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344 頁
【飽讀好書】從博物學探索知名博物學家和藝術家的航海冒險足跡
不管是男人或女人,都勇於接受新的挑戰,航向新的、遙遠的國度,發現並且帶回各種稀奇古怪、不可思議的動植物。這些探險家們生產的藝術作品,提供了我們一個重要的記錄,觀察歐洲人如何理解他們在遙遠的國度中第一次邂逅的人事物。
【女力翻轉農村】打造阿里山農產新貌,竹崎地區農會林孟怡的美麗行銷術
建於1906年的竹崎車站,是台灣僅存幾個全木造的車站之一,也是阿里山森林鐵道第二站,更是由火車從平原地形爬昇往高山地形的分水嶺,自此後火車隱遁山林,沿途風景一路從丘陵、淺山到深山,變化萬千。
防治蜂蟹蟎不蜂狂,宜蘭大學研發草酸、百里酚等友善資材
蜜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蟲,全球約三分之一農作物仰賴蜜蜂授粉,但近年造成蜜蜂神秘失蹤的原因眾說紛紜,包括殺蟲劑、電磁波、全球暖化或疾病等,有「吸血鬼」之稱的蜂蟹蟎也對蜜蜂危害甚鉅。
水保局守護農村地景,入選國際里山IPSI
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決定令人詫異;日本龍貓故鄉基金會用半世紀守護「龍貓森林」;在台灣齊柏林導演用他的眼睛守護臺灣,讓我們看見阡陌稻浪上我們應有的樣貌。聯合國「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簡稱IPSI)是國際間維護農業生產地景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織,IPSI六月底發布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獲得IPSI 的肯定與歡迎,成為IPSI最新的成員。
直擊南臺灣大型雞蛋集貨場,聽大盤商怎麼看一次性包材規定?
2014年12月24日,農委會通過《動物傳染病防制條例》第14條,「裝載生鮮禽蛋,應使用一次性之裝載容器或包材。」緩衝兩年多後本週一正式執法,對違反者開罰。
專訪北農新任總經理吳音寧:從產地把關食安,讓民眾、孩童吃得安心
歷任彰化溪州鄉公所主任秘書、鄉長機要秘書的吳音寧,21日正式接任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為北農紛紛擾擾的人事案劃下句點。上工一週毫無蜜月期,馬不停蹄走訪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桌上公文總是兩三疊起跳
冠軍農產品結合南部No.1百貨,在漢神巨蛋首度跨縣市聯合行銷
南部縣市12支冠軍農產品,昨(29)日在高雄市漢神巨蛋購物廣場閃亮登場,頂著冠軍光環的農友,豪邁地拿著果品向消費群招徠。這次把摘下冠軍殊榮的農產品整合後行銷,也是國內首次舉辦的南部跨縣市冠軍農產品聯合展售活動。
【主婦買菜學堂】荔枝的黑頭,比粉刺還難搞
荔枝季節從農曆五月起,依不同品種由南台灣至中台灣的產區,可以一路吃到七月,如產量最大的黑葉種要果皮全紅最好吃、糖酸比例合宜的玉荷包則要半紅半綠,吃起來才能甜而不膩口,少了荔枝的躁熱感,另外還有糯米荔枝、桂味荔枝,種類多到難以選擇,且多是皮薄、肉厚、汁甜、籽小,楊貴妃知道都會想投胎來台灣吧。
愛情來了!夏季菊新品種「戀愛櫻粉」與「夏日愛人」報到
臺灣氣候炎熱多濕,菊花夏季品種選擇十分有限。為因應產業需求,提供農民更多夏菊品種選擇,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於2017年推出優質夏開菊花品種「台中9號─櫻粉」及「台中10號─艾琳娜」,具顏色亮麗、花序整齊及觀賞期長等優點,期盼能帶給消費者全新感受。
韓國施行環境友善給付政策後,帶給臺灣農業哪些啟示?
與臺灣背景相似的韓國,1999年起施行環境友善給付,原先希望引導低農藥耕作的農民往無農藥或有機耕作方式邁進,但2015年底韓國廢止低農藥農產品驗證,加上近年爆發環境友善農產品驗證不實醜聞,部分採低農藥耕作的農民選擇回到慣行農業生產,反而導致環境友善農業面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