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衛福部預告26種農藥81項作物殘留容許量 增訂亞滅培等11種農藥於蜂蜜等產品容許量

衛福部今(24)日預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包括增訂阿巴汀等26種農藥於81項農作物的殘留容許量;並預告修正「動物產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增訂11種農藥於蜂、禽、畜產品的殘留容許量,包括蜂農期待已久的亞滅培於蜂蜜的殘留容許量等。

新聞
蜂產品採後處理不用等 一貫化作業降低機械建置成本 節省50%人力及70%時間

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建立蜂產品機械省工一貫化作業模式,使用坊間生產機械,透過「一鍋爐串接三機」,可進行蜂蜜濃縮、解結晶及蜂蠟回收等蜂產品採後處理作業,能降低建置空間及成本,幫助蜂農有效節省50%人力與70%作業時間。

苗栗場蠶蜂課助理研究員陳本翰
封面故事
蜂情萬種兩相好 苗栗場教你養蜜蜂 西洋蜂常見病害與飼養管理

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卻傾倒出一壺好蜜。以維護森林生態為原則,於林蔭下發展額外農業收益,即是「林下經濟」引人注目的特點。其中,林下養蜂所衍生的特色蜜,吸引各路農友踏上森林養蜂的起跑線,但箇中養蜂技巧卻是不容小覷。

無螫蜂、臺灣野蜂、西洋蜂
封面故事
養蜂達人們的森林蜜物語 多元蜜源結合多元蜂種的可能性

臺灣多山環境,擁有豐沛林地資源,林下養蜂有機會享有一年四季多元蜜源的好環境,也得以生產出各種風味的特色蜜,在此同時,林下養蜂面臨中高海拔環境,適應性較強的臺灣在地蜂種可能碰撞出什麼火花?從三位養蜂達人的角度看出「森林蜜」豐富多彩的未來性。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特聘研究員陳芬蕙
封面故事
客座總編輯|農委會林試所特聘研究員陳芬蕙 林下養蜂蜜源純淨 科學支持多元發展潛力大

近年來因為氣候變遷的影響,平地及淺山地區龍眼及荔枝的花蜜產量不穩定,林下養蜂的議題開始受到重視。養蜂產業與森林的生態息息相關,森林純淨無汙染的環境,為蜜蜂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可以利用一年四季植物開花季節的更迭,採收到不同植物的花蜜及花粉,同時產出獨特多元風味的森林蜜,有別於市場上非林下或一般農地養蜂產出的龍眼蜜、荔枝蜜及百花蜜等,除了增加蜜蜂對環境變遷的耐受力,也提供專業蜂農更多元的收入,提高林下養蜂的吸引力。

豐年7209臺灣新蜜境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2年9月號 臺灣新蜜境 經濟·生態·食安三贏的森林

臺灣人愛吃蜜,無論是甜點、蛋糕、飲料,都會有蜂蜜的蹤影,不過近年食安事件頻傳,從蜂蜜中驗出抗生素、農藥、摻偽等新聞事件,促進了臺灣消費者對蜂蜜產品品質的重視,近幾年已成功催生國產蜂蜜產銷履歷制度,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今(2022)年更公告100%純蜜規定,將於明(2023)年7月1日正式上路,進一步確保臺灣消費者的健康權益,也讓臺灣蜂產業邁向更健全的發展。中國明朝劉基(劉伯溫)《靈丘丈人》一文提到:「去其蛛蟊蚍蜉,彌其土蜂蠅豹,夏不烈日,冬不凝澌,飄風吹而不搖,淋雨沃而不漬。其取蜜也,分其贏而已矣,不竭其力也。」養蜂之道是經營管理之術,更借喻為治國之方,且看森林養蜂聚焦蜜源核心,以不同蜂種尋求人蜂共舞、不必逐花而居的可能性,發展多元風味的在地特色蜜,提供更健康取向的封蓋蜜,也成為未來山村建設的重要課題。

新聞
讓吃蜂蜜像吃巧克力 農改場固化技術製程短又保鮮 可塑形、軟硬兼吃

部分種類蜂蜜因葡萄糖含量比例較高,在低溫環境容易自然結晶,但自然結晶蜂蜜顆粒感粗糙且會自然分層,不便食用;現有加工技術可製作乳霜狀結晶的結晶蜜,但限於抹醬用途,放置常溫環境又會恢復液態。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開發蜂蜜固化技術,製程短,可維持蜂蜜新鮮度,「固化蜂蜜」還可硬可軟,作餡料、塑形用途更廣。

新聞
全國評鑑得獎蜂蜜出爐限量搶購 找純正好蜜認明產銷履歷

蜂蜜是炎炎夏日消暑聖品,農委會農糧署輔導台灣養蜂協會辦理「111年全國國產蜂蜜品質評鑑」,日前舉辦頒獎典禮暨蜂產品推廣行銷市集,今年榮獲特等獎及頭等獎蜂農總計123位,每位獲獎者蜂蜜最多只能分裝406瓶銷售,數量嚴格管控。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要找純正國產優質蜂蜜,認明產銷履歷標章購買最有保障。

新聞
採蜜期降雨花況不佳 蜂蜜減產、參賽少3成 全國評鑑特等獎出爐

111年全國國產蜂蜜品質評鑑今(7)日舉行複評,今年由於3月底、4月初主要採蜜期,中南部等產區連續降雨,多數蜂農蜂蜜產量偏低,由今年蜂蜜評鑑報名人數減少3成可見一斑,但評鑑結果出爐,榮獲特等獎龍眼蜜15名、荔枝蜜3名,以及頭等獎總計105名,品質依然維持高水準表現。

新聞
不純砍頭! 100%蜂蜜成分才能標示「蜂蜜」 明年7月正式實施

衛福部食藥署今(11)日公告訂定「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標示規定」,未來只有蜂蜜含量100%的產品,可以標示「蜂蜜」、「純蜂蜜」、「100%蜂蜜」等字樣,且須標示蜂蜜原料原產地,並依含量多寡由高到低依序標示,標示不實最高可處400萬元以下罰鍰,新規明年7月1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