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98 頁
貸款免息5年,農委會釋國有地優先租挺青農
農委會百大青農輔導計畫邁入第四屆,今天在農委會大禮堂舉辦首次見面會,主委林聰賢當場送出大禮,原先農委會提供入圍青農3年500萬內貸款免利息,再延長2年,總共5年免利息
捍衛種苗健康 ,打造草莓高產能
當其他草莓農正在愁煩草莓植株受到炭疽病、紅蜘蛛侵害,大量枯萎死亡,蘇紹保的草莓園卻欣欣向榮,維持植株極高的田間存活率,帶來豐收的產能。到底蘇紹保是用哪些方法,如何管理他的草莓園?
讓動物安心成家,林華慶:串連棲地、打造社區居民有感的森林
臺灣首部利用空拍技術記錄自然保護區域的紀錄片「保島」,將臺灣從高山到濱海的棲地環境和物種生態多樣性留下許多珍貴畫面,也凸顯目前約占臺灣陸域面積19%的95處自然保護區域,對國土保安、野生動物棲息、維護生態多樣性的重要。
防衛空汙最前哨,富貴角測站監控境外汙染源
環保署在富貴角建置空氣品質背景測站,擔任監測秋冬東北季風所挾帶境外汙染物最前哨,即時提供境外汙染影響資訊。
全臺農藥拚減半,落實校園公路禁用除草劑成第一槍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喊出「十年內農藥減半」,今天農委會進一步說明3大方向與12項措施,包括補助生物資材、落實非農地禁用除草劑政策、推動代噴制度,之後也將盤點出高風險、高用量農藥,宣布替代方式和期程,以達到2027年化學農藥年平均使用總量從9,139公噸降低至4,570公噸的目標。
【老照片說故事】從岩屑流變土石流,回顧史上第一起災後遷村案例
相信大家對於「土石流」這個名詞必不陌生,甚至在臺灣,「土石流」幾乎已變成所有坡地災害的代名詞。每次颱風豪雨期間,只要有任何崩塌、地滑或是土砂流出的現象,不論是媒體或民眾,常常都把這些現象通稱為「土石流」。
農食安全環環相扣——談食米中的「砷」
本期ILSI Taiwan專欄由成功大學食品安全衛生暨風險管理研究所陳秀玲教授與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李俊璋特聘教授撰文,帶大家認識慢性毒性物質「砷」
苦瓜品種大PK! 白瓜組「農喜29號」掄元、綠瓜組「EX-2682」奪冠
苦瓜是國人餐桌上常見菜餚,然而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苦瓜除了粗略分為白瓜與綠瓜,事實上品種多達十餘種,而哪個品種可稱為苦瓜界「No.1」?
台江黑琵染H5N6禽流感死亡,農委會輔導家禽業者提高防疫規格
昨(4)日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確診月初於台江國家公園拾獲死亡黑面琵鷺案例感染新型H5N6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後,主委林聰賢當日晚間親赴新北市家禽運銷合作社交易場及屠宰場視察家禽產業整體防疫作為是否落實。
【青出於農】第三屆百大青農雜糧團體:農家子弟合力開創雜糧新頁
提到對嘉義東石印象,肥美的鮮蚵、一池池魚塭與海岸邊的蚵棚,是許多人腦海中最先浮現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