃晃地行走於田埂的菜鴨。在無負擔社區裡,你聽不見往來喧鬧的車聲與人聲,只聞此起彼落的鳥聲與蛙鳴,述說無負擔社區建立短短9年時間,居民與產業和土地和諧共生的耕耘軌跡。

盛夏芒果甜美誘人。(攝影/林韋言)

臺灣芒果總動員 喚醒夏日的味覺

盛夏炙熱,氣息奄奄,只有一盤冰鎮的芒果能讓味覺甦醒,濃郁的香氣,清涼的舒暢,暑氣頓時飛散無蹤。要見識芒果的多樣風貌,一定要走一趟臺南玉井,正熱烈上演的國際芒果節,放眼過去,一籃籃芒果,以絕對誘人之姿散發著香氣,火紅的、金黃的、墨綠的……碩大的果型,飽滿的色澤,臺灣真是芒果天堂啊!

少子化與高齡化衝擊農業勞動力,移工政策成為各國解決缺工問題的方法之一。(攝影/陳彥尹)

添補農業勞動力 移工政策助農業永續 借鑒美國農業勞動力短缺因應措施

隨著全球產業發展的轉變,農業部門占總GDP比重逐年減少,加上農業工作環境、極端氣候造成農產品產量及價格不穩定、農業所得相較其他行業低等因素,在已經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現況之下,更難去與其他產業競爭勞動人口。農業勞動力的短缺將影響農業產能、糧食安全以及農業永續經營,因此農業缺工是目前眾所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

林下養蜂的蜂箱置放於林木行株距間。

森林蜂產品的生產:林下養蜂 林下經濟品項作業管理及其效益評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林務局自2019年4月施行林業多元輔導方案、推動林下經濟,已陸續開放段木香菇、木耳、森林蜂產品、臺灣金線連、臺灣山茶、天仙果與馬蘭等品項,作為林農可於森林區域生產的產品,在維繫森林生態與森林覆蓋的前提下,已創造出活絡山村社區及原住民部落周邊綠色產業的效益。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簡稱林試所)於本篇提供森林蜂在林下的養殖管理方式與效益評估。

黃金山竹的未熟果為綠色,熟果為明亮的橙色

酸甜點滴在心頭 阿恰恰黃金山竹

你吃過山竹嗎?除了常見的紫色泰國山竹,還有橘黃色的黃金山竹!它有著能三指掌握的玲瓏蛋形,在澄亮果皮下,包裹著酸酸甜甜的軟綿果肉,獨有一番涮嘴風味。黃金山竹屬藤黃科果樹,從原產地南美洲玻利維亞飄洋過海,躍升為澳洲昆士蘭地區大面積栽培的經濟作物。如今不必遠渡重洋,在臺灣也能吃到就地培育的黃金山竹。當愈來愈多人推崇「好種好賣」的新山竹,早於2012年開啟山竹之旅的屏東小農龔泰安,卻提出了不一樣的見解。

玉米

大通膨時代的糧食安全 淺談維繫良種的重要性

食物是人生存的根本,因此有人說:誰掌控了食物供應,就能控制世界。人類從事農業活動以來,多為收集作物種子來生產作物,因此種子是農林業生產中最基本的生產要素,而優質種子是提高產量的必要條件,說種子是農業之母並不為過;講到糧食安全,就不能不重視種子生產及品質。

根節蘭園

切花、盆花、景觀花卉多元運用 平地栽培根節蘭新品種「桃園1 號-白玉精靈」

根節蘭為蘭科(Orchidaceae)根節蘭屬(Calanthe)多年生植物,全世界約有150種,大致分為溫帶落葉及熱帶常綠性2類。臺灣原生根節蘭均為常綠性地生蘭,約有17個物種,分布於本島海拔50~3,000公尺半透光且高溼的闊葉、針葉及雜木林或竹林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簡稱桃園場)為開發新興花卉,針對臺灣原生根節蘭屬種原進行蒐集、雜交及品種選育,歷經13年選育出適合切花、盆花及景觀應用的根節蘭新品種「桃園1號-白玉精靈」,是國內第1個取得品種權的根節蘭屬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