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12年,辛勤終有成果,班員們都樂開懷。
豐年雜誌
產銷創新,有機文蛤 熱沖就能吃:彰化縣芳苑鄉水產養殖產銷班第5班

水產養殖領域向以男性為主,彰化縣芳苑鄉水產養殖產銷班第5班卻由女性漁青領軍,展現該班不落窠臼的思維,2023年5月取得全國唯一的有機黑蜆驗證,更開發「即食文蛤」真空包,熱水一沖就能吃,將產業帶向更深、更廣的境地。

豐年7312立體書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3年12月號 雜穀原力 返穀永續

聯合國農糧組織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雜穀類作物的重要性被世界看見。在臺灣談小米,就不能不談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與農耕文化。本期探索小米在臺灣的故事,也看見原民傳統作物的潛能與生命力。(按:封面為禮納里部落,魯凱族耆老李蓮珠與油芒田的日常即景。)

文蛤殼有多元利用價值, 可發展循環經濟。(攝影/吳尚鴻)
豐年雜誌
廢棄文蛤殼轉世再生 終結世代汙染,口湖鄉踏出第一步

貝類的殼,無論牡礪殼、蛤殼、蜆殼或其它來源,主要成分基本都是碳酸鈣。由於含有大量鈣質,可作為家禽飼料添加物補充鈣質;或作為肥料添加物,中和土壤酸度;若加工碾成細粒,可用來塗抹牆壁;養殖業者放水清理魚塭時,可撒貝殼粉進行消毒殺菌。蛤殼再利用,不但解決環境汙染問題,也為產業帶來新的商機。

好美農漁產負責人鄭怡雯全心投入文蛤產業,積極研發常溫文蛤加工產品。
豐年雜誌
好美里農漁產文蛤加工存好味 魚塭觀光連結體感經濟再加值

八掌溪、龍宮溪出海口沖刷淤積而成的布袋鎮好美里,是嘉義縣西南隅的小漁村,因西臨臺灣海峽,身處淡、海水的交界,故浮游生物、礦物質、藻類等多元而豐富,擁有養殖文蛤的天然優勢。在地媳婦鄭怡雯返鄉創業,於2021年成立「好美農漁產」,選擇深耕文蛤產業在地創生,一步步堅定地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李宗燦三次獲得文蛤比賽冠軍,以「冠軍文蛤」受到市場肯定。
豐年雜誌
「文蛤王」李宗燦的科學養殖與營銷心法 不吃飼料的冠軍文蛤

氣候變化直接衝擊養殖漁業,颱風、寒害、極端氣候等均影響水溫與水質,細菌伺機而動,稍有不慎,養殖就「泡湯」了;即使有各種變數,位於雲林台西的李宗燦還是把文蛤養成飽滿肥美9分大!養殖業者第二代的李宗燦自創品牌,推廣台西,以益生菌養殖法拿下全臺少見的無用藥「金標章」,更一舉拿下三屆文蛤比賽冠軍,被封為「文蛤王」——這是當年半夜睡海邊工寮顧蝦的青澀少年信念,「我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淡水河口的野生文蛤貝殼飽滿漂亮。
豐年雜誌
你所知道與不知道的臺灣文蛤 審慎引種養殖以保護原生種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簡稱水試所)今(2023)年3月在國際期刊《軟體動物研究》(Molluscan Research)中發表研究,透過DNA鑑定,證實臺灣常見的市售養殖文蛤為臺灣原生種,正式更名為「臺灣文蛤」(Meretrix taiwanica)。本篇由水試所調查研究團隊撰文,介紹臺灣文蛤的品種溯源歷程與其對文蛤養殖產業的意義。

黃振庭坦言,面對極端氣候,臺灣文蛤產業仍要看天吃飯,但可藉由科學化養殖降低養殖風險與提高收益。
豐年雜誌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黃振庭:臺灣文蛤科學化養殖  更好應對氣候變遷挑戰

國際養殖漁業現在非常重視藻類與貝類養殖,主因藻類和貝類有助於吸收二氧化碳。貝類的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就是吸收二氧化碳而來,所以可以固碳。每個國家有不同的環境,都有相對適合的養殖物種,從整體型態來分,可分成單一物種與多樣物種兩種。挪威受限環境,以冷水性物種鮭魚為主,屬於單一物種;臺灣氣候適宜多樣物種,水產養殖種類超過50種,養殖年產量逾1萬公噸以上的大宗水產品產量占比高達80~90%。

新聞
近期虱目魚價偏高 漁業署:漁民改養文蛤減產 外銷拉抬所致

虱目魚是臺灣許多平價特色料理重要食材,但近來價格不斷上漲,魚市場平均每公斤破100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5)日表示,虱目魚減產面積是被文蛤養殖替代,光電板影響虱目魚養殖面積不到4%;虱目魚價格是波動的,今年價格高,漁民放養魚苗數量已在大幅增加,供需會逐步回穩。

雲林臺西、口湖相繼傳出文蛤大量死亡。(照片提供/蘇治芬委員辦公室)
新聞
氣候變化影響水質 雲林文蛤大量死亡 漁民盼啟動災害救助

雲林縣臺西、口湖傳出文蛤大量死亡,養殖漁民災損嚴重,研判與氣候變化繼而影響水質有關。相關勘查報告、建議表,雲林縣府將報送農委會,若符合救助標準將盡速公告,啟動相關救助作業。

文蛤的飼養環節稍有不注意就可能發生災情。(照片提供/臺南市政府農業局)
新聞
久旱致魚塭鹽度升高 臺南養殖文蛤大量死亡

臺南七股、北門、將軍、安南等區,相繼傳出養殖文蛤大量死亡事件,經當地漁民反應養殖池鹽度過高,導致文蛤育成受損。臺南市農業局也呼籲,請發生災損的漁民向各公所通報,以便整合資料。若調查結果符合天然災害救助標準,也將啟動相關救助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