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署蛋雞未來市場,建構永續循環 百年福壽打的一手好算盤

年近70的福壽實業董事長洪堯昆。

年近70的福壽實業董事長洪堯昆喜歡考察國外趨勢並勇於引進實作,認為人道飼養與動物福利是未來趨勢。

文/劉安倫 攝影/黃毛

天然色澤、蛋香濃郁、無腥味的美味牧草雞蛋,來自福壽實業董事長洪堯昆對環境與動物友善的堅持。源於歐美現代農畜概念,福壽生態農場採用無拘無束的放牧飼養、平飼和傳統籠飼並行,作為國內飼料大廠,福壽悉心調配蛋雞飼料配方,讓雞蛋營養組成更健康。邁向永續農業願景,近年福壽也將觸角延伸至共好糧農生態圈的經營,希望能實踐對生態、產業及消費者的負責態度。

初抵位於南投中寮的福壽生態農場,占地44公頃的丘陵地,是百年企業福壽實業旗下所屬農場;只見農場用車的烤漆表面已顯斑駁,現場主管解釋道,因為進出農場的車子,每天都要做全車消毒,烤漆難免損傷;而工作人員也是一樣,無論位於山腳下的辦公區或半山腰的飼養區,進出都需要全身消毒,甚至沐浴,方得進入農場工作。

福壽實業是傳承百年的老牌糧油企業,以製造芝麻油等油品起家,先將榨油後的植物渣粕,製成動物吃的飼料,接著回收動物產生的糞便,添加自製益生菌做成栽培植物的有機肥料,最後把使用該肥料種植出來的玉米、花生與芝麻收購回來,榨成油品販售。福壽將各項農糧產品的廢棄物循環再利用,以期達到在地循環經濟。

蛋雞一天約可吃進100公克飼料。
福壽於飼料配方中添加益生菌及牧場自種的天然狼尾草。
蛋雞一天約可吃進100公克飼料(上圖),福壽於飼料配方中添加益生菌及牧場自種的天然狼尾草(下圖),為母雞增強免疫力。

精準營養 飼料配方靈活調整

福壽生態農場早在1978年就開始營運,作為該公司飼料的試養場,以便即時評估研發出的飼料與雞隻生長的關聯性,曾歷經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位於震央的農場幾乎全毀而閒置數年;直到家族第三代的董事長洪堯昆於2005年上任後,重新評估斷層帶位置並進行造林與環境重建,於2011年重啟成為綠色生態農場,試圖為這個已滿百歲的長青企業,注入新的產業視野。

一顆雞蛋的成本,約有80%取決於飼料。而屬於單胃動物的雞,消化道中的微生物遠不如反芻的多胃動物,無法進行醱酵作用來分解大分子的食物(例如含大量纖維素、木質素或其他多醣類的飼料),因此雞隻本身的生長與下蛋規格的大小,相當程度取決於飼料中的營養調配。

依據精準營養的飼料管理原則,隨著不同的成長階段,蛋雞所需要的蛋白質、熱能及微量礦物質的比例都不相同,對於飼料中胺基酸和維生素的依存度也相當高。以福壽專為蛋雞設計的飼料配方為例,光是育成階段的不同週齡,就有分小、中、大雞三種飼料,產蛋前期和後期也有兩種不同飼料。

相較大部分傳統籠飼的混齡飼養,福壽生態農場副理劉展境表示:「我們透過調整飼料的比例來控制產蛋的規格,尺寸太大和太小都會被挑出,而蛋型和蛋重,也會影響洗選率。」對福壽生態農場來說,自有飼料廠的優勢,就是可依生產規格需求,即時微調蛋雞飼料配比,「依照現在的飼養經驗,調整飼料後,大約3天內就能感受到差異。」

每批蛋經過人工與重量篩分機器把關。
每批蛋經過人工與重量篩分機器把關,尺寸太大、太小或蛋形不勻稱的雞蛋都會被挑出。

然而飼料主成分約有50%的玉米、20%的黃豆,其他為肉骨粉和蛋白粉等,自俄烏戰爭爆發至今,光是玉米的國際採購價格就從每公斤7元,一度漲價到12元,最近回降為10元,儘管福壽靠著預先採購兩個月後的國外原物料,試圖平衡採購成本,也難敵物價持續波動,2022年國內飼料價格連番上漲,福壽卻無多餘獲利。

效益與動福的平衡 友善平飼與環控籠飼

目前福壽生態農場中,有6棟採人道飼養模式的雞舍,包含放牧3棟、平飼3棟,共飼養2萬羽(隻)的蛋雞;另外也有10萬羽的蛋雞,住在直立式的環控籠飼雞舍中。為便於管理,兩者分屬不同區域,獨立進行後續洗選與加工流程。

福壽自種雞場直接購買1日齡的小雞回來,飼養至第17~18週齡(依春秋季節略有不同)即會開始產蛋。人道飼養的蛋雞,第一年的產蛋率高峰可達8成,亦會隨雞齡老化逐漸下降,在不強制換羽的前提下,服役期約77週齡(約1年半),待整體的產蛋率降至5成,蛋殼也越來越薄時,就會淘汰;而直立籠飼的蛋雞,高峰期的產蛋率可接近9成,不換羽持續產蛋至95週齡,隨著整體產蛋率自然下降至7成,就整批退役。

福壽為平飼蛋雞提供較寬敞的沙浴空間、架高棲架與產蛋房。
福壽為平飼蛋雞提供較寬敞的沙浴空間、架高棲架與產蛋房。
相較傳統籠飼約2分地養2萬隻蛋雞,福壽為平飼蛋雞提供較寬敞的沙浴空間、架高棲架與產蛋房,被同業笑稱「包下了整座山在養雞」。

事實上,禽流感疫情正緊張,就算是放牧區的蛋雞,福壽也在戶外活動區的領空範圍加蓋黑網,避免蛋雞與外界禽鳥接觸;而不遠處一間空曠的雞舍,剛完成清理和消毒,正準備迎接下一批蛋雞進場,劉展境解釋道,「為了更好掌握飼料和環境控制因素,我們每間雞舍都是同批同齡的雞。」

只見平飼的雞舍地上鋪墊有粗糠,另有設置高棲架供雞隻休憩,也有隱密的產房空間供母雞下蛋,飼料盤的高度亦會隨著雞隻成長的高度調整;然而,在自由走動的人道飼養環境中,也難免出現雞群中恃強凌弱的自然競爭。「雞每天最多可以吃6餐,我們目前只餵4餐,因為有的雞比較霸道,若衝過來搶食,別隻都不敢攔,吃越多餐反而容易餵食不均,霸道的雞越吃越胖,也容易生出尺寸巨型的格外品蛋。」受限於現有包材,以及蛋殼偶有花斑、凸點等外觀因素,福壽的人道飼養蛋格外品比例高達30%。

而籠飼的雞,住在號稱環控公寓的直立式雞舍裡,管理人員可以透過感測器,隨時監控雞舍內部溫溼度、二氧化碳與粉塵的數值;當內外溫差或差壓達設定值,系統就會自動啟動水簾降溫,雞舍內的5組風扇也會搭配開啟,以保持空氣流通,維持舒適度。而智能AI管理系統不只記錄整批雞隻的雞齡、每日餵食的總飼料量與產蛋量,更有多組磅秤可即時記錄下雞隻的體重,除以已秤重的雞群數量後,即可掌握目前每隻雞的平均重量與生長曲線。

福壽的直立籠飼雞舍透過智能感測器與操控面板,自動啟動水簾和風扇為雞群保持通風涼爽的環境。
在福壽的直立籠飼雞舍,透過智能感測器與操控面板,管理人員可隨時監控溫溼度等數值,自動啟動水簾和風扇為雞群保持通風涼爽的環境。

即便環控雞舍仍屬於傳統格子籠飼,福壽實業集團旗下萬集盛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棣也補充,「我們的籠高從一般的45cm提高至55cm,雞舍本身設計可養6萬隻,我們養5萬來降低飼養密度。」這樣全面環控的飼養模式,讓福壽直立籠飼蛋的格外品比例僅有3%。

數字背後 透露蛋雞產業沉痾

臺灣人有多愛吃蛋?根據農委會數據,全臺雞蛋供應量與消費量每日約2,300萬顆,相當於可供應全臺灣人每天吃1顆。近60年來,臺灣人吃蛋的數量已成長10倍,從每人每年平均消費30顆蛋增加至300顆以上,幾乎是每1~2天就吃1顆蛋。然而,2020年臺灣年產81.7億顆蛋,產值214億元,往前推10年,2010的年產量是66.8億顆,產值172億元。每顆蛋的價值從2.58元變成2.62元,10年來漲幅不足半毛錢。

隱藏在這波國際原物料上漲與禽流感疫情背後,是蛋雞產業長年存在著供需關係不對等與利潤極低的問題,臺灣蛋農普遍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飼養技術與環境,陳舊的管理辦法與高密度的飼養模式惡性循環,在虧本壓力下,蛋農即便遭逢疫情也不敢通報,間接導致疫情管理數字與實際災情的落差。

為提升蛋品品質,農委會近年積極推動全面洗選並規畫蛋品冷鏈布局,提升蛋品冷藏運銷與調度能力,主要用意為抑止雞隻身上的細菌隨著蛋殼進入餐桌,期望從加工製程管理做規範,循著雞蛋溯源標示管理的脈絡一路回推,促使生產端的全面提升。

經過完整洗選和冷鏈運輸的蛋品,可抑止沙門氏菌等病菌隨蛋殼感染烹調過程。
經過完整洗選和冷鏈運輸的蛋品,可抑止沙門氏菌等病菌隨蛋殼感染烹調過程,目前臺灣市售蛋品約有4成為洗選蛋。

洪堯昆:讓雞蛋回歸自由市場機制

依照目前的設備技術,不同規格的洗選機,每小時可洗選約3萬、至多9萬顆蛋,亦即在集蛋廠做洗選,每日產能至少需達40萬顆才符合經濟規模;若上游提供的蛋品尺寸差異過大或蛋殼穩定度不均,都會影響洗選率。

福壽實業董事長洪堯昆認為,臺灣跟進世界主流落實全面洗選是正確方向,不過應採漸進式分階段實施,讓設備和週邊運輸先到位,「洗選不用那麼急,但規定特定通路開始做是可以的,藉此鼓勵業著逐步升級設備。」他也強調,目前政府自其他國家進口雞蛋,僅供短期紓困,以免打擊在地供銷系統;長期來說,仍須引導整體產業提升養殖與管理素質,並讓雞蛋價格回歸自由市場機制。

雞蛋通過高壓沖洗、軟毛刷刷洗、烘乾。
雞蛋依照重量分級為L、M、S等規格。
雞蛋通過高壓沖洗、軟毛刷刷洗、烘乾後,接著會依照重量分級為L、M、S等規格。

事實上,福壽曾在2013年間,斥資12億投入肉雞的氣冷式屠宰事業,以後起之姿成功搶下產銷履歷雞肉約7成的市場,並獲得家樂福、王品等重視食安的品牌青睞;在蛋雞的這塊版圖上,福壽亦累積多年的飼養、加工與銷售經驗。儘管目前的生產規模仍不足以打平投資,但福壽藉此推行「糧農循環經濟」,在2018年獲得SGS驗證通過BS:8001循環經濟標準及最適化最高等級,是臺灣第一家獲得該驗證的食品業者;2022年亦獲得農委會科技菁創獎及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等肯定。

透過這次雞蛋供需失衡風波,蛋農將迎接的是整個產銷系統的通盤體檢與洗牌,是否能使高品質雞蛋反應出成本與品質的差異,仍有待消費市場回饋。

福壽的生態牧草雞蛋及牧草蛋蛋捲。
福壽的生態牧草雞蛋獲得人道飼養、友善飼養、產銷履歷驗證,濃郁蛋香微帶清新牧草香氣,牧草蛋蛋捲也是熱銷產品。

強制換羽

部分蛋雞場會在蛋雞約80週齡時,停止或減量供給雞隻飼料約1~2週,待母雞的營養下降、停止產蛋、羽毛也隨之脫落後,此時再重新恢復餵食,可促進母雞產蛋率重新提升至高峰,但因此舉違反動物福利,已遭歐盟及紐西蘭明令禁止。

從籠飼到友善飼養

歐盟已於2021年立法全面禁止格子籠飼(Battery Cage,籠子大小約一張A4紙),改以豐富籠(Furnished cage,將動物養在籠內,但提供較充裕空間,增設棲架、產蛋區和抓扒布)作為階段性過渡的飼養方式。臺灣依據農委會規定,只要符合友善生產系統的農場,皆須清楚標示飼養方式,以供消費者辨識。換句話說,只要未宣稱是「豐富化籠飼、平飼、放牧」的產品,即為籠飼。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