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343 頁
陳坤山出任全國農業金庫總經理,強調持續加強農漁會資訊整合
全國農業金庫今(3日)舉行新任總經理布達典禮,今年是全國農業金庫成立第12年,金融界正面臨數位科技變革,新任總經理陳坤山提出未來四大經營策略,包括將推動綠能及農業放款;調整資產配置,兼顧獲利與風險;防制洗錢和打擊資恐;更重要的是,金融業已進入資訊化的全新領域,將持續推動農漁會資訊整合與強化資訊安全。
三農崩潰,韓國新總統上任面對的舊課題新挑戰
韓國發展背景與台灣相似,都曾歷經日本殖民和威權統治;在發展工業拚經濟的過程中,農村人口外移到都市,農村面臨高齡化;爾後自由貿易開放進口農產品,衝擊國內農產品價格,內外壓力使得韓國出現農民、農村與農業「三農崩潰」現象,社會運動也隨之興起。
稻草掩埋不燃燒,節省肥料也可提升稻作產值
臺東縣106年1期作水稻已進入收穫期,稻穀收穫後殘留田間的稻草,部分農友採取焚燒方式,影響生活品質及行車安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以掩埋方式處理,不但可以節省肥料用量也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升稻作產值。
「象農夫」前進雙北,陪都市孩子下廚種菜
台北市、新北市去年2月開始推動「象農夫」食農教育計畫,6月28日在台北市金華國小舉辦成果發表會,許多校長都表示,學生親自翻土、種植、灌溉後,更了解農夫的辛勞,社區和家長也因此對學校產生更多的認同感。
【飽讀好書】從博物學探索知名博物學家和藝術家的航海冒險足跡
不管是男人或女人,都勇於接受新的挑戰,航向新的、遙遠的國度,發現並且帶回各種稀奇古怪、不可思議的動植物。這些探險家們生產的藝術作品,提供了我們一個重要的記錄,觀察歐洲人如何理解他們在遙遠的國度中第一次邂逅的人事物。
【女力翻轉農村】打造阿里山農產新貌,竹崎地區農會林孟怡的美麗行銷術
建於1906年的竹崎車站,是台灣僅存幾個全木造的車站之一,也是阿里山森林鐵道第二站,更是由火車從平原地形爬昇往高山地形的分水嶺,自此後火車隱遁山林,沿途風景一路從丘陵、淺山到深山,變化萬千。
防治蜂蟹蟎不蜂狂,宜蘭大學研發草酸、百里酚等友善資材
蜜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蟲,全球約三分之一農作物仰賴蜜蜂授粉,但近年造成蜜蜂神秘失蹤的原因眾說紛紜,包括殺蟲劑、電磁波、全球暖化或疾病等,有「吸血鬼」之稱的蜂蟹蟎也對蜜蜂危害甚鉅。
水保局守護農村地景,入選國際里山IPSI
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決定令人詫異;日本龍貓故鄉基金會用半世紀守護「龍貓森林」;在台灣齊柏林導演用他的眼睛守護臺灣,讓我們看見阡陌稻浪上我們應有的樣貌。聯合國「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簡稱IPSI)是國際間維護農業生產地景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織,IPSI六月底發布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獲得IPSI 的肯定與歡迎,成為IPSI最新的成員。
直擊南臺灣大型雞蛋集貨場,聽大盤商怎麼看一次性包材規定?
2014年12月24日,農委會通過《動物傳染病防制條例》第14條,「裝載生鮮禽蛋,應使用一次性之裝載容器或包材。」緩衝兩年多後本週一正式執法,對違反者開罰。
專訪北農新任總經理吳音寧:從產地把關食安,讓民眾、孩童吃得安心
歷任彰化溪州鄉公所主任秘書、鄉長機要秘書的吳音寧,21日正式接任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為北農紛紛擾擾的人事案劃下句點。上工一週毫無蜜月期,馬不停蹄走訪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桌上公文總是兩三疊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