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1 文章

向大自然學設計──食物森林的營造筆記

一片遭遇過干擾的空地,大自然是如何復育、應用這塊土地的能量?首先,很可能是隨風而至的禾本科與先驅樹種的種子降落此地,長出隨風搖曳的長長細葉或高高的樹枝。高高的葉子成了昆蟲喜愛躲藏的所在

相生相剋,用共榮作物減少病蟲害!

安排合宜的共榮作物種在一起,可用來提高土壤中有效養分、有益昆蟲如天敵之生物防治與忌避防止病蟲害的發生,使作物無需依賴化肥或農藥,一樣可以達到促進生長、減輕病蟲害的目的,其實這就是一種共榮作物的應用。
安排合宜的共榮作物種在一起,可用來提高土壤中有效養分、有益昆蟲如天敵之生物防治與忌避防止病蟲害的發生,使作物無需依賴化肥或農藥,一樣可以達到促進生長、減輕病蟲害的目的,其實這就是一種共榮作物的應用。

安排合宜的共榮作物種在一起,可用來提高土壤中有效養分、有益昆蟲如天敵之生物防治與忌避防止病蟲害的發生,使作物無需依賴化肥或農藥,一樣可以達到促進生長、減輕病蟲害的目的,其實這就是一種共榮作物的應用。

開朗農夫小劍劍社群發跡:先扎穩馬步顧品質,再當網紅自產自銷

謝銘鍵,花蓮縣玉里鎮的農夫,曾是「第三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首獎得主,臉書粉絲數破 8 萬,臉書影片觀看人次動輒6、7 萬,留言數與分享次數均以千百計。

【綠主張】食育綠繪本FUN一夏

處在「食在不安」、「食破天驚」的21世紀,綠色飲食已成為許多國家推進的政策及公民核心素養之一。有人開始為綠食育著述立說,有人開課講授,有人把孩子帶到田間種植,有人讓孩子參訪生產者,有人引孩子近庖廚

歐盟有機農業新法草案出爐,如何控管食安與農藥污染?

行政院會今年 7月 27日通過農委會擬具的「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行政院表示,「有機農業促進法」對我國農業永續發展非常重要,也是各界期待已久的法案,期待早日完成立法程序。

【看漁事長知識】幾個讓你更了解鮭魚的小常識

鮭魚,這條來自於歐美國家的經濟魚種,銷售到全世界各個角落,包括臺灣在內,不管是家裡的餐桌、路邊攤、傳統市場、超市甚至到高級餐廳,都能見到鮭魚的蹤跡。

placeholder-light

【飽讀好書】小型農業的魅力:一天的工作,一年的工作

在工作上,首先我會確認電子郵件。前夜會累積一些網路訂單,所以要處理(發出接受訂購的訊息)。有時會有來自客人的意見反映或提問,所以也要回信。接著列出翌日的出貨清單。這麼一來,就知道今天該做什麼,明天要準備什麼,我太太也可以依照出貨清單,準備點心與醃漬物這類製品。

甘蔗牙刷、紅蔾太空包種菇,看大專生洄游農村創意翻轉

紅蔾、杏鮑菇許多人都吃過,但你吃過紅蔾杏鮑菇嗎?屏東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系進駐屏東霧台深山的大武社區,發現當地人習慣將採收後的紅蔾梗露天燒毀,相當可惜,學生多管齊下,以紅蔾梗取代木屑,製成太空包種木耳、杏鮑菇

到底是鳥叫還是青蛙叫?斯文豪氏赤蛙正活躍!

行走在園區的步道上,偶爾會從水溝中或是山澗裡傳來很清脆的「啾」一聲,那可不是鳥叫聲,是斯文豪氏赤蛙的聲音啦!

【影像後記】深夜中的喧囂時刻:果菜市場的拍賣現場

半夜騎著車至夜深人靜的萬華,街道兩側的招牌爍著霓虹,但有一處卻仍燈火通明,車輛進進出出,人聲鼎沸,原來這裡就是北部果菜的集散地——臺北第一果菜市場。即使自己的成長過程與傳統市場相連,倒是頭一次親眼見到如此規模的拍賣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