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自然學設計──食物森林的營造筆記

文/ 江慧儀 圖片提供/ 大地旅人工作室

一片遭遇過干擾的空地,大自然是如何復育、應用這塊土地的能量?首先,很可能是隨風而至的禾本科與先驅樹種的種子降落此地,長出隨風搖曳的長長細葉或高高的樹枝。高高的葉子成了昆蟲喜愛躲藏的所在,鳥兒停歇、覓食、躲藏的地方。鳥兒送給這片土地的禮物,則可能是遠處漿果的種子,種子夾帶在鳥兒用不到的豐富能量一起墜落在土地上,在適當的環境資源下慢慢發芽生根,長成一叢叢小灌木。

灌木叢的存在改變了這片土地的微氣候,創造了陰涼處與隱密的空間,不僅生產出果實,也演變成適合草食、小型哺乳動物棲息的環境。而這些出出入入草原與森林邊界的小型哺乳動物為這片地帶來更多元的種子與養分,為這片空地引進更多高高低低的植物成員,隨之而來的則是大型哺乳動物、掠食動物⋯⋯土壤中的蕈類、微生物等也都在這片土地上進行著榮枯生滅的循環,一座存在著大小循環與生態系統的森林便在這動態的生命運行中成形,並持續變化。

食物森林──向大自然學設計的生產系統

樸門永續設計由澳洲兩位生態學家Bill Mollison 與David Holmgren在1960年代共同創建,是一套應用生態學的設計原則,主要的指引是「照顧地球」、「照顧人類」與「公平分享」這三大倫理。其重要目標是有意識地設計與維護一個具有農業生產力的生態系,即使是在城市中,只要有人居住的地區就應該融入食物生產系統,且所設計的生態系應朝向保有著自然生態體系中的多樣性、穩定性與韌性。而藉由樸門設計原則的幫助,能和諧地整合了人與土地,並以可持續的方式提供人們食物、能源以及其他物質與非物質需求。

「食物森林」是經過向大自然學設計且刻意低度維護管理的生態系統,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及高生產力,也通常具有多種功能,舉凡生產食物、提供昆蟲、動物、鳥類樹蔭、營造野生動物棲地、生產藥用作物、能源或工藝作物、提供身心靈療癒、土壤復育、水土保持、生態教育的空間等等。其模擬自然演替的策略無疑是具有科學性的應用生態學體現,「食物森林」的概念與營造逐漸成為樸門永續設計實踐者的追求目標之一。

食物森林的營造過程中動物扮演著營養循環的重要角色。

參考自然界森林的層次分類,在樸門設計中,食物森林的營造是模擬自然森林演替的結構,以及萬物互惠互助的依存關係,逐年在不同的森林層次加入不同物種來營造。我們將食物森林依其層次分為數個不同的分類:

  • 樹冠層植物(喬木):如,高大果樹、芒果、龍眼、椰子、苦楝、具固氮功能的豆科樹種。
  • 林下植物:較小型堅果或果樹,如,咖啡、酪梨、芭樂、香蕉。
  • 灌木:漿果類、樹豆、洛神。
  • 草本層:多年生作物、香料,如:薑科(薑黃,南薑,野薑),甘蔗、蘆筍、鳳梨。
  • 地被植物:如,薄荷、地瓜葉、康復力、佛手瓜。
  • 攀爬植物:如,山藥、愛玉、川七、火龍果。
  • 根圈作物:如,地瓜、芋頭、 以及蕈類。

大地旅人樸門基地的食物森林

過去6年間,大地旅人在臺東的樸門教育基地營造一座亞熱帶食物森林。這一小塊地原本是一片廢耕的水稻田,由於長期翻土與休耕的循環使得這片廢耕地早已失去生命,土壤結構與排水狀況皆相當不良,潮濕時土壤會含水量過高不利食物生長,乾燥時土壤則會堅硬如石,難以種作,往下挖掘,也找不到明顯的生物跡象,更別說較大型的土壤動物──蚯蚓。

剛剛取得土地的前1、2年,僅能利用1年3、4次的造訪時間,進行些養土的工作。起初,為了瞭解土地的整體排水狀況,我們撒下原住民生活區域常見的樹豆,並觀察其發芽生長狀況。樹豆是極為需要排水的豆科灌木,因此能成功發芽並成長的區域表示可能較適合作為果樹區。此外,我們也撒下白蘿蔔種子,任其生長,試圖透過白蘿蔔的地下根打開硬實的土地,讓空氣與水份能夠滲透,也提供微生物進入土壤的機會。

這些方法很慢,很小,但卻是在我們尚未正式移居臺東期間能逐步改善土壤狀況的方法,每次花一點點時間,大自然就能在我們還在都市忙碌的時光中幫忙我們作工,直到我們下次造訪,土壤的健康又朝我們的目標前進了一小步。

善用豆科作物

許多土地持有者由於不知如何開始使用土地,往往讓土地雜草叢生,讓自己每天追著雜草,想殲滅雜草的心情使得自己成為雜草的奴隸。事實上,面對荒地,善用豆科一定不會出錯。無論是豆科草本、豆科樹種或是灌木,甚至被鳥兒傳播的惡名昭彰外來種銀合歡,若是來到你的土地,只要懂得控制與善用,都可成為協助你建造食物森林的好幫手。

我們最初利用的是鄰地發現的豆科草本虎爪豆。虎爪豆生命力強韌,不僅是當地原住民常用的綠肥,也是傳統食物之一。據當地老人說,川燙新鮮豆莢即可食用。虎爪豆的另一優勢是可以快速覆蓋地面,其豆莢爆開後又能自己就地長出新的植株,有效地與雜草競爭,落葉也很快速地在土地上分解,形成厚厚的有機質層,對土壤保濕,土質改善有很明顯的助益。

另一我們慣常使用的則是喜愛熱帶氣候的樹豆與自己出現在土地上的銀合歡。樹豆是臺灣原住民族飲食文化的一部分,一般能存活3至4年,在食物森林的營造過程中,可以當主要果樹的好褓姆。果樹苗在種下土地的初期較需要水分,且不耐日照,因此在果樹苗周邊種上樹豆。

樹豆的生長速度比起果樹快許多,不久便能為小果樹苗提供遮陽服務,讓果樹苗不易被強烈陽光曬乾缺水。待樹豆枝葉繁盛,在開花前可大刀闊斧修剪,並將修剪下來的枝葉鋪在果樹旁作為土壤覆蓋,如此,不僅枝葉分解過程能提供養分,土壤中死去根系上的根瘤菌會將氮釋放到土壤中,成為果樹苗可以吸收的養分。

這個在樸門設計裡被稱為「修與丟」(chop and drop)的方法重複數年,直到果樹成長到需要更多陽光攝取量,就可去除作為先驅者的豆科植物,釋出更多空間給主要果樹生長。

成長中的多層次食物森林。

相同的管理策略也可以善用土地上原有的豆科植物,例如應用「外來種優先使用原則」,將許多人困擾的銀合歡轉變成資源,成為果樹苗的褓姆。如同前述,將果樹苗種在銀合歡旁,使用相同的修剪後覆蓋的策略,部分修剪下的銀合歡樹葉可提供給農園中活動的動物,例如雞、鴨、鵝、羊、豬等,都把銀合歡葉視為美食,不僅可以控制銀合歡的擴散,也可使其發揮正面的功能。

銀合歡這人人喊打的強勢外來種,在經過動物的消化系統後,又能將營養貢獻給我們食物森林,滋養土地。讓動物在食物森林中活動,能抑制與管理食物森林中人們比較不喜愛的所謂「雜草」,降低它們與目標作物的競爭,也可以把經過動物腸道的種子四處分散傳播。

在主要果樹成長期間,可以隨適當季節種下周邊植物群,例如較能耐受陰影的薑科、蕉科與咖啡;抑制雜草的地被作物,如臺灣人喜愛的地瓜葉、佛手瓜; 需要攀爬的山藥、百香果; 善於吸收土壤礦物質,並能透過葉子將礦物質帶到表土的作物,如甘蔗、康復力等;善於利用窄小空間的水果,如木瓜,或生命力強的傳統民間作物,例如樹薯等。

多樣性的食物森林能創造棲地韌性

在氣候變遷災害將越來越頻繁且強度可能愈強的氣候現況下,食物森林結構上多層次種植也是降低損害的關鍵。2016年7月8日的強颱尼伯特肆虐臺東,我們發現在連夜風災的侵襲下,最招風而攔腰折斷的均為高聳樹種與樹冠層植物,這些高大植物阻擋了風,自身雖折斷了,卻保護了許多下層的果樹。

在強風之下,下層的芭樂較易傾斜,芒果多半折枝並未傾倒,而林下的咖啡,酪梨與較矮的金桔、檸檬、西印度櫻桃等則幾乎未受到影響。周邊種有月桃與其他薑科或矮灌木的果樹也較受保護,足見多層次種植確實有保護主要果樹的效果。

此外,據聞葉子細碎的樹種較為防風,在這次強颱考驗中,確實印證了這樣的說法。我們發現食物森林裡屹立不搖的樹種包括:毫髮無傷的澳洲茶樹、金桔、七里香、銀合歡與葉子細長的熱帶水蜜桃。另外,葉子較大,但也絲毫未受影響的較高果樹,還有波羅蜜與蓮霧。

創造城市食物森林

當然,鮮少有人有機會輕易取得一片荒地。多數人若能認養公園中的植樹空間,就已經是相當幸運的事情。因此,住在都市的人,可以思考的便是如何將既有的公園或學校景觀改造為食物森林。

一棵樹的成長並不容易,既使是景觀植物都對環境有益,因此無需為了要營造食物森林而輕易移動既有的植栽。首先可以觀察既有植栽周邊是否有空間可以提供其他層次的作物生長。例如校園內常見的整齊排列種植的柏樹周邊可間種金棗、金桔、桑葚等,朝南的方位陽光較充足則可種植較低矮的多年生小型灌木香草植物,例如迷迭香、芳香萬壽菊,或檸檬香茅等。

地被植物則可選擇各種薄荷、艾草等。前述植物雖非都是本土作物,但都是現代人耳熟能詳的香草茶材料,以這些作物為基礎,將校園景觀化的種植逐步改造為以多年生為目標的食物森林,相信能提高社區與學校的接受度。

城市中的食物森林,除了提供食物,較多元的物種也能扮演都市綠島,提供更多都市野生物覓食與棲息的環境,這對於在現今都市擴張與高度水泥化的環境中求生存的都市野生物來說是彌足珍貴的小天地。

此外,作為都市可食地景的食物森林不僅是食農教育與生命教育的素材,生態化的社區與校園景觀也因為無需進行過多修剪與灌溉,不僅能省水省人力,還能夠成為環境教育的學習角落,無疑是一舉數得。

營造食物森林也營造人

亨利梭羅曾說,「農藝是公民的,且具有社會性的,但它想要森林與不受拘束者的自由與活力」,食物森林的營造似乎正是這句話的體現。都市的特色是人口密集,人力與資源眾多。因此,都市食物森林的營造策略是可善用公眾力量,透過參與式的討論與設計形成願景,在設計規劃與分工後,以持續性的工作派對逐步將現有景觀改造成為城市居民共享的食物森林。

而這座可食森林的營造,是農藝,卻也有著森林的自由開展與奔放。透過合作的過程,營造的不再只是地景,而是所有參與者對土地的關懷與對社群的歸屬感。

(原文轉載自《國際農業科技新知》No.75)

 


 

延伸閱讀

生態、社會與經濟的結合:西雅圖畢肯食物森林與社區園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