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豐年雜誌
大通膨時代的糧食安全 淺談維繫良種的重要性

食物是人生存的根本,因此有人說:誰掌控了食物供應,就能控制世界。人類從事農業活動以來,多為收集作物種子來生產作物,因此種子是農林業生產中最基本的生產要素,而優質種子是提高產量的必要條件,說種子是農業之母並不為過;講到糧食安全,就不能不重視種子生產及品質。

甜蕎
封面故事
從綠肥變身超級食物 臺灣本土蕎麥正興起!

知名韓劇《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深印在劇迷腦海中的重要場景,絕不會錯過的,是那整片白綠相間,如細雪初降大地般廣闊的蕎麥花田。顏色雪白,花語是「戀人」的甜蕎花穗,與一般所知蕎麥麵中的蕎麥同株,在結果前會盛開滿滿細碎的小白花,白色花瓣中一抹淺黃的花心,還帶著粉色的花蕊,隨風搖曳的嬌俏模樣,宛如初雪覆蓋大地,讓人彷彿抵達仙境般地美麗。而這樣的美景,其實不用出國,在臺灣就能看得到!

新聞
小面積栽培省工利器 附掛式雜糧播種裝置每小時完成半公頃

國內推廣進口替代雜糧作物栽培,但目前市面上尚無適合小面積栽培的中型雜糧播種機可供農民使用,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開發附掛式雜糧播種裝置,適合不同粒徑雜糧作物使用,附掛在臺東場開發太陽能電動車上播種,每小時可完成半公頃,效率比手推播種器高,且購置成本僅約10餘萬元。

農委會農糧署於11月28日辦理國產雜糧創新通路媒合暨成果發表會,農糧署姚志旺副署長親臨致詞。
新聞
國產雜糧料理競賽創意無限 多元通路媒合成果豐碩

為推廣國產雜糧,將新鮮、安全、非基改且食物里程短的特色介紹給消費大眾,農委會農糧署11月28日於「SUN BERNO光焙若蔬食」辦理國產雜糧創新通路媒合暨成果發表會,得獎者兼具創意與美味的雜糧料理將商品化上架銷售,各通路及雜糧業者在現場共同分享及交流最美味、最創新的雜糧產品。

harvest7210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2年10月號 國產糧倉豆豆隆 營養+美味+食安全升級

大豆有三寶,黃豆、黑豆和毛豆。不說飼料與榨油用途,只說給人吃進肚,簡單點的豆漿、豆腐、豆干、豆皮、味噌……到現代感十足的運動補充品高蛋白粉、環保蔬食者吃的植物肉等,而最好的國產豆奶當然先給孩子!國產雜糧復興,鮮食大豆先行!新鮮、安全、健康、非基因改造、低碳足跡、可追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大糧倉計畫」準備好了,6年來大豆種植面積快速成長,今(2022)年1月「臺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成立,將以產業自主模式,透過垂直整合、橫向聯繫,完善大豆產業鏈!

陳立儀
封面故事
客座總編輯|農委會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組長陳立儀 國產大豆豐隆 產製銷供應鏈全攻略

臺灣大豆消費市場需求每年約250萬公噸,其中榨油及飼料用占比9成,且多為基改大豆,餘1成供加工製作如豆漿、豆皮、豆干等大豆製品者,多使用非基改大豆,而國產大豆全部是非基改大豆,主要做鮮食用加工,因此,國產大豆市場與進口大豆市場向來有所區隔。如今,後疫情時代及俄烏戰爭等因素影響國際糧食供應緊張,目前進口非基改大豆價格,已較去年同期提高約45%,今年1月至2月份更因航運問題,發生進口非基改大豆嚴重缺貨現象,凸顯國產非基改大豆的優勢。

油
封面故事
薏仁有分大小?豆薯荸薺誰是誰?傻傻分不清的雜糧家族Q&A

日常生活中常聽到、吃到雜糧,但雜糧到底有哪些,又該如何保存?剉冰裡不只好吃、營養價值也高的薏仁,竟然有分大小?料理新手不時就會搞混的麻油香油,又有什麼不同呢?總被當成料理配角的豆薯、荸薺,你是否吃過但對它們不太熟?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認識雜糧,解開心中的困惑!

富穀樂糧行
封面故事
少量自由配的糧行好鄰居

位於臺南永康的「富穀樂糧行」,潔白牆面配上簡約感木門,草皮與植栽點綴門口的生氣,濃濃文青風格的裝潢有別於傳統雜糧行。店裡一格一格透明的儲存箱取代地板上一落一落的布袋,購買單位從一斤(六百克)減成一百克。隨著消費型態與飲食習慣的演變,雜糧行也有新風貌。

新聞
【農委會主委新春專訪02】稻作四選三政策提高農民收入 國人不挨餓權利入食農法

國內稻作四選三、大區輪作及收入保險三大制度於2022年全面上路,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目前全國水稻種植面積28萬公頃,如果能透過新措施實施,進而減少3、4萬公頃,稻米價格可望提升,農民收入就會增加,今年將是稻作產業轉型重要的一年。

國產薏苡
農業經營
國產紅薏仁推手 二林鎮農會從契作生產、產品加工到銷售的雜糧推廣學

穿越數條綠意盎然的鄉間小路,終於抵達葡萄酒的故鄉——二林鎮。二林座落於彰化縣的西南方,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農業耕地面積高達7,806公頃,是中部地區的農業重鎮,也是全臺灣特色酒莊密度最高的聚落,2021年更獲觀光局授證為經典小鎮。在眾多農特產中,最為人所知的「二林四寶」:紅薏仁、蕎麥、葡萄及紅龍果扮演關鍵要角,新鮮的穀物和濃郁的果香帶動了小鎮農產業發展及品酒文化,也成為支撐起農民生活的主要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