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達人們的森林蜜物語 多元蜜源結合多元蜂種的可能性

無螫蜂、臺灣野蜂、西洋蜂

多元蜂種提供未來森林蜜產業更多想像(圖左、中、右依序為無螫蜂、臺灣野蜂、西洋蜂。)

文/葉小慧 攝影/吳尚鴻、王士豪

臺灣多山環境,擁有豐沛林地資源,林下養蜂有機會享有一年四季多元蜜源的好環境,也得以生產出各種風味的特色蜜,在此同時,林下養蜂面臨中高海拔環境,適應性較強的臺灣在地蜂種可能碰撞出什麼火花?從三位養蜂達人的角度看出「森林蜜」豐富多彩的未來性。

臺灣目前養蜂首選以義大利蜂為主的西洋蜂,近年消費者關注環境生態議題,讓本土蜂種逐漸受到青睞。6年前遭到中囊病毒肆虐、一度幾近滅絕的臺灣野蜂,隨著族群逐漸回溫,因可於中高海拔生存、適應相對低溫及多樣蜜源植物的特性,成為部分林下經濟蜂農生產「森林蜜」的蜂種;而在臺灣山村消失許久的無螫蜂,因為沒有蜂針、不會螫人的特性,開始出現在大眾視野。

無螫蜂也是蜜蜂 耐低溫且能抵抗虎頭蜂

從嘉義市沿著俗稱阿里山公路的18號省道,開車一路蜿蜒上山,到達海拔約1,250公尺的石棹山區,由一處岔路進到無螫蜂繁蜂人伍憲章的家,這裡面朝山谷,天氣晴朗時能直接看到臺灣海峽,這天逢節氣立秋、處暑中間,早上10點左右,山谷處已淹漫起一片雲霧,將此地變成天然的冷氣房,氣溫是令人舒適的攝氏21℃。

伍憲章的庭院圍牆上,掛著8個他自製的檜木無螫蜂箱,另有一個樹幹段木型蜂箱,可以見到臺灣野蜂進出其中。「臺灣野蜂是自來的,無螫蜂是我的寵物。」伍憲章說,他退休前從事園藝業,以扦插方式的無性繁殖法純化烏龍茶苗,也嫁接櫻花苗供應市場,後來經營過露營區,當時就介紹無螫蜂給小朋友們認識,無螫蜂如其名「沒有刺,小朋友很喜歡它不會叮人」。

伍憲章
無螫蜂已適應繁蜂人伍憲章設計的蜂箱,上方透明壓克力板可直接看到蜂巢內情況。

大小只有西洋蜂十分之一的無螫蜂,用來防衛的作戰方式卻讓虎頭蜂為之卻步,伍憲章描述,無螫蜂會把黏性高的蜂膠塗抹在敵人身上,比它大的臺灣野蜂或虎頭蜂,一旦翅膀被抹上蜂膠,試圖清除的動作反而愈黏愈多,最後失去平衡不能飛行。即使面對人類,無螫蜂的衛兵蜂同樣毫不畏懼,朝它覺得有威脅性的手指,或黑色屬性為主的頭髮等地方奮力塗抹。

臺灣原生種無螫蜂是蜜蜂科無螫蜂屬昆蟲,因大小外形像蒼蠅,臺灣閩南語稱為「雨神蜂」,據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陳怡伶研究,日治時代曾發現8種臺灣無螫蜂,為原住民所飼養的主要授粉昆蟲,隨著環境變遷,如今僅剩下黃紋無螫蜂(Trigona ventralis hoozana),人類大量開墾、種植檳榔、茶樹或使用大量農藥等化學物品,迫使它逃離原來的生活環境,目前臺灣僅存約30窩無螫蜂窩。

無螫蜂的衛兵蜂
無螫蜂的衛兵蜂相當迷你,乍看之下以為是蒼蠅,正以後腳攜帶的蜂膠塗抹手指作為攻擊。

無螫蜂蜜風味獨特 蜂膠經濟附加價值高

無螫蜂如今受到關注,主因亞洲地區其他國家如印尼及菲律賓地區已廣泛應用於溫室植物授粉,同時陳怡伶研究指出,無螫蜂蜂膠產量為義大利蜂的8~10倍,其蜂膠萃取物有抗發炎、抑制腫瘤生長的功效,若能有效開發為保健產品,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潛力。這次因筆者兒時嘗過無螫蜂蜜的難忘記憶,決定一探究竟。

伍憲章拿出裝有無螫蜂蜜的300ml玻璃瓶,用150ml大針筒抽取部分放入杯內,琥珀般晶亮的蜂蜜汁液,喝進嘴裡口感如同絲綢,第一口有果醋般的刺激感,伴隨略帶酸味的熟果香氣,鮮甜而不膩,喝過絕對印象深刻,可惜「馬來西亞的無螫蜂蜜可以量產,臺灣的無螫蜂蜜價值很高但產量很低,根本沒辦法抽出來賣。」但無螫蜂能生存於中高海拔山區,即使下霜時的低溫天氣,有陽光就能進行活動。

無螫蜂蜜
風味獨特的無螫蜂蜜,蜜源相當多元,且富含酵素,量產有很大門檻。

更令人驚奇的是,無螫蜂蜜的含水量高達30~35%,伍憲章卻說可常溫存放不會變質,「拿到平地也一樣」,因無螫蜂蜜含較一般蜂蜜高的酵素,包括檸檬酸、蘋果酸等,有高度抑菌與抗發炎的效果。而無螫蜂巢結構似螞蟻窩,採取內外隔離的措施,外出的工蜂在通道途中即逐步殺菌,且巢繭都是一次性使用,連孵化完幼蟲的「繭衣」,都會放到角落垃圾區集中處理,再拖出巢外丟棄。反映在無螫蜂的抗病能力強,不怕中囊病,也沒有蜂蟹蟎等問題。

可惜無螫蜂的飼養與繁殖挑戰性高。環境上,除了蜜蜂需求的蜜源和粉源植物,無螫蜂還需求膠源植物,「最喜歡五葉松、杉木、愛玉子、榕樹和鹽膚木的乳膠」,而且飛行採集距離僅500公尺,需求的林相多元、蜜/粉/膠源植物數量繁多、能四季無虞的地方,無法生存在樹種過度單一的造林地。繁殖上,蜂王產生時間幾乎是臺灣野蜂與義大利蜂的1倍,且分蜂困難。

無螫蜂巢
無螫蜂巢一顆顆圓如龍眼大小,顏色較深似龍眼的是蜜包,較淺的是粉包,將蜜包上方戳開一個小洞,再以大針筒抽取採蜜。

繼箱養殖臺灣野蜂 子蜜分離能乾淨取蜜

臺灣野蜂是在西洋蜂之外,已在市場可見「野蜂蜜」商品的經濟蜂種。在新北市雙溪區魚行里頂坑的「青岩瓦舍野蜂生態體驗農場」,從事野蜂養殖已10多年的場主簡隆盛,是林下養蜂的先驅人物,即使2016年「中囊病」痛失野蜂群,如今夏季枯蜜期仍有28箱野蜂,剛採集完盛開的九芎花粉,開始進行新一波的繁殖。

簡隆盛的農場中,除了在地適種的油茶、綠竹筍,就是各色蜜源和粉源植物,暱稱「猴不爬」的九芎樹在這裡高聳入天,楠木、山漆、鴨腳木、刺楤、紅淡比等高低錯落,東北角的山區夏天不下雨,即使有咸豐草生長也不流蜜,「所以我的森林蜜(蜜源)沒有草花,完全靠野生或原生樹種,是名符其實的森林蜜。」

簡隆盛介紹九芎
簡隆盛介紹從水梯田時期生長至今的九芎,非常高大。
九芎花
臺灣東北角的夏季枯蜜期,九芎花仍盛開,成為臺灣野蜂用來繁殖的粉源植物。

經營森林蜜多時,簡隆盛分享心得指出,雖說是一年四季都有蜜源,他只賣夏蜜「紅淡比蜜」、「森林百花蜜」和冬蜜「鴨腳木蜜」,「有蜜就收是錯的,不好吃就不要收。」網路發達時代,如果不好吃,消費者口耳相傳之後,初期即使有親友捧場,也沒辦法長期經營,而蜂蜜並非生活必需品,有較高端消費能力的族群,疫情影響下的實證同樣萎縮,因此必須以蜜源植物為核心,思考如何提高生產品質的細節。

「春天開的花(蜜)例如楠木很難吃,和白千層有得比,到紅淡比開花的中間,很多樹會開花,有些甜沒味道。」簡隆盛選擇等野蜂在繁殖過程中稀釋掉楠木的蜜,到森氏紅淡比開花結束時採收封蓋蜜,以紅淡比為主角的森林蜜,一瓶1,100~1,300元,只賣消費者、不賣盤商,仍可收攏基本客群。採收封蓋蜜的做法,也是為了與一般3~5天就採收的西洋蜂蜜做出區隔。

其次,相較一般以平箱(朗式蜂箱)養蜂,簡隆盛以「子蜜分離」的繼箱養殖野蜂,因為野蜂習慣由下往上築巢,下方是產卵生殖的子脾,上方則純粹是儲藏蜂蜜的蜜脾,割蜜時只採收蜜脾,較不會發生傷害到蜜蜂及其幼蟲的情況,也因此收穫了素食者追隨學習生產野蜂蜜。

蜂蜜
簡隆盛透過對蜜源植物的研究與了解,精挑細選商品蜜別。

野蜂純產蜜較單一 費心管理也有好收益

簡隆盛表示,野蜂和西洋蜂有幾點不同,一是面對林下養蜂常見的天敵虎頭蜂,西洋蜂只有奮力抵抗到全數死亡,而野蜂是打不過就逃,逃蜂是野蜂管理上的主要問題,他的作法是在虎頭蜂季節開始的7月初,在蜂箱外圍網,減少虎頭蜂直接侵襲蜂巢的機會,同時在蜂群騷動提醒他有敵人入侵時,拿著蜂網靜立蜂箱旁,聽聲辨位,找出虎頭蜂後處理掉。

野蜂在所處環境沒有足夠蜜粉源時會逃,林下養蜂四季蜜源足夠並不擔心,即使夏季枯蜜期不餵食也能活下去,「西洋蜂是全方位型,有花蜜就拚命採,因此可以生產蜂王乳和花粉,野蜂是純粹產蜜型,無法生產蜂王乳和花粉,」野蜂會控制產卵量,花粉採集足夠就不再活動,蜂蜜的基礎消耗量遠低於西洋蜂,大流蜜期產蜜能力也不輸西洋蜂。

他進一步分析,以東北角這邊的氣候,西洋蜂必須要餵食蜂糧,1年裡約有11個月都在餵食,估算成本占比高達5成,即使能多收蜂王乳和花粉,也等同收穫後全用來支應成本,「豐收100萬但成本50萬,還是毛利不含工錢」,這種特性使得西洋蜂「100箱是入門檻而已,專業養蜂到處都是3、400箱,必須全家動員,一個人做不來。」養野蜂則可1年2收,不太需要餵食,成本占比僅約1成,他一個人就可以做,「如果養100群跟養了30群收益是一樣的,我當然養30群。」

簡隆盛
簡隆盛以繼箱養野蜂,虎頭蜂季節會在蜂箱旁站崗,為野蜂驅趕天敵,穩定蜂群避免逃蜂。

林下養蜂蜜源純淨 社區結合在地特色利永續

投入養蜂業多年的「蜂神森林養蜂場」(簡稱蜂神)場主王智聰,是與林試所共同研究出林下養蜂新產業的領航者,坦言「有考慮過野蜂,但不好管理,逃蜂機率高」,加上2016年中囊病毒讓野蜂幾乎滅絕,目前雖然慢慢回復,要進入規模化生產仍有難度。蜂神用來生產森林蜜的蜂箱高達200箱,主要放置林試所蓮華池林場,另260箱用來生產蜂王乳與花粉,放置於南投國姓鄉。

密林區
王智聰與林試所合作,分別以殼斗科為主的密林區與多元蜜源的開闊區試驗生產森林蜜。圖為密林區。

王智聰表示,養蜂是很簡單的事情,「要拿蜜很簡單,我就餵食(糖水),你(消費者)無法控制我的蜜源」,但如果要拿到真的好蜜,就不那麼簡單。而養蜂最大的變數是氣候,在林下養蜂的好處,可以配合政府相關研究單位提供的氣候與植物物候資料,明確知道需求的地點、時間和蜜源種類,更重要的是蜜源純淨,沒有傳統蜜源可能出現的農藥殘留問題。

蜂神的森林蜜主打封蓋蜜,採取食品級的HACCP管理模式,從生產、包裝到產品完成,有完整的蜂產品管理紀錄,嚴格控管品質,希望讓消費者覺得森林蜜是好物。王智聰認為明年上路的純蜜政策「相當正面」,但也擔心森林蜜的熱潮影響林下養蜂產業失序,建議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採取較嚴格的管控,「讓林下養蜂變成好的新產業,如果跟慣行的一樣,就又回到原點了。」

王智聰 蜂蜜
王智聰利用林試所提供的物候資料,一年四季都有相關的商品蜜產品。

他認為應該將方向導向真正達到社區結合的實質面,所謂社區結合,並非讓社區集結共同養蜂,而是事先盤點社區內資源種類,「例如你種山茶、他種香菇、我來養蜂,社區一起弄出在地特色的禮盒。」以社區內物種的結合達到雙贏而非競爭,進而創造更多的效益。其次是建議200公頃內120箱蜜蜂的概念,不要因為盲目跟風養殖,或開放大企業投入林下養蜂,產生互相的競爭,造成產業後續的惡性循環。

為了林下養蜂產業更永續,蜂神如今投入許多先驅型試驗開發,例如與高雄科技大學合作,設計出防治最大天敵虎頭蜂的電欄裝置,已經開發出第五版,以裝置成本一個500元為限,且能符合政府農機具補助,來降低農民的負擔,提高廣泛使用性;同時思考蜂箱結合科技做GPS定位,確定真的有放置蜂箱,且蜂箱中養有蜜蜂,有根據紀錄進行採蜜;也有和暨南大學合作,結合AI(人工智慧)概念,開發蜂群音頻監測管理系統,感知蜂群失王或虎頭蜂攻擊的情況等。

防治虎頭蜂電欄裝置
王智聰與學界合作,利用原木材料結合電蚊拍概念,嘗試開發防治虎頭蜂的裝置,希望能普及化提供蜂農使用。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9月號