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黃振庭:臺灣文蛤科學化養殖  更好應對氣候變遷挑戰

黃振庭坦言,面對極端氣候,臺灣文蛤產業仍要看天吃飯,但可藉由科學化養殖降低養殖風險與提高收益。

黃振庭坦言,面對極端氣候,臺灣文蛤產業仍要看天吃飯,但可藉由科學化養殖降低養殖風險與提高收益。

口述/黃振庭、採訪.整理/葉小慧、吳秉容、攝影/吳尚鴻

國際養殖漁業現在非常重視藻類與貝類養殖,主因藻類和貝類有助於吸收二氧化碳。貝類的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就是吸收二氧化碳而來,所以可以固碳。每個國家有不同的環境,都有相對適合的養殖物種,從整體型態來分,可分成單一物種與多樣物種兩種。挪威受限環境,以冷水性物種鮭魚為主,屬於單一物種;臺灣氣候適宜多樣物種,水產養殖種類超過50種,養殖年產量逾1萬公噸以上的大宗水產品產量占比高達80~90%。

臺灣養殖物種多元 面對市場調適速度快

多樣物種養殖型態的另一項優點,是市場要什麼就可以生產什麼。比如過去臺灣南部主要養殖石斑魚,在中國石斑魚產量趕上臺灣後,現在臺灣改以午仔魚為主。換言之,臺灣養殖物種的調節很快,只是這也有一個缺點,即養殖單一物種的國家,資源可以集中進行研發與行銷,臺灣養殖種類多元,加上漁業產值占比本來就低,國家能夠分配的資源相當有限。

無論國外如何發展藻類和貝類養殖,臺灣仍有自己的優勢,且與飲食文化有關。臺灣養殖貝類雖然多元,產量最多的就是文蛤,其次是牡蠣,第三是蜆,其他量不多,主要是喜歡這些貝類的口感。以臺灣文蛤為例,年產量約5萬公噸,幾乎都是內銷而不外銷,因為臺灣人愛吃文蛤,即使有養殖業者引進其他國家貝類物種如越南白蛤,口感並不符合臺灣人的飲食習慣。中國雖也養文蛤,但養殖貝類更加多元,且內銷市場足夠大,也是幾乎百分百內銷。

今年大家注意到臺灣文蛤是臺灣原生種,從養殖管理角度來看,一般原生種會慢慢因為近親交配而導致基因老化,一旦基因老化,環境變化的適應力會較差,而臺灣文蛤目前沒有基因老化現象,基本沒有太大問題,所以臺灣養殖文蛤最好的選擇還是臺灣文蛤。

文蛤屬於廣溫性與廣鹽性的物種,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鹽度從10‰~40‰,主要生長環境在河口與潟湖。在臺灣以彰化、雲林、嘉義、臺南等4個縣市為主要文蛤養殖地區,年產量過去約6萬公噸,近幾年略有縮減規模,維持約5萬公噸。

極端氣候衝擊 養殖管理須變革

文蛤規模縮減的原因也很多元。生物生病或死亡絕非單一因素,其實跟人一樣,人需要好的環境和好的免疫力,我們養殖的水產生物也相同。水產生物會生病,一是抵抗力,其次是環境,再來就是病原,三者條件皆備生物才會發病。2016年開始文蛤產量銳減,首先是氣候因素,其次是養殖管理以及環境。

以極端氣候而言,文蛤雖是廣溫、廣鹽物種,對短時間溫度與鹽度的劇烈變化仍會反應不及。當長期不下雨,溫度升高使海水中的弧菌數量增加,水中溶氧量降低,文蛤就會閉殼;鹽度上升影響文蛤生長的滲透壓,進而影響其生理功能;在此同時,河口的河水鹽度也提高,基本面臨無水可換,水質大受影響,此時只要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會出現文蛤大量死亡的情況。今(2023)年5月文蛤大量暴斃就是這種問題。

其次是養殖管理,特別是養殖池底土問題。

臺灣文蛤養殖面積8千多公頃,相當於全臺養殖漁業面積的三分之一,將近臺灣養殖魚業的半壁江山。文蛤養殖面積這麼大,但因粗放式養殖的特性,不太需要管理,所以早期文蛤養殖就是在河口和潟湖撒文蛤苗,時間到了就去採收。後來人工育苗技術開始發展,才變成如今的池塘養殖,依舊很粗放,且大部分是多營養階層利用的混養方式:表水層、中水層、底水層乃至於底土層的物種一起養,例如文蛤與白蝦混養,文蛤在底土層、白蝦在底水層。

養殖過程中出現的有機物質,包括魚體死亡、文蛤死亡,甚至沒有吃完而沉底的飼料,乃至各水產物種排放的廢棄物等,日積月累沉積在底土,底土會開始老化、腐敗。臺灣文蛤養殖業者80~90%不做完整的整池(翻池),長時間底土越來越壞,養殖環境越來越差,文蛤等於生活在大便和有機廢棄物裡,那能養得好嗎?

早期文蛤養殖生產成本每公頃約為新臺幣40萬元,當時文蛤價格也較低,如要進行較精確或仔細的整池,需要投入一筆不小的費用,且依照地區特性而有差異。臺南日照充足,曝曬約半個月到1個月即可;北部如雲林若日照不足,就無法確實的整池、曬池,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以文蛤養殖業者的立場來看,過去養殖文蛤只要採收後撒苗,隔年就可以再收,現在為什麼要多花這筆錢去做整池呢?

然而,過去極端氣候的影響沒那麼嚴重,所以可以粗放式管理,只要採收後讓表土曝曬一下即可,但現在的環境已經無法承受。

黃振廷強調文蛤養殖過程中整池階段的重要性。
黃振庭強調文蛤養殖過程中整池階段的重要性。

科學化模式整池 改良底土也調整水質

一般養殖業者整池,通常在池水放乾後,灑一層石灰再做曬池,就叫整池。但文蛤是底棲性物種,環境好時會在底土表層活動,環境差時潛得深,因此真正的整池,要將20~30公分的底土整個翻起來,才能完整讓底土的有機物質進行揮發。

整池最一勞永逸的方法是使用客土,用新的土壤更換掉目前的底土,但這種方式費用很高,多半用在養殖高經濟價值的鰻魚。現在較好的做法是科學化模式整池。池水先放乾,放乾後翻一次土,然後注入10~20公分的水,再撒石灰或腐植酸鈉,有時加上茶粕,再進行曝曬,曬乾到土面完全龜裂,再翻一次土後撒石灰,又進行曝曬,同時翻土的深度須達20~30公分。

整池工作必須每年持續進行,否則一旦養殖環境惡化,將抑制水產生物生長能力與抵抗力,若再面臨極端氣候,就容易出現大量死亡。換句話說,臺灣養殖文蛤大量暴斃,很大部分是長期養殖管理上沒有確實進行整池,導致文蛤抵抗力不足,而更容易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

為此,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簡稱水試所)與文蛤科學化養殖研究團隊(簡稱文蛤團隊)出版《文蛤科學化養殖》,建立文蛤養殖管理的標準作業流程(SOP),首先從整池翻土改良底質開始,讓底土的有機物質盡量減少,其次是調整水質,再來釋放苗。另在養殖過程當中,每週必須用光合菌、益生菌,分解養殖過程中的有機物質或氨氮亞硝酸,進行日常定期保養工作;遇到長時間不下雨的情形,水中的弧菌數量就會增加,通常會透過二氧化氯進行消毒和淨水的處理。

真遇上相當極端的氣候,或是極長時間不下雨,養殖管理的調適上依舊困難。臺灣文蛤養殖池塘大,越往南部越大,雲林約0.5~1公頃,臺南一口池塘可能5公頃,池塘越大管理越不容易,包括換水或日常撒石灰、益生菌等不容易面面俱到,因此建議文蛤養殖池最好不要超過1公頃。

其次,要有一個蓄水池用來養水,一不讓水未經調整和測試就直接進入池塘,二是可以在蓄水池中養虱目魚或白蝦,並將飼養過程中產生的沼水做為文蛤食物,就不需要另外投餵飼料。文蛤用來攝食的入水孔不大,無法直接食用較大的飼料,因此一般文蛤養殖食物來源有兩種,一是沼水,另一種醱酵飼料或醱酵液。

過去漁民喜歡自己用海水和雜魚製作醱酵飼料,通常在桶子裡丟進雜魚醱酵後,直接作為文蛤飼料。這種方式不太好,醱酵過程中除了產生營養物質,也會有許多細菌。建議第一要使用淡水製作,因為海水會有弧菌;第二最好在無氧情況下製作。

此外,光合菌是改良底質的優良菌種,可以分解有機廢棄物,但光合菌厭氧,現在許多文蛤養殖業者自己製作光合菌,都是利用大範圍開放式培養,這樣培養出來的真是光合菌嗎?光合菌本身並非優勢種,輔導經驗中,採樣光合菌分離出的菌株數量都不多,通常包含其他雜菌如弧菌。實驗室無氧環境培養出來的光合菌濃度較高,對養殖業者而言又是一個成本,因此文蛤團隊的專家學者包括工研院、水試所已慢慢輔導業者自己培養,或有專家定期發送較好的光合菌。

因應氣候變遷及發展文蛤養殖管理關鍵技術,農業部水試所2019年出版《文蛤科學化養殖》手冊,提供文蛤養殖的參考依據。
因應氣候變遷及發展文蛤養殖管理關鍵技術,農業部水試所2019年出版《文蛤科學化養殖》手冊,提供文蛤養殖的參考依據。

生態放養密度低 友善環境更永續

現在文蛤養殖業者越來越多採用生態養殖法,也是漁業署推動的友善養殖,最大重點在放養密度低。密度越高,生物壓力越大,容易出現病害,進而需要使用藥物;放養密度低,生物壓力小,長得較快也較大,進而可以縮短養殖週期,用藥、電力與人事成本跟著降低。

第二個重點是多營養階層方式養殖。水體分為三層,上層、中層、底層包括底土,不同層可以養不同物種,投餵給表層物種的飼料丟入池中,表層沒吃完有中層再吃,沉底時候則交由底棲生物吃。第三個重點是不用藥,透過益生菌或光合菌方式改良水質。換句話說,友善養殖或生態養殖其實就是有機的養殖方式,對環境是比較友善的生產方式。

漁業署委託文蛤團隊評估的結果顯示,友善放養密度換算出來的經濟價值,不會比放養密度高者的收成來得差,甚至可以更好。因為水產相對健康,天生的抵抗力與免疫力較好,只要做日常管理與保養,不需用藥,面臨極端氣候時更相對抗壓。

臺灣古早的水產養殖就是用這種友善養殖方式,後來因為成本與經濟考量,逐步變成高密度或稱集約養殖。高密度養殖的傳統池塘,沒辦法將底部的有機廢棄物宣洩掉,日積月累下池塘就會老化,因此現在又回到過去友善養殖的生態養殖方式,這也是永續生產的方式。

文蛤科學化養殖的作業流程:自收成後的曬池、整池、消毒、進苗及養成過程等,均落實科學化養殖管理方法,並配合適當降低放養密度、應用醱酵飼料或超細粉飼料之投餵、益生菌的配合使用及底土氧化還原電位定期監測,以期降低文蛤養殖風險及提高單位面積產能。(資料來源/農業部水試所《文蛤科學化養殖》;整理/葉小慧;製表/王思勻)
文蛤科學化養殖的作業流程:自收成後的曬池、整池、消毒、進苗及養成過程等,均落實科學化養殖管理方法,並配合適當降低放養密度、應用醱酵飼料或超細粉飼料之投餵、益生菌的配合使用及底土氧化還原電位定期監測,以期降低文蛤養殖風險及提高單位面積產能。(資料來源/農業部水試所《文蛤科學化養殖》;整理/葉小慧;製表/王思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