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341 頁
藺草文化新面貌,農村再生活化社區產業
遠在苗栗苑裡的「藺草之鄉」山腳社區,保有早期苑裡特殊的藺草產業工藝技術,並致力推廣藺草編織、磚雕藝術,更保存珍貴的百年日治時期宿舍群,讓社區成為苗栗最具歷史及文化的旅遊地點,帶動社區休閒旅遊。
蝴蝶蘭難逃法眼!種苗改良繁殖場開發品種影像辨識系統
臺灣的蝴蝶蘭組織培養技術先進,育出豐富的商業化品種,去年出口值約39億元,盆花銷售更是全球第一。但是蝴蝶蘭品種檢定仰賴人工,曠日廢時;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從2009年開始研究,開發全球第一個「蝴蝶蘭品種影像辨識系統」。
北港媽駐駕加持,平安蕉支持台灣小農又幫你補能量
為使消費者能鮮享在地最優質的香蕉,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輔導中華民國農會於7月8日至9日於臺北希望廣場辦理平安蕉活動,消費者可以在現場買到產地直送新鮮、安全、優質的香蕉。
18縣市未制定「獸醫診療機構設置標準」,毛小孩就醫保障待努力
消保處從去年底至今年初,針對臺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嘉義市及臺南市等18家獸醫診療機構抽查,有6家經營管理違規,3家商業登記違規,還有1家抽查到1件逾期藥劑和1件逾期藥品;而全臺22縣市只有3縣市政府完成制定獸醫診療機構設置標準,雲林將是第4個,其他18個縣市尚未制定。
【圖解漁業】你所不知道的臺灣養殖漁業
臺灣養殖漁業發達,「尚青」的水產總讓許多饕客愛不釋手。然而,在嚐鮮的同時,你對養殖漁業究竟瞭解多少呢?
產量最多、產值最高、養殖面積最大的各是什麼魚種?各縣市的養殖漁業又有何特色?台灣當今的養殖成就,又曾走過哪些波折與輝煌?
營造合適水鳥棲地:蘭陽溪畔的稻田實驗
宜蘭縣壯圍鄉新南村擁有大面積連續的水稻田,並緊鄰蘭陽溪出海口,是水鳥重要的棲息地。2011年,珍稀鳥類「董雞」(台語俗名「田董」)的出現,讓愛好賞鳥的宜蘭子弟林哲安下定決心,保護這塊尚未受到豪華農舍入侵的淨土,說服農民不用化學農藥、肥料,2014年創辦生態農業品牌—新南田董米,透過在地力量,守護珍貴的水鳥資源。
【海洋奇緣】絕美澎湖南方四島 臺灣最後的海洋秘境
2013年夏天,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尚未成立,當時我有幸跟著望安將軍澳嶼的潛水業者「島澳七七」前往東西吉浮潛採訪,東吉港口外硬珊瑚如地毯般綿延上百公尺,西吉軟珊瑚比人還大朵,數年前還不會潛水的我,以為水下世界就該如澎湖這般美麗,直到後來潛遍臺灣各地、部分東南亞著名潛點,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所有的海洋都像澎湖這麼美!
【飽讀好書】到臺北植物園畫畫+賞鳥=我的自然筆記
在車水馬龍,高樓大廈林立的臺北市中心,臺北植物園可說是一處難得的鳥兒休息站,也是賞鳥人不可錯過的好地方。植物園有好幾處入口,我通常由離荷花池最近的入口進入。若是春、夏之際來到這裡,映入眼簾的是滿滿一池搖曳生姿的荷花,池邊的長廊總是擠滿著人,有人是專程來拍攝荷花,有些則是架著畫架寫生,更有許多遊客來這欣賞荷花並與這片花海拍照合影留念。
炎熱夏季農作物害蟲好發,四招教你減輕夜蛾肆虐危機
隨著氣溫增高,該場監測數據顯示宜蘭和花蓮地區的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密度從六月上旬開始攀升。斜紋夜蛾一般人稱「黑肚蟲」,其食性是幾乎見綠就吃,且由於「夜」晚出來「盜」食,白天藏匿看不見蹤跡,因此俗稱夜盜蟲,是種植蔬菜的農友最傷腦筋的害蟲之一。
循環經濟當前鋒,大專生洄游農村向南招手創意交流
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邁入第7個年度的農委會水保局「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首度向國外大學張開雙臂,邀請包括越南與美國的大學生來臺灣農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