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動物安心成家,林華慶:串連棲地、打造社區居民有感的森林

文/ 林慧貞 攝影/ 謝佩穎

臺灣首部利用空拍技術記錄自然保護區域的紀錄片「保島」,將臺灣從高山到濱海的棲地環境和物種生態多樣性留下許多珍貴畫面,也凸顯目前約占臺灣陸域面積19%的95處自然保護區域,對國土保安、野生動物棲息、維護生態多樣性的重要。

然而,靠近人群的淺山和沿海地帶的物種就瀕臨極大的生存壓力,根據公民團體「路殺社」統計,過去6年被撞死的野生動物將近5萬7千隻,而野生動物與居民之間的衝突也時有所聞。

為了讓保護網更完整,避免淺山和沿海森林成為保育孤島,也讓在地居民能因參與保育事務而有所收益,林務局長林華慶宣示明年將啟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路建置計畫」(簡稱「國土綠網」)。

「國土綠網」計畫將從中央山脈森林一路向沿海擴散,串連周遭的淺山、海岸林、濕地等等,以推動生態造林、里山倡議與生態旅遊等方式,結合現有的自然保護區域,由點到線、面,串成一條又一條的生態廊道,不但提供野生動植物種生存環境,也將成為周邊居民發展友善環境耕作農業的後盾。

林華慶表示,由於許多淺山地區是私有土地,官方若由上而下強制劃設保護區,容易造成居民反彈,林務局預計導入日本里山倡議精神,以輔導、鼓勵方式,協助居民由下而上轉為友善環境的耕作或生活方式,自主採取保育行動;另也跨部會和交通部合作,在花東臺九線底下營造生態廊道,給野生動物一條安全移動的路徑。

里山倡議以輔導、鼓勵方式,讓居民由下而上,轉為友善環境的耕作或生活方式。(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林務局初步盤點的串聯區域包括北海岸、雪山山脈末端的蘭陽平原、蘭陽溪、花東縱谷和沿海,西部則是沿海保安林和魚塭、濕地等等,除了在淺山區推動里山倡議,沿海林務局管轄的保安林、造林地也納入生態思維,未來造林時必須考量當地生態種植本土樹種。

林華慶表示,除了在國有林地生態造林,未來輔導林農時,也會輔導種植蜜源植物,供蜜蜂採蜜,讓造林地的主人在樹木生長的2、30年間有穩定收入,除了滿足國內木材供應需求,也發展林下經濟帶動在地居民收益。

許多民眾對於森林的認識只存在遊樂區,為了讓民眾更有感,林華慶表示,未來會加強森林的「生態服務價值」,對一般民眾,會適度開放保安林,讓大人小孩走入,進行生態教育,甚至由社區認養保安林,成為當地最有力的巡守隊。

「一定要充分讓人們感受到森林生態系的服務價值,分享到森林的惠益,」林華慶強調。

以下由農傳媒專訪林華慶,用第一人稱記載。

為了替野生動物安心回家,林務局將跨部會和交通部合作,在花東臺九線底下營造生態廊道,給動物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攝影/ 鄭錫奇)

串連淺山、保安林,國土綠網讓動物安心成家

臺灣現在保護區大部分都在中央山脈,中央山脈周邊是國有林事業區,中央山脈軸線之外的區,尤其是海岸,屬於保安林,中央脊樑從北到南已經成立各類型的保護區,雖然面積不是很大,但至少北到南是相連的,就保育生物學來講是一個生態廊道,不是被切割成為孤島。

但在中央山脈保育軸之外的淺山、平原、縱谷、海岸地區,有很多開發,可能是都會化、農業區、農牧區、魚塭,從大的尺度來看,臺灣的保護區仍是一個孤島。

這樣有兩大問題,孤島式生態系應該要能夠跟淺山、平原、海岸串聯,才會是比較健全的生態體系;第二個,淺山地區有很多珍稀生物,不見得居住在中高海拔,像大眾熟悉的石虎、麝香貓、草鴞等等,有些甚至不住山區,而是平原、濕地或濕地型農田,例如水雉。

國土綠網計畫就是以中央脊樑山脈為中心,我們會盤點過去各部會的調查資料,指認出生物多樣性重點區域,北部是東北角、北海岸的濕地或水梯田環境、雪山山脈末端的蘭陽平原;東部是東海岸、花東縱谷;西部桃竹苗會以海岸林營造為主,因為那邊有較完整的保安林,希望以此為基礎,往北、南再擴充;西南地區就是保安林加地層下陷濕地環境。

若有農業生產或聚落,從中找出里山策略,讓生產和生態相容,滿足生計需求;里山區域加沿海現有保安林,再繼續用生態造林方式營造海岸林,若海岸林中間經過私有地,若是魚塭,希望慢慢輔導農民變成友善養殖,讓西部成為海岸生態廊道。

至於中央山脈和海岸廊道怎麼相連?這中間很多是都會區,我們會挑選主要河川,兩岸做綠帶;橫向的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兩側也有綠帶,會用生態方式造林,水系是藍帶,我們加綠帶,變成一個網狀連結。

在花東縱谷的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我們已經挑選一塊地方,增加造林樹種多樣性,作為海岸和中央山脈聯通的生態廊道;我們也跟交通部談過,他們很有意願讓臺九線成為生態廊道,在橋底下做生態營造,種喬木、灌木,讓生物穿梭不被道路阻斷。

林華慶表示,保護區應該要能夠跟淺山、平原、海岸串聯,才會是比較健全的生態體系。

走入保安林,讓居民由下而上參與生態保育

中央山脈脊樑的保護區只庇護到中高海拔,沒有淺山和平原地區,但很多動物棲息在農田生態系環境,廣義的農田生態系包含平地、農作區域、畜牧、養殖區,很多是私有地,不可能由政府劃設保育區,甚至用《國土計畫法》框定為保護區,民眾都不可能接受。

因此要有策略,用里山方式促進這些地方友善環境生產,讓生物可以有棲息空間,保護區面積就是這樣,不可能再擴大,若周邊農地轉成友善栽培,實質上保護區就擴大了。

保安林也是重要的生態保護、環境教育場所,未來我們有新作法。以往保安林有點像是林務局的禁臠,我們管理很多保安林,會在那邊插個牌子說這是第幾號保安林,不希望大家去靠近,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些地方以往容易被傾倒廢棄物,或是跑進去私自占用,地方政府覺得這地方像是化外租借區,常常想解編,民眾也不太被鼓勵親近保安林,民眾覺得保安林對自己沒什麼意義,乾脆開發做成公園或其他用途,越是這樣我們越抗拒,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

我們希望去翻轉這樣的想法,保安林應該走入社區,結合社區,在不影響保安林功能下適度利用,比方社區休閒、生態體驗,保安林也要補植,可以讓社區設計你要什麼樹種,跟林務局一起討論,DIY自己社區的森林。

現在每個林管處在轄區內都推保安林結合社區,例如認養、辦環境教育,請植物專家帶社區認識樹木,請社區協助巡護,避免有人來倒垃圾,未來如果有人要開發,居民一定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因為那是他們從小到大生活、玩耍、跟很多生物遭遇的地方。

今年8個林管處都有推社區、在地NGO認養,明年會更強調保安林教育功能,認識森林不一定要到森林遊樂區,可以就近到保安林,我們會去選合適地區,建置環境教育設施,希望保安林可以成為居民的保安林。

林華慶指出,保安林應該走入社區,在不影響保安林功能下適度利用。

制定恆春半島入侵種銀合歡十年移除計畫

國土綠網計畫其中一個部分是移除恆春地區銀合歡,為什麼要挑恆春半島?因為它是臺灣特殊生態體系,屬熱帶氣候,且過去研究發現,恆春半島很多動植物基因組成和臺灣其他地方不太一樣,有很特殊的遺傳多樣性。但過去被銀合歡入侵至少5千公頃,之後林相就變很單一。

我們預計用十年時間,每年目標500公頃,把銀合歡棲地用恆春半島原生植物種類搶回來,成功的話,對整個恆春半島,甚至臺灣整個生物多樣性都有益,之前都是每年幾十公頃小面積去做,明年開始會比較大面積。

其他海岸林造林樹種部分,我們也會考量更多生態功能,多年前林務局就不是種植單一木麻黃,增加本土樹種,營造複層林,但可能從北到南都搭配一樣樹種。今年開始我們又多做一件事,要求各林管處必須有不同樹種,你可以有基本組成,但是一定要有當地幾個特色海岸樹種。

今年林務局辦了兩次海岸林工作坊,一次在新竹、一次在恆春半島,除了邀林業學者、植物學者,也有動物,甚至景觀學者,討論營造海岸林有哪些事情要注意、樹種選擇,例如恆春半島西岸東北季風強,和東岸預計造林樹種就不同,現在造林生態考量已經非常細緻化。

恆春半島的生態體系過去被銀合歡入侵至少5千公頃。(攝影/黃世澤)

造林種蜜源植物,增加林農收益

臺灣是一個森林覆蓋率很高的國家,島上的人直接或間接對森林依賴度很高,只是很高比例的人對森林無感,林務局政策應該要抓緊一個核心,一定要充分讓人們感受到森林的生態系服務價值,可以直接受益,高價值的森林蜂蜜就是其中一個。

臺灣原本就有生產蜂蜜,以龍眼蜜為主,只有中國蜂、土蜂是森林蜜,我們的森林蜜產值還有很大擴展空間,森林蜜價格也比較高,能提供林農收益。

林務局長期都在造林,可以一開始就規劃種蜜源喬木,挑春夏秋冬不同花期,等於一年四季,或至少春夏秋三季都能夠開花產蜜。這些蜜源喬木大概5、6年就開花,也有不少可以做為木材生產,也就是說樹木在終極做為木材前,可以生產蜜源,不會像現在只是單純造林,等3、40年,才有一筆收入,中間要想其他辦法。

二戰後政府沒經費,推動租地造林,林務局有將近1萬9千多公頃土地早期就出租給林農,後來整個林業凋敝,營林收益低落,本來應該要造林,變種茶、果樹、檳榔,設計政策時若從人性角度出發,適度增加他們收益,例如種蜜源喬木,未來也許可以引導違規林農轉向。

林務局每年都會有收回的濫墾地,去年我們就請各林管處規劃,挑裡面較完整的,希望是5公頃以上,種蜜源植物,針對春夏秋不同花季開花植物、山坡地、平地、海岸等等,規劃不同蜜源植物,今年已經種了54.73公頃,包括平地2.89公頃,海岸保安林13.96公頃,國有林37.88公頃,總共種8萬多棵,經過5到10年,可以增加臺灣蜜源森林面積應該很可觀。

這個政策也有生態考量,許多小型鳥類、昆蟲會去利用蜜源植物,他們是生態系底層,我們讓底層生物種類變多樣、族群數變多,自然能一層層去吸引其他生物,整個生態系就像金字塔一樣。

剛好我們實際進行時遇到今年蜂蜜減產,這樣的營造應該也可以提供蜂農庇護所,林務局所有的政策要扣緊一個價值,要讓民眾分享到森林的惠益。

推動國產木材履歷

今年林務局另一個重要工作是推動國產木材,包含竹材,之前剛去參加APEC林業部長會議,大家都在關注怎樣增加倚賴森林的居民收入,以及木材合法性。

可能很多人認為不砍樹就有很好的生態環境,但事實上會使林地持有者沒辦法支撐生計,變成違規,所以怎樣站在林農角度思考,適度發展林業、林下經濟很重要,當然易崩塌地、環境敏感區還是要保護。

去年我們推動林下經濟,不過速度沒辦法很快,因為能一體適用的不多,同樣種山蘇,可以粗放,也可以精耕用藥,只能個案認定。

今年我們會針對國產木材合法性,建立國產木材生產履歷驗證系統,告訴消費者為什麼要用國產木材、有什麼好、為什麼值得你花更多錢去用。

以往談論臺灣國產木材,大部分想的都是生產量,我們有多少林地、一年可以產多少量,但沒有想到需求面,國產木材產品定位、市場行銷,是未來幾年非常重要的課題,有需求才能帶動生產,我們會建立一套論述,給出明確的產品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