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海藻的偉大航道 蔡恭和從溼地保育到六級產業,把少數變多數

蔡恭和。

蔡恭和以生態導覽和經營休閒漁場起家,近來著手開發海底龍鬚菜系列產品,盼為地方產業帶來全新商機。

文/楊雋珩 攝影/黃名毅

攤開17年前用鉛筆勾勒出的未來計畫草圖,對照近期為增建設施、交由建築師繪製的平面設計圖,向禾休閒漁場主人蔡恭和笑稱,「其實我想做的,到現在都沒怎麼變!」現年44歲的他,有著嘉義東石「漁村囝仔」的樸實熱情,從蚵貝創作、鰲鼓溼地生態導覽、休閒漁場觀光體驗到近年的海藻產業創新,蔡恭和想讓家鄉的美被看見,持續打磨自己和夢想一起進化,依循金牛座執著於心之所向、勇於行動的超強行動力,外加一點與生俱來的美感細胞,他和鰲鼓與海藻華麗的創生故事,或許才剛開始。

許多人初識鰲鼓的印象,是度冬候鳥在溼地泥灘上翩飛覓食的身影,是「蔡老師」嘉義縣鰲鼓溼地生態保護協會總幹事蔡恭和專業風趣的解說。但這些對蔡恭和而言,都是他2006年甫從臺南搬回老家東石時,意料之外的進展。

蔡恭和多年前手繪的未來計畫圖。
翻出多年前手繪的未來計畫圖,划船區、釣魚區、餐廳等空間配置和海盜船都已成真。

返鄉創業柳暗花明 生態旅遊打響知名度

那年,自小喜愛動手DIY、木工科畢業的蔡恭和,結束數年在食品工廠乏味的工作,決意從大城市返鄉創業,他改造父親魚塭旁的工寮為個人工藝坊,四處兼課、擺攤販售創作的藝品。然而過了一段時間,生意毫無起色,「連交通油錢都不夠」,眼看積蓄見底,還得跟家人借錢,心理壓力之大,令他時不時便獨自走進附近的溼地散心。他觀察雁鴨育雛、高蹺鴴編織巢穴,開始對溼地豐富的生態產生興趣,有空便自學查書、請教專家。

蔡恭和以天然素材進行創作的藝品。
蔡恭和擅長蚵貝、漂流木藝術和袖珍工藝,常領著遊客撿拾鰲鼓沿海的天然素材進行創作。

某天,蔡恭和照例前往東石知名景點的船仔頭休閒藝術村擺攤,藝術村基金會的朋友提議:「你何不把遊客拉回自己的家鄉介紹溼地?」這番話,啟發他轉向經營生態旅遊、漁村體驗的念頭。適逢2009年,林務局規畫將把因地層下陷、土壤鹽化而廢耕的台糖鰲鼓農場,改建為全臺三大平地景觀造林地之一的「鰲鼓溼地森林園區」。同年,蔡恭和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創立「鰲鼓溼地生態保護協會」,並接手父親5分地的魚塭,轉型成向禾休閒漁場。他開始領著四方遊客,一面深入溼地探索國際級賞鳥天堂;一面推出漁場內釣魚、乘膠筏划船、摸文蛤、撈海菜、烤鮮蚵等多元體驗。

蔡恭和回憶那段草創期,一間簡陋的帆布鐵皮屋,一個文蛤池和海菜池,一艘他用廢棄保麗龍拼裝的克難小船,「這麼爛的東西,遊客們還玩得那麼開心,我才發現從旅遊來發展,好像可以謀生。」

10年下來,蔡恭和對振興漁村、環教推廣的努力獲得諸多肯定。一個常住人口僅200人的小聚落,有超過30位居民擁有生態解說員資格,每年吸引約10萬人造訪溼地及周邊社區。向禾也在2020年成為嘉義濱海第1個取得環境教育場所認證的單位。但蔡恭和沒有因此滿足,坐擁溼地及漁場穩定的休憩旅遊資源,近年他將目光望向鰲鼓沒落的海底龍鬚菜產業。

向禾休閒漁場。
向禾休閒漁場提供許多少見的漁村深度體驗,除了釣魚,也能撈海藻、划膠筏、彎腰摸文蛤。
向禾5分地大的魚塭。
全臺海藻養殖戶急速減少,向禾5分地大的魚塭一半養文蛤、一半養海藻,採取和魚蝦蟹混養的生態養殖,一年約6收。

追憶海藻風光年代 好玩好吃的藻農體驗

「小時候其他農村是在馬路上曬穀、曬蘿蔔乾, 我們漁村就是曬海藻。」30幾年前,鰲鼓村四股社區居民多以海上養蚵或養殖草蝦、紅蟳為業,直到1986年韋恩颱風破壞魚塭土堤,水質環境驟變,在地養殖業一度走下坡。所幸那些年雲嘉南沿海開始興起海藻養殖熱潮,超過9成是賣給盤商供應九孔產業作為天然餌料,1成交給工廠提煉海藻粉作食品加工原料,這波旺盛的市場需求,鰲鼓自是不落人後。

蔡恭和眼神閃亮:「那時海藻價格好、通路多,堪稱黃金年代。」時為國中生的他,下課回家就是幫忙翻動曝曬的海藻及將成品裝袋,每戶人家單靠海藻即月入10萬。

2000年後,臺灣九孔養殖業因不明病變、進口貨低價傾銷等因素跌入谷底,連帶打擊海藻走向夕陽產業。蔡恭和分享收購商提供的數據:「現在雲林剩2個養殖戶,臺南剩1戶,其他都在嘉義東石,包含我的1池和其他人,加總不超過10池,已經少到這樣!」不忍海藻產業面臨嚴重斷層、恐在臺灣消失,蔡恭和開始在擅長的遊程設計內,大量融入海藻的元素。

例如半日的漁樂藻活動中,大小朋友可親身體驗藻農利用「海藻耙」撈海藻的日常工事;認識漁場遵循生態養殖,堅持不用藥,將海藻和魚蝦貝類混養共生的食物鏈循環,及在廚藝教室手作涼拌海藻料理。為傳遞更多海藻科普及在地人與海藻互動的歷史內涵,2023年初,蔡恭和在漁場內設置海藻文化展示空間,並計畫興建一棟地方型海藻博物館,希望讓以往被認為廉價、不足以擔綱要角的海藻,成為地方創生新亮點,打造鰲鼓成為臺灣海藻的主場。

海藻文化展示空間詳細介紹海藻的養殖管理、採收工法,也能摸摸不同搓洗日曬次數的海藻半成品。
海藻文化展示空間有一角展售著以海藻為原料的各種加值開發商品。
海藻文化展示空間詳細介紹海藻的養殖管理、採收工法,也能摸摸不同搓洗日曬次數的海藻半成品。還有一角展售著以海藻為原料的各種加值開發商品。

妙用無窮又好養 九洗九曬最厚工

身為海藻養殖第二代,蔡恭和認為,東石目前位居全臺產業密集度第一,若搭配地方健全的食住行育樂基礎,大有潛力以海藻六級化產業為主軸,做到差異化策略。不僅對遊客有新鮮感,對在地人而言,也可透過契作養殖、雇工處理等方式增加就業機會。為提升生產質量,今年他計畫號召更多夥伴成立海藻產銷班。

蔡恭和強調,以海底龍鬚菜為主的海藻養殖擁有諸多優點。藻農引海水入池,不須抽取地下水,且節電、能淨化水質、飼料成本低,海藻就像「大海裡的蔬菜」,容易種植、生長快速,「整個食物鏈,只要物種放對了,就能形成良好循環,對環境產生很多效益。」以向禾的養殖管理模式為例,海藻與魚蝦蟹混養,蝦子是底質碎屑的清道夫,螃蟹負責把病魚或攜帶寄生蟲的釘螺吃掉,飼料餵給虱目魚等清理雜藻的工作魚吃,富含有機質的魚糞便,又成為海藻的養分。

海藻在70公分深的池內隨水波款擺,能行光合作用幫助減碳及恢復海洋生態平衡,顏色深淺與日照有關,「底層照到陽光少較黑,接近水面較綠,所以划船體驗等於是讓客人幫我翻動海藻,才能長得更漂亮。」蔡恭和眨眨眼睛。海藻透過孢子和分裂生殖慢慢拓展族群,約2個月1次部分採收,剩餘的海藻苗在人工打散後可持續繁衍。

蔡恭和示範以海藻耙撈海藻。
蔡恭和示範以海藻耙撈海藻,池中海藻每2個月就會部分採收,再打散剩下的種苗繼續繁殖。

撈上岸的海藻,經過傳統九洗九曬工法,耗時7日反覆由人工翻挑附著的螺貝等雜質,並細心洗淨、曝曬後,腥味和藻紅素逐漸褪去,留下淡黃色海藻最特別的洋菜膠(agar,又稱瓊膠)及其他營養成分。蔡恭和分享,海藻四大類的紅藻、褐藻、藍藻、綠藻中,尤以紅藻類的海底龍鬚菜、石花菜的洋菜膠含量較高,膠質組成和細胞壁富含多醣體、多酚、水溶性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質,「第一,多醣體有助活化人體免疫系統、降低血壓血脂,第二膳食纖維占海藻乾重超過70%,吸水膨脹易有飽足感。」海藻的高營養價值和低熱量,正合乎現代人最在意的保健訴求。

撈起的海藻,就像買青菜要挑菜,纖維太粗者要拔掉。
「雜草」絲藻和附著的釘螺、管蟲。
撈起的海藻,就像買青菜要挑菜,除了纖維太粗者要拔掉,「雜草」絲藻和附著的釘螺、管蟲也要盡量摘除。
藻團經過反覆手工清洗曝曬,顏色會從暗紫色,逐漸轉為黃棕色並淡化腥味。
蔡恭和試聞完成曝曬的海藻。
藻團經過反覆手工清洗曝曬,顏色會從暗紫色,逐漸轉為黃棕色並淡化腥味,過程中藻農可再次挑除管蟲等雜質。最終完成曝曬的海藻,重量只剩溼重的約二十五分之一。

創新帶來活水商機 鼓勵青年堅持初衷

除了透過漁場影響力推廣海藻入菜,近年蔡恭和也積極連結產官學資源,構思如何把海藻變成一項可吃、可喝、可用的素材,「我希望有新的產品出線、創造更多附加價值,就可以把海藻產業留下來。」

他申請2019年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偕同嘉義大學及合作廠商陸續開發出海藻餅乾、醋飲、益生菌、手工皂、沐浴乳等系列商品,盼透過加工加值,開闢海藻產業嶄新的市場。2023年,他再接再厲向水保局提出進階計畫,這回目標有二,一是開發延伸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二是研發突破性的海藻加工技術及設備。

舉例,海藻醋飲有望將推出葡萄新口味,及涼拌海藻即食包、海藻冰淇淋等新品項。加工分為洗曬處理和食品添加兩塊,蔡恭和指出,前者傳統工序繁雜耗時,後者因技術難度等因素,目前市售海藻相關食品的海藻添加量甚低。他期待未來如果可應用自動化機械和食品調理技術,提高洗曬效率、降低人力需求、增加海藻添加物的比例,就能影響更多青農加入海藻養殖行列。

鰲鼓海藻醋、藻財進寶海菜餅。
海藻益生菌、海藻益生菌沐浴乳。
從餅乾、醋飲到益生菌沐浴乳,海藻的應用可能無限,精美設計更榮獲水保局農村好物認證。

回望來時路,蔡恭和有感,自己埋首追求的那些事物,從早年的環境教育到現今的農業三生,一開始無一不充滿未知和阻礙,然而踽踽獨行堅持到底,卻又巧妙地與時代推崇的趨勢議題完美嵌合,「早期談生態保育,有點難讓民眾當下的認同產生作為,但其實現在讓大家在漁場享用海藻餐,而非吃深海魚,就是活絡在地經濟、支持友善養殖和減少食物碳足跡的動作。」

種種根植於自然和鄉土的力量,帶給蔡恭和無盡的靈感和理念連結,他相信一如海藻曾是大海生命的起源,嬌柔、其貌不揚卻能穿越數十億年演化,如果你也對家鄉有愛,別管外人怎麼說,何不自己創造一片藍海?

蔡恭和在漁場的創作。
蔡恭和在漁場的創作。
蔡恭和的創作魂體現在漁場各種空間營造,他認為,要先有好玩的東西吸引遊客,才會讓他們更願意去聽生產者想傳達的理念。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