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323 頁
【維吉達尼】之四:用生態農業技術,種蜜瓜改造南疆荒漠
他至今仍記得5年前深夜裡的那通電話。2012年9月24日淩晨1點,在鋼鐵廠上班的于蘇甫已經睡覺了,但被手機鈴響驚醒,弟弟在電話裡說,「哥,你能回來家鄉嗎,爸出事了」
【綠主張】西瓜李:翻山越嶺與你相見
西瓜李,到底是西瓜還是李?是像西瓜的李子,這麼大?或者是像李子的西瓜,這麼小?其實,都不是。西瓜李是因為李子的顏色像西瓜,色澤紅潤飽滿,吃起來水分多且香甜,果皮口感較一般李子不酸,整顆都很甜。
直擊!嘉義太保農民凌晨見學臺北農產拍賣
果菜拍賣江湖深如海,連農民也一知半解,一群種美濃瓜、小番茄等精緻水果的嘉義縣太保市農民,在當地農會協助下揪團,北上全臺最大的果菜拍賣市場「台北第一果菜運銷市場」一探究竟,看看自己種出來的孩子,怎麼被秤斤論兩、討價還價。
生態、農業、無障礙,新埔大坪每年吸引9,000人次造訪的祕密
滿山蝴蝶翩翩飛舞,樹幹上一隻又一隻的獨角仙正在休息,這樣的自然美景就在新竹縣新埔鎮大坪社區。大坪社區涵蓋了九芎湖、箭竹窩、大坪等範圍,居民大部分都是清朝末年來臺的客家族群後代。
改良草蛉繁殖製程,生物防治不再貴鬆鬆
草蛉是許多害蟲的天敵,近年成為農政單位推廣生物防治的熱門物種,卻因繁殖不易價格居高不下,農業試驗所開發微膠囊人工卵技術,運用多種材料模擬蟲卵,以提供草蛉繁殖所需,近年更進一步改良製程,將動力機械微型化
攔截禽流感病禽,家禽批發市場凍存屠體全數化製銷毀
9月3日臺北市動物保護處接獲淡水家畜衛生試驗所通知,1日清晨臺北市家禽批發市場屠檢獸醫師通報疑似案例,送檢確診為H5N8亞型禽流感病毒。
讓「米神」越光成為雲林之光,斗南鎮農會獲產官學肯定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長期在稻米品質提升以及食農教育推廣上頗具成效,雲林縣政府昨日於斗南鎮大東國小,將特別打造的「雲林之光」牌匾頒贈予斗南鎮農會,不僅祝賀農會生產的越光米屢獲國內外大獎的殊榮,更深切肯定農會在農業發展上的貢獻。
讓農民、農企業產量與營業額倍增,農業創新育成成果豐碩
魏健民是丁台菌菇類農場第二代,返鄉接手家業時卻深受菌種弱化與雜菌率過高之苦,產量直直落,參加農委會成立的「農業創新育成中心」後,經農業試驗所協助改善菌種、太空包品質,太空包的產能與良率大躍進,從70~80%良率提高到96%。
循環農業再一例!古坑麻園生物炭讓廢竹變綠金
古坑麻園社區的烏殼綠竹種植面積約40公頃,光是產銷班每年生產的烏殼筍產量就多達400公噸,是社區居民經濟的重要來源。
【young農】薛仲良中年轉行,開啟務農第二人生
「種的菜如果連自家人都不認同、不愛吃,要怎麼讓客人接受呢?」在鋼鐵業工作17年的薛仲良,步入40歲之際,毅然決然離開穩定的工作環境,踏入農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