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 image
  • 1151 文章
高雄梓官地區

高雄農業的蔬果金鐘罩 將新鮮直送餐桌 冷鏈鐵三角與梓官農會

面對海內外供銷競爭與全球糧食危機議題,高雄市政府積極打造全面冷鏈系統,規畫「六龜大型區域冷鏈蔬果理集貨包裝場(簡稱六龜冷鏈包裝場)」、「路竹加洲果菜運銷合作社大型集貨冷鏈物流加工廠(簡稱加州冷鏈加工廠)」,以及「大樹蔬果冷鏈運銷園區(簡稱大樹冷鏈園區)」,期盼建構出如同台積電地位般,守護高雄農業的冷鏈黃金鐵三角。值此同時,歷史悠久、肩負守護臺灣葉菜類農作需求的高雄市梓官區農會(簡稱梓官農會),也以壓差預冷機、真空預冷機和冷藏車等設備,強化葉菜類蔬菜的保鮮期,降低損耗。從政府到民間合力構築的冷鏈系統,將成為大高雄地區搶攻「產地新鮮直送」市場的堅強後盾。

雲林縣農糧產值全臺第一

全方位升級 雲林農漁畜冷鏈 從區域物流中心到特色產業冷鏈加工廠

雲林縣為全臺多樣農糧作物重要產區,農業產值連續5年拿下全國第一,近年中央和雲林縣府將強化冷鏈物流體系視為重點政策,也多管齊下積極輔導縣內農、漁、牧業者提升冷鏈設備,促進產銷調節功能、確保農產品質及增加農民收益,希冀藉此翻轉農業弱勢產業的刻板印象,接軌生鮮產品生產及加工管理的國際標準,放眼全球市場的藍海。

突破外銷困境 打造永續供應鏈 全日物流與國際保鮮物流中心

臺灣農產品常因供需失調而價格起伏,近年面對全球化競爭,更凸顯建置完善冷鏈的急迫性。2022年8月,全國第一座國際級保鮮物流中心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簡稱農科園區)正式啟用,目前承攬該物流中心營運的全日物流董事長陳旭初強調:「臺灣冷鏈物流已進入全新時代!」建構具備一條龍式的智慧冷鏈物流系統,從採後處理(預冷、洗選、截切、加工、分級包裝)到倉儲、配送,不僅對內可協助穩定蔬果產銷,對外可強化臺灣農產外銷競爭力,更將是全球落實永續精神,解決碳排放等議題的先鋒行動。

客座總編輯|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吉仲 建構現代化農產冷鏈體系 用好品質結合加工提高農民所得

臺灣農產品種類多元且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但大多數農產品都不耐長期保存與長途儲運,可能在運銷過程中產生損耗。為了更有效降低農產品損耗、提高品質,進一步提高農民收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2021年開始推動「建構農產品冷鏈物流及品質確保示範體系」計畫,在當時行政院院長蘇貞昌的大力支持下,於去(2022)年1月將整體冷鏈推動經費由原訂的84億元提高至126億元,加速完成臺灣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相關建設。

《豐年雜誌》2023年2月號 冷進冷出不斷鏈 農漁畜產尚介青

掌握冷鏈就掌握價格!本期《豐年》邀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擔任客座總編輯,分享產地到餐桌全程不斷鏈目標,如何逐步完成從出口導向的旗艦型、內外兼顧的區域型到各大批發市場與農民團體、農企業等冷鏈建置,穩內銷、拚外銷,全面的冷鏈物流系統,將成為農漁民最堅實的後盾。

Pineapple

松球蘋果變鳳梨 細數鳳梨在臺灣的前世今生

2021年2月中國以檢疫問題為由,自同年3月1日禁止進口臺灣鳳梨。山不轉路轉,這一年農委會拚外銷,打開日本、香港的通路,銷量比起以往增加5~6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說:「感謝中國禁止我們的出口後,才發現臺灣的鳳梨在全世界受歡迎。」臺灣鳳梨在日本大受歡迎,2021年4月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推特上登出自己與臺灣鳳梨的照片,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

翻堆

免費的尚好! 落葉變身土壤改良劑 落葉堆肥製作與農地利用

為推動循環農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發展落葉堆肥製作技術,善加利用落葉、雜草和家庭廚餘製作堆肥,變身農地土壤改良劑,綜合增進農地田力。落葉堆肥好處多:①緩和土壤溫度變化,②促進土壤水分涵養,③增加土壤生物活性,④增強植物根系穿透力,⑤提高有機質肥料利用,⑥減輕病蟲危害。

希臘南部的基特拉島

你有多Smart? 歐盟的智慧農村養成法 美國與日本農業勞動力現況分析

在全球人口向都市集中的趨勢下,各國鄉村都面臨相似的挑戰,一方面因為缺少工作機會與可持續的商業活動,將人們推往都市謀生;又因人口減少連帶使公私部門於鄉村的基礎服務的投資漸少,造成生活機能的不足與衰退,又再次將人推往都市。重複的負面循環,使得鄉村居於日益不利的地位。然而,鄉村富有諸多自然與人文資產,而且新科技與資通訊技術逐漸普及,兩相碰撞下,或許能激出新火花,開展鄉村新樣貌。近10年來,歐盟陸續對於如何利用科技突破鄉村困境,提高鄉村的競爭力與便利性加以討論,提出「智慧農村」(Smart Village)的概念與相關計畫。

杭菊在臺灣栽培不易,花色有白有黃,為菊花茶的主要原料

無毒杭菊全利用範本 花卉格外品循環經濟與碳足跡應用

工業研究院(簡稱工研院)規劃杭菊格外品循環經濟應用、碳足跡產品認證及導入產品安全履歷系統,讓杭菊在安全種植環境成長,使消費者得到安心、安全的保障。因此,將自然無害植栽技術、香花萃酵蜜釀技術與產品安全履歷雲端平台技術相結合,讓杭菊副產品的生產過程更透明化,開發出無毒且具競爭優勢,將花卉格外品變身為高經濟價值產品,創造出更高的營收及產值。

玉蘭花

以花香代金香 廟宇生煙也很環保 玉蘭殘花循環經濟與廟宇製香產業新商機

臺灣人常說「拿香跟著拜」,就是祈求神明帶給自己平安、幸福與財富。如以高值化萃取技術,搭配智慧高效能低溫萃取,屬於泛用型香花物質(液態)及香氣(氣態)擷取產出的玉蘭香花鎖香萃取液為植物水溶性化合物,由於為水溶性,包含天然植物香氣水溶性化合物在其中。推動「以花香代金香」的創新模式,藉由廟宇內部轉型提升需求以及信眾健康意識抬頭的外部趨勢,將此創新應用思維推展到一般信眾慣行的祭拜模式中,也許可開創廟宇製香產業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