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99 頁
村菇雞聯盟,屏東大武打造新林下經濟
2009年88風災重創大武,面對路毀橋斷的嚴苛環境,這個「原本就在這裡」的古老部落,面臨消失的危機
農藥減半動起來,微生物貼布藥半功倍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宣示10年內全國農藥減半,但臺灣高溫多濕,該如何克服嚴重的病蟲害問題?交給微生物貼布吧!
大坪頂農水服務擴大,埔里百香果農笑開懷
農委會今年起推動農田水利會擴大服務區域政策,今日在南投縣埔里鎮大坪頂灌區辦理「水到渠成,興農富國」農田水利會擴大供水服務範圍記者會。
【野望沙龍】5%的海洋《深海傳奇大王魷魚》
《深海傳奇大王魷魚》絕對是一部讓人目瞪口呆、回味無窮的紀錄片,兩年前在公視首映時我就已深受震撼,再次觀賞還是十分感動。
【廚房小情歌】野菜新勢力:葛鬱金燉肉湯
這幾天在深坑老街偶遇一位當地小農擺攤賣小芋頭、佛手瓜、地瓜、南瓜等作物,他種的佛手瓜碩大澄黃、小芋頭漂亮結實
【漁業人物誌】義無反顧的水產研究之路——廖一久
廖一久長久以來在水產研究與產業的傑出貢獻獲得各界的推崇與肯定,一生中獲獎無數,之所以走上水產研究之路,和他的童年經驗有大大的關係。
【飽讀好書】歷史上的大暖化
透過保存良好的蒙古古松,我們得知成吉思汗東征西討時,蒙古草原正處在漫長的溫暖期。在這溫暖期裡,頻頻降臨的乾旱可能大肆摧殘了乾草原牧草,從而使游牧民族生存所賴的馬和各種牲畜面臨糧食不足危機。
吃魚也能很簡單,用臺灣鯛做美味親子料理
「魚有好多刺,我不敢吃!」臺灣小朋友常常抱怨吃魚很麻煩,家長也擔心孩子的喉嚨被魚刺卡住,因而減少食用魚類的頻率。
國際版華山論劍,各國好手種出省水抗風好米
花費近十年的時間,屏科大節水研究室和各領域合作,研究出以多曬田、多中耕、多有機質、少苗、少藥、少水、少化肥等三多四少的友善環境耕作方式
【循環經濟】格外品送牛吃,斗南農會逆向操作拼循環經濟
原本是無法進入通路販售的農業廢棄物,以及原本聞之掩鼻迴避的糞便,在不需要的人的眼裡,它們都是棄之不可惜的廢棄物,但若擺放在適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