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placeholder-light

適合有機或友善耕作,臺南場發表新品種黑豆臺南11號與硬質玉米臺南29號

本土雜糧再添生力軍,配合農委會推動大糧倉計畫,預計2020年大豆和雜糧總面積增加到3萬公頃,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育成不易感染白粉病、營養成分更高的青仁黑豆新品種臺南11號,以及不易感染銹病和葉斑病、不需灌溉和噴藥又耐低溫的硬質玉米臺南29號,兩個新品種都具豐產特性,臺南場盼能提高糧食自給率,並增加農民收益。

placeholder-light

用天然的最好!林試所以植物抽出物防範登革熱疫病

夏日炎炎,蚊子正伺機而動。具有傳染疾病威脅的蚊子種類包括斑紋類、家蚊類及瘧蚊類,全球估計每年有約七百萬人被與蚊子相關的疾病感染,其中斑蚊類同時可以傳播茲卡病毒、登革熱、黃熱病,尤其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通常是傳染登革熱的主要病媒蚊。

placeholder-light

【綠主張】元榆畜牧場:創造吸引年輕人的農業

初次拜訪位於高雄市彌陀區的元榆畜牧場,前來迎接的陳立言是第二代管理者。他熱情地泡茶招待,父母則在一旁聆聽我們的對話。當談及配合細節時,養了三十年土雞的父母,眼看兒子對合作社的要求和規範,一副全力配合的態度,終於按捺不住擔心的情緒。

【文化鱻事】鱻:魚青、蝦跳

台灣話有⼀句:「⿂趁青(新鮮),蝦趁跳」,字⾯上的意思是吃蝦要求的鮮度,遠超過吃魚;後者購買或食⽤前要活跳跳,才算夠鮮。

placeholder-light

【野望書寫】墓坑鳥的墳墓

原本一趟完美的金門自然觀察旅行,在我按相機的食指不斷進行瞄準中落幕,我虛擬的擊落由各類動物組成的海陸空三軍,輝煌戰果足以讓我嘴角微微上揚好一段時間,卻因為離開前一天聽到一則令人心傷的消息,終究留下喟嘆。

placeholder-light

低海拔的野生動物樂園「烏石坑」,山羌、野豬都看得到

其中,低海拔試驗站位在臺中市和平區的烏石坑,為大雪山山脈西稜的外緣,試驗林地面積約353公頃,海拔高度在670公尺至1,834公尺之間。年平均溫度約18℃,自然環境資源豐富,是研究及觀察臺灣低海拔生物多樣性的優質場域。

【草生栽培】數據比一比:草生栽培增進土壤空隙度和有機質

多數人常對果園中的草類存有負面印象,然而若能讓果樹與草類共存共榮,不但可改善土壤性質,對環境及生態的保護多有助益,此外亦可美化環境,營造優美的果園。

【飽讀好書】人們會找上門的咖啡館

如果遇到經營咖啡館沒多久就敗下陣來的人,我一定會問他們一個問題:「你店裡的招牌咖啡是什麼?」其中十之八九會這樣回答:「我沒有所謂的招牌咖啡。」

【營養午餐四章一Q系列專訪】新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溝通、溝通、再溝通 2017 年 06 月 23 日

今年9月學校午餐採用四章一Q(吉園圃、CAS、有機農產品、產銷履歷等四標章以及台灣農產生產溯源QR code)食材政策即將試辦,但遲至現在各地新學年學校午餐的招標作業還沒有著落,已比往年晚了1、2個月

【草生栽培】蟲蟲心聲:草生栽培的好,昆蟲最知道

愈來愈多農民注意到草生栽培的優點,包括保水、保濕、保肥、調節土壤溫度和增加有機質等,各農業試驗改良場所也力推草生栽培,但執行時對生態一定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