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於農】第三屆百大青農雜糧團體:農家子弟合力開創雜糧新頁

內容提供/ 《鄉間小路》 文、攝影/ 黃浚綱

提到對嘉義東石印象,肥美的鮮蚵、一池池魚塭與海岸邊的蚵棚,是許多人腦海中最先浮現的畫面。
靠海的東石,不僅有著鮮美的水產,也因為特殊的風土,讓這裡生產的雜糧有著濃郁的香氣。近年來,高品質的花生與大豆逐漸在市場上打響名號,而其後的幕後推手,是一群嘉義在地青農組成的雜糧生產團隊,他們分工合作、運用大型機具,從整地播種到生產加工一手包辦,讓雜糧產業能在東石深耕茁壯。

雲嘉海線的土壤與氣候十分適合栽培雜糧作物,從元長鄉到六腳鄉,沿途所見一排排整齊、長滿綠葉的花生田,這裡的種植面積就佔了全臺一半,「我們主要耕種區域,在太保、東石、布袋等地區。」去年獲選為百大青農團體組的吳世彥團隊,主要從事豆類雜糧代耕與生產。

吳世彥指出,因為附近一帶的農地面積狹小,生產成本高,於是決定串聯各成員一同耕作,結合彼此專長,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也運用原本代耕優勢,承租其他農民的土地,擴大生產面積,希望藉此活化閒置農地。

東石一帶雜糧作物以二期(秋天)耕作為主,氣候少雨有助收成。(圖片提供/吳世彥)

延續代耕專長,團隊合作力量大

吳世彥團隊透過推動契作生產、機械化作業擴大生產規模,並進一步結合加工廠,達到產業的垂直整合。團隊6位青年農民,從整地、播種、加工到行銷人才兼具,各自扮演擅長的角色。

農村人口高齡化,加上農業人力不足,運用機械化耕種方式是活化農地、農村的重要耕種方式,但農機價格昂貴,光一臺播種機的價格高3、4百萬,加上曳引機等其他大型農機,對農民來說是相當大的投資成本。因此,吳世彥便計畫召集不同專業與農機設備的青農組成團隊、共同打拚,為雜糧產業與故鄉開創新生機。

由於吳世彥在太保種植溫室番茄、洋香瓜,父親過去從事代耕,對這塊領域十分熟悉,加上弟弟吳世育擁有曳引機,他便邀請弟弟加入團隊。另外,從事代耕播種的陳泓嘉聽到吳世彥的提議,也二話不說就加入團隊;來自布袋的蔡承樺,是團隊中最年輕的成員,家裡種植水稻與西瓜,他一直想找尋其他替代作物,在從未接觸雜糧生產下,決定從這裡開始拓展新的農業視野。

負責播種的陳鴻嘉,準備開始進行作業。(圖片提供/吳世彥)

最終由吳世彥負責規劃,陳泓嘉負責播種與收割,吳世育、蔡承樺、王重葦負責整地與施肥,其他的田間工作如用藥等則由吳世育管理,彼此分工。

而在生產、採收後的下一步就是加工,對農民來說,都希望自己辛苦栽種的作物能有好價格,有鑑於此,吳世彥找來余兆豐合作。余兆豐家中經營花生加工廠,除了能讓採收的雜糧多以比較好的價格收購外,也能整合生產、加工及出口,藉此擁有穩定的資源,並隨著產量調整製程,從中建立自身優勢。

「相對於其他夥伴,我的特長在商品的研發與行銷。」余兆豐表示,加入團隊不僅能將家鄉的雜糧作物製成特色產品外銷,更重要的是向其他團員學習農耕技術,全面地去看整個產業上下游的發展情況。

吳世彥團隊期望透過機械化作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農業產值。(圖片提供/吳世彥)

先天環境加分,後天靠務農功夫得分

「我們種植的作物有大豆、毛豆、落花生還有黑豆。」吳世彥表示,當中以大豆的產量最高,占4成左右,大部分都是種植臺灣育成的品種,其中落花生更經過生產履歷的嚴格把關與檢測;在一、二期都會栽種毛豆,二期作時正好是秋天,雨水少、日照充足,會以大豆、落花生與黑豆為主。

要種出品質好的作物,與農田地力、控管品質的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每個雜糧作物特性不同,要看農田的情況來種適合的作物。」耕種之前,團隊會先評估農田的地力是否適合種植,為了提升農田地力,也會種植豆科綠肥作物,例如目前耕種的大豆、落花生,這些都利於土地長期生產。

在團隊中主要負責加工製造的余兆豐(右),收成期揀選花生是他每天例行公事之一。

統一管理也是維持作物品質的主要方式,負責團隊生產管理的吳世彥表示,在施肥、防治病蟲害上,都使用規定的肥料與藥物,「農藥與肥料統一採購,不但可節省成本,更重要的是能用到合格與安全的藥物。」他說,現在產品出口對於農藥殘留等檢測都很嚴格,從源頭開始到生產過程,層層把關與監督,才能確保產品品質與安全。

由於團隊耕種幅員廣,生產排程也是一大學問。吳世彥說:「每種作物生長期程不同,加上農機數量有限無法頻繁調度,因此目前團隊採分區輪流耕作,比如這期東石地區種植花生,經過整地、播種、收成所有步驟完成後,再連同機具到下一個地區進行耕作。」對他們來說,妥善利用時間相當重要,「尤其是每次颱風來襲前,如果沒安排好採收的動線,損失往往會很嚴重。」吳世彥表示。

吳世彥團隊成立約一年半,伙伴發揮各自專長,分工負責整地、病蟲害防治及加工行銷。

承租農民土地 ,協助耕作提升農業產值

耕作地多在嘉義海線的他們,以這次二期作來計算,總面積為75公頃,比一期作多了30公頃,這得建立於農民對他們的信任。

為了擴大生產面積,勢必要與鄰近地區的農民合作,「對於改種雜糧,農民一開始會觀望有沒有收益,另外他們也會擔心,沒有人來幫忙耕作。」吳世彥點出目前臺灣農村勞動人口高齡化、缺工嚴重的情形,尤其雜糧生產比水稻更需要人手與機器幫助,因此許多農民評估將土地租予團隊耕作,或以契作方式投入雜糧種植,收入就由團隊與農民共享。

對於承租其他農民土地的風險,吳世彥表示,會考慮到原本的土地種植什麼作物、地力、排水條件等等,綜合評估過後才會接手承租,他們多找尋在地農地、曾經代耕過,或是種植過雜糧作物的農地為主,一方面地理位置相近,方便生產排程與機具移動,一方面藉由投入熟悉的農地與耕作經驗,降低成本同時掌控作物品質。

落花生禮盒不僅口味推陳出新,外觀設計上也十分講究美感。

意見交流助團體成長 ,站穩腳步專注當下

吳世彥團隊合作一年多來,挺過不少挑戰,像是作物改良、活化農地、行銷商品等等,一步一腳印發揮實驗家精神,定期聚會檢討近況,或向前輩請益。

現任嘉義社區大學講師的胡安慶是團隊的陪伴師,他強調,雜糧種植比起水稻種植,不論農業技術或是機械操作,都相對困難,「水稻面積小,兩、三個人就可以採收,但雜糧種類多,部分採收得靠特定機器,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這正是團隊成立的目的之一。」

「你這個產品裡面放的黑豆太硬,人客吃了牙齒會痛啦!」每次團隊開會,余兆豐也會拿出新研發的產品讓夥伴們試吃,讓大家邊吃邊聊邊開會,然後蒐集夥伴們的回饋,著手改良。余兆豐笑著說,自己算是半路出家,農業功夫不夠紮實,但家中經營觀光工廠多年,使他成為團隊中對市場經營最敏感的一位。

不論是國內或國外銷售,都由他來規劃,實驗、調整比例也是他的日常工作,最重要是要讓民眾吃得安心,因此在收購產品時他總特別嚴格把關。

面對自然、人為等不確定因素,農民盼望能先踩穩腳步,尋求安定的務農環境,吳世彥團隊抱持同樣的態度,未來計劃以栽種現有作物為主,並將放眼海外市場,持續採用商品差異化的方式突破各國疆界,建立臺灣雜糧品牌,懷抱一顆熱切、誠摯的心,在務農路上能如一株株結實累累的花生,成果豐碩。

 


青農簡歷

吳世彥、吳世育、余兆豐、王重葦、蔡承樺、陳泓嘉

團隊合作時間:約一年半

代表作物:大豆、毛豆、落花生、黑豆

特殊事蹟:第三屆百大青農團體組

電話:0910-754-092(吳世彥)、0910-805-164(余兆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