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豐年雜誌 第 41 頁
咖啡聰明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又減少碳排的合理化施肥策略
肥料使用占農業土壤近9成的溫室氣體排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簡稱茶改場)與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壽公司)及雲林縣古坑鄉咖啡產銷班第14班咖啡農,歷時2年實地進行試驗研發「咖啡聰明肥」,不但針對農民施肥行為做調整,依據咖啡樹整年度不同生育時期所需肥分進行肥料精確配比,既落實合理化施肥,也提高肥料利用率,達到減少碳排的施肥策略。
勇闖海藻的偉大航道 蔡恭和從溼地保育到六級產業,把少數變多數
攤開17年前用鉛筆勾勒出的未來計畫草圖,對照近期為增建設施、交由建築師繪製的平面設計圖,向禾休閒漁場主人蔡恭和笑稱,「其實我想做的,到現在都沒怎麼變!」現年44歲的他,有著嘉義東石「漁村囝仔」的樸實熱情,從蚵貝創作、鰲鼓溼地生態導覽、休閒漁場觀光體驗到近年的海藻產業創新,蔡恭和想讓家鄉的美被看見,持續打磨自己和夢想一起進化,依循金牛座執著於心之所向、勇於行動的超強行動力,外加一點與生俱來的美感細胞,他和鰲鼓與海藻華麗的創生故事,或許才剛開始。
品質優良、豐產兼具多重抗病性甜椒新品種番椒「台中亞蔬1號」
番椒(CapsicumannuumL.)為茄科具高經濟價值的果菜類蔬菜,依辣度有無,可分為辣椒及甜椒。甜椒顏色豐富,富含營養價值,且適合各式料理使用,深受消費市場喜愛。近年來國人在飲食及料理方式有多元化趨勢,甜椒在消費市場的需求亦逐年提升。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2021年統計資料,臺灣甜椒栽培面積已達1,248公頃,而中部山區為夏季甜椒的主要產區。目前臺灣主要栽培的甜椒品種皆為歐美國家育成,多數品種對臺灣栽培環境及病蟲害的適應性差,使農友在進行甜椒生產時品種選擇少。
全球減碳排的基盤 有機廢棄物處理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自1992年創立以來,歷經30年,雖有多年來的努力但也被批評進展緩慢,難達成應有的進度及目標,因為近年來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仍繼續上升,1995年COP1(第一屆COP)時為360.97ppm,到2022年COP27時已達417.20ppm,難見減緩跡象。造成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的原因很多,但讓人擔憂的是要如何加強拯救碳排問題才是重點,值得關切。本文期盼藉由提出有機廢棄物處理的角度,來協助解決全球碳排問題,以拋磚引玉的心情,尋求強化多元減碳排的方案。
雞糞躍轉聚寶盆!發電吸金又滋養地力 農科企業艾貝科的綠金願景
香甜的玉子燒、珍珠奶茶及醬燒烤鴨,生活中處處可見引人垂涎的畜牧產品,但生產過程中自然出現的動物排泄物,卻被視為惡臭與髒亂的源頭。「連結土地、環境友善,不只是一個口號與學術研究項目,更需要實際行動的場域。」擔任逢甲大學綠能科技暨生技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的賴奇厚教授,深耕畜糞沼氣發電研究,偕同校內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汪浩教授、會計學系張森河教授等跨領域專家,齊心將學術轉化為實務,並於2020年邀請百大青農劉震鋐擔任董事長,成立逢甲大學衍生企業「艾貝科農業科技公司」(簡稱艾貝科)。不僅有效解決畜糞處置問題、創造綠電收入,還將剩餘產物製成農田肥料,供給作物生長、成為畜牧動物的餵養飼料,為小農開創了循環經濟的綠能商機。
創造產業、農民、環境三贏 大統和特克斯的點糞成金術
增加碳匯與循環再利用是達成2040農業淨零碳排的重要策略,其中雞糞產業鏈如何化糞為金,結合先進的肥料製程、設備與微生物技術,使雞糞去化流程對環境更友善、更具生產力、終端產品更能與作物端緊密鏈結,是近年各家農業生技業者積極競逐的目標。正如大統生物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大統)董事長林振發所說:「我們不只定義自己是肥料公司,而是在循環經濟底下,與禽畜糞肥、農作生產相關的全方位服務供應者。」
讓蛋雞產業和地球永續轉動!隆昌牧場樹立雞糞資源化新標竿
臺灣產蛋大縣彰化的蛋雞飼養隻數占全臺逾45%,位於彰化縣北斗鎮的隆昌牧場,初抵時只見整潔的太陽能密閉雞舍和優遊於草地上的馬匹,空氣中沒有絲毫糞味。創立於1969年,隆昌牧場以豐富化籠飼飼養蛋雞並長期供應雞蛋給微熱山丘、摩斯漢堡、Mo-Mo-Paradise鍋物店等品牌,2000年全面改為自動化密閉式雞舍,3年前開始自建雞糞資源化設備,生產雞糞粒肥、液肥和沼氣,努力為蛋雞產業和環境永續找到發展的最佳方程式。
雞糞化為黃金肥料,揭示畜牧永續新方向 從廢棄物到循環資源
散發臭味、容易引來蚊蟲的生雞糞,是養雞業者每天都得面對的問題。過往雖有曝曬、醱酵等方式能處理生雞糞,但人力短缺、曠日費時、味道濃重等種種考量,讓位在臺南六甲的永順興牧場,決定引進乾燥設備處理生雞糞,不僅能大幅降低環境問題,在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簡稱畜試所)合作研發「雞糞加值產品處理套組」後,雞糞不再是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還能轉化為有機質肥料,友善土地之餘,也讓養雞產業能永續發展。
臺日農業交流在九州正夯!第一屆日本九州國際農業博覽會
農業展除了展示與宣傳農業成果、推動貿易與拉動內需的重要槓桿,也是促進農業產品與生產資訊流通的重要手段。《豐年》今(2023)年5月前往第一屆日本九州國際農業博覽會(AGRI WEEK KYUSHU 2023,簡稱九州農業展),在九州熊本縣的熊本產業展示場(Grand Messe Kumamoto)內,看到各式各樣新世代農業機械設備、資材與服務,感受現場展商與農家互動的熱情與活力,農業魅力無法擋!
雞糞造粒點糞成金,加速去化一舉數得 雞糞處理現況與加工肥料介紹
目前臺灣雞糞再利用方式以醱酵製成堆肥為主,然而醱酵過程耗時且占空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2020年起推動雞糞加工肥料政策,由畜產試驗所(簡稱畜試所)研發雞糞加工肥料,將雞糞用乾燥與造粒處理,免去醱酵時間並降低空間需求,同時避免氮素於醱酵過程逸散,保留較完整的肥分;此外,造粒後成品水分在20%以下,有助壓縮體積,減少運輸成本並利於保存,乾燥顆粒也能減輕田間施用時所造成的粉塵、臭味與蒼蠅問題,可謂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